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女同志健康

by 網氏

同為女性,女同志的就醫經驗特別不同嗎?女同志健康福利促進聯盟於2006年舉辦「女同志健康行為普查」、「女同志特殊就醫經驗徵文比賽」,以及「女同志健康讀書會」後,將所有成果結集成《女同志健康手冊》,從這本集子中,我們了解到拉子面臨的性傳染病、醫療需求、人工生殖以及醫療環境問題迴異於異性戀女性,需要我們的關懷與支持。

依據國外研究顯示,女同志的生命週期大致可分為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特殊的健康議題要面對,比如青少年時期為自我認同的關鍵期,多數青少女同志因為自己與眾不同,內心飽受煎熬;成年女同志則為了維繫親密關係,必須面對安全性行為、家庭暴力和生養小孩等問題;老年同志由於友伴不多,一旦發生伴侶生病或過世,極易陷入孤立的社會困境,而罹患憂鬱症或躁鬱症。

從國外研究對照台灣現況,從女同志健康手冊來看,台灣女同志也大致面臨各種就醫問題,尤其是同志在台灣社會中仍處於歧視的處境,女同志因缺乏正向的認同,畏懼進入婦科檢查,再加上長期媒體污名化的結果,同志往往與愛滋被劃上等號,從手冊中一名拉子與她的護士朋友對話:醫護人員寧可相信雜交又吸毒的異性戀,卻對單一性伴侶、生活單純的女同志另眼看待,使我們了解到女同志更需要友善的醫療環境。

雖然同志的性行為對象為同性,但同志依然有感染性傳染病的風險。由於多數女同志習慣以手指為性愛工具,手指修剪不整齊,手指甲不乾淨,都很容易刮到陰道壁,使親密伴侶的陰道受傷流血或陰道感染黴茵等問題,或者使用按摩棒,若無消毒乾淨,也增加了傳染性病的風險。

一對親密的女同志伴侶若想要擁有自己的骨肉,有的以假結婚方式取得受孕機會,也有女同志求助人工受精方式,將精液注射進陰道內,但現行法令使用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僅限於異性戀者,女同志一旦尋求婦科私人診所存在著高度風險,因此,開放同志社群同等享有人工協助生殖,長期以來為女同志媽媽的呼聲。

緣於女同志的就醫之路崎嶇難行,這本冊子提供女同志了解自己及伴侶的需求及各種解決方法,同時提供如何與醫師有良好的溝通互動關係,獲得女同志最適合的醫療方式。想了解《女同志健康手冊》進一步資訊,歡迎至女同志健康福利促進聯盟。

資料來源:女同志健康手冊,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出版。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