【媒體識讀篇】補網或是補刀?媒體報導社工新聞應注意的方向

by 陳亭亘

2016年媒體報導的冷血社工形象讓社會對社工的信任大開倒車,這樣的新聞報導不僅撕裂了社會信任、無助社工專業形象的建立、無法讓民眾了解政府資源申請的限制規範,亦無完善社會支持網的功能,同時對助人網絡合作有負面的影響。

媒體應協助閱聽大眾了解社工的專業。photo credit:flickr@Franco Dal Molin CC BY 2.0

案例一:台中市市議員段緯宇在個人臉書 PO文,指霧峰區有一名16歲少年,13歲就獨居,身邊未有任何人陪伴……日前他在議會氣憤地質詢社會局,為什麼社會局如此失職?還痛罵社工像死人一樣,每天都在研究,坐領高薪不做事,只會吃飯拉屎。

案例二:基隆市議員鄭林清良在議會定期會指出,29日晚間有一名獨居老婦跳金龍湖自殺,3名員警獲報趕至現場,不顧自身安危及會不會游泳,立即跳下去爛泥將人救起,緊急送醫後,聯絡社工,社工竟冷血回應「禮拜一上班再處理」。

案例三:基隆市1名劉姓女子(38歲),11日晚間,滂沱大雨,抱著3個月大的女嬰逃到基隆市警局,哭喊說:「讓我待一晚,男友不斷騷擾我!」警方得知女嬰罹患罕見疾病「膽道閉鎖」,腹部佈滿手術疤痕,需時刻照料,警方協助她向市府求助,市府卻回應:「條件不符合,上班時間再說。」

這些新聞都顯示社會對「社工專業」一方面投射了殷切期待,另一方面卻對這個專業及業內流程所知甚少。面對這樣的衝突,媒體的報導不但沒有澄清及社會教育的功能,反而受到媒體經營者對即時報導的強烈需求影響,未能妥善查證、平衡報導,更加深社會對社工專業的不信任,讓衝突更嚴重,同時讓社工專業遭受嚴重的污名與社會輿論壓力。

究其原因,社會上需要協助的案家或案主很多,然而社工人數、能力、專注力、跟國家資源都有限制,不可能如社會大眾所期待的「有求必應」、「無微不至」、「貼心服務」、「全年無休」,而國家的資源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可能每一個受助者的需求都能滿足,這樣的期待一方面過於沉重、沒有人可以負擔。

在此,我們提出,媒體報導社工新聞時應注意的幾個面向。

應協助建立社工的「資源分配專業」形象

不宜將社工專業以削頭去尾的方式報導,且恣意貼上「冷血」、「冷漠」、「只會吃飯拉屎」、「像死人一樣」、「愧對自己的薪水」,這樣的形容,容易讓民眾認為社工應是救苦救難的菩薩、熱血有愛心的公僕、無微不至的母親,這樣的投射遮蔽了社工專業工作的內涵,也讓社工蒙受不必要的期待、攻擊、或污名,同時無助於理解社工實際的工作內容、所受的規範、及專業的判斷為何,並促進大眾對社工工作內涵的理解。

媒體應協助形塑社會工作是一門專業工作,並不是一份「有良好德行」、「很有愛心」、「無微不至」的工作,而是需要保持專業界線、避免耗竭、遵守各項國家法律、進行弱勢評估與資源分配的專業。

應協助推廣「政府資源的介紹、利用及限制」

假使能透過媒體的力量,引導民眾更加了解不同補助申請的規範與限制、認識社工專業內涵,將能幫助社會大眾更了解這些資源、也更能在自己或他人有需要時善加利用。

輕率的下標,傷害的不只是社工,還包含大眾對社工以及如何取得政府資源的信賴。如何讓大眾更能取得政府資源的資訊、修復社會大眾對社工的信任、建立大眾對社工專業的理解與認同,有賴每一次報導的妥善處理。

(作者為台灣防暴聯盟社工)

相關新聞

我們一起來關心2016年性別人權的發展。文章如下:

@女性人權篇

@同志人權篇

@同婚修法篇

@人身安全篇

@長期照顧篇

@托育政策篇

@新移民篇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