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是AIDS高危險群

by 邱淑美

2004年UNAIDS世界愛滋病日主題為「Women,Girl,HIV/AIDS」根據聯合國2002年11月公佈報告中,全球婦女感染愛滋病的人數占總感染人數50%以上,而非洲婦女感染愛滋病的人數竟占非洲愛滋感染人口的58%,從全球的趨勢來看,年輕女姓對愛滋的易感性(vulnerability)高於男性。根據研究顯示:女姓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是男的2.5倍。雖然世界各地的婦女感染愛滋病毒的個人與社會因素不同,這種現象卻顛覆了社會大眾一般的看法:就是愛滋病=同姓戀的錯誤認知,身為台灣婦女的一份子,我們期待藉此來喚起台灣婦女對自身健康的認識與重視,提升女性對愛滋議題的認知。

台灣女性感染愛滋現況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通報統計,截至2004年5月底,本國籍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數累計有5683人,其中女性有373人,僅佔6.6%。在全球女性感染愛滋的人數已經超過男性的情況下,台灣女性感染愛滋的人數偏低,究竟是女性感染者確實較少呢?還是女性接受檢驗的機會較低(男性因兵役、工作,被要求檢驗的機會較多)?

女性感染者在哪裡呢?

在感染愛滋病毒的危險因子統計上,最多人數是異性戀(2130人)、其次為同性戀〈1983人〉、雙性戀〈634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台灣女性感染愛滋的人數決不會是只有373人而已。男女比例也不可能只佔14:1而已,而且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或單一性伴侶感染到愛滋病毒,且大部分經由其配偶或性伴侶所傳染的(從1998年開始每年約增加30對夫妻之間的愛滋感染),從以上現象,我們不禁懷疑台灣的女性愛滋感染者,到哪裡去呢?為什麼人數上升的這麼少呢?

破除「好女人不會感染愛滋」的迷思

女性感染者年齡層集中在24~44歲(54.12%),主要是透過異姓間的傳染,比率由1994年的10.3%增加到日前的88.19%。女性感染者多為已婚身分(71.58%),夫妻間的感染由 1989~1993年每年出現1~3對,到1994年每年增加20多對,到1998年以後30多對夫妻間的愛滋感染。而且在生理構造上,女性較容易成為感染愛滋的高危險群。又從職業類別的統計上發現:女性感染者多為「家管」(32.14%)、「無業」(17.58%)、「服務業」(17.31%)、「工」(10.44%)。

在台灣,通常以「忠實性伴侶」來教導人們防患愛滋病,結果通常對丈夫、男朋友很「忠實」的女性,他們自認對另一半「貞潔」會很安全、而未做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之下,被她的先生、男朋友傳染了。因為女性較不會主動要求篩檢,因此「好女人不會感染愛滋」的迷思,只是結構性因素所造成的假象而已。

女性感染者較容易被忽視;而不易被發現

女性感染者在醫療過程中及篩檢制度中被忽視,以致於因延遲發現而延誤治療,造成女性感染者存活率偏低的現象。例如:許多女性都是先發現先生受到感染,才開始追蹤、篩檢太太、小孩是否被感染了。此外又婦女感染者的症狀常會表現在反覆性骨盆腔發炎、陰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子宮頸癌等婦科症狀,由於愛滋病醫學臨床多集中在男性身上,再加上婦產科醫師對於女性愛滋病臨床症狀不了解與忽視,以至於造成當婦女感染愛滋之臨床症狀出現時,而沒被及時發現,甚至延誤了治療良機而死亡。

性自主與性安全

要避免女性受到愛滋的危害,必須從性別的不平等權力結構著手,許多做太太的無權力過問先生在外的「逢場做戲」、「交易應酬」等婚外性行為,更不要說要求先生使用「保險套」,來保護妻子的安全。台灣人平均性伴侶為4.3人,14%的台灣人做愛時不採用任何保護措施,居亞洲國家之冠。「性伴侶固定就不需要保險套」的迷思,成為在推展愛滋防治的絆腳石,教育婦女認識安全性行為的重要及如何對不安全性行為勇敢說「不」,這些都要靠愛滋防治團體及婦女團體一起努力;我們也期待政府在宣導愛滋教育時,更要加強兩性平權及互相尊重的觀念,呼籲婦女建立性安全的觀念,主動關心自身的健康,才能保護自己、子女免受愛滋病毒的殘害。

(本文作者為愛慈基金會執行長)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