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 女生結伴小心走 ─記昭君擔任斗山祠主祭之心得
by 呂木蘭
三月初,屬於女人的月份,我和一群性別教育工作者來到彰化社頭,參加蕭姓宗祠-斗山祠百年來首度由女性主持的的祭祀大典。在古色古香的宗祠裏進行的儀式十分講究與隆重,主要祭祀者不僅穿長袍、遵古禮,伴隨傳統北管的樂音,所有蕭氏宗親都在司儀的指示下,一一參拜祖先,祈求蕭氏族人的平安吉祥與綿延不絕。
現場有許多媒體與觀禮者,為的是親睹這歷史性的一刻。因為在傳統父權社會中的宗族祭祀活動,通常是身為兒子才是當然成員,女兒則是被排除在外。今年(2007)蕭家斗山祠祖祭首度打破由男性主祭的傳統,由女性來擔任主祭官,不僅象徵在現代社會中隱藏的男尊女卑之舊傳統習俗,終於打開其封閉的角落,願意接受「性別平等」的新思惟;蕭家也喚起了所有既得權力的男人,應該釋放善意,重新正視女性在宗族裏的角色與貢獻。
短短半天呈現在眾人面前的女性主祭活動,背後其實有一番不為人知的辛苦溝通與爭取過程。昭君(編註:蕭昭君,花蓮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在〈爭取參與祭祖,女生正步走〉一文中(收錄在《大年初一回娘家》),即說到了她1990年完成博士後,其父親就向斗山祠管委會表示要祭祖。但因為昭君的性別,當時女性祭祖這件事並沒有被認可。多年來昭君不斷地蘊釀與反省,並且思考該如何扭轉這根深柢固的父權結構。昭君在家人的支持下,一步一步與宗族長輩不斷地溝通對話,終於讓斗山祠管委會決議通過由昭君擔任今年祭祀大典的主祭官。
「打破傳統」看似一瞬間,其實是當事人已鍛練多年功。昭君擔任斗山祠主祭一事,再次給予性別教育工作者(或是婦女運動工作者)許多啟示:「性別平等」的目標(尤其傳統祭典習俗方面)在現階段仍無法一蹴可幾,除了必須有敏銳的性別敏感度與反省能力之外,還必須有越挫越勇的毅力,小心謹慎,以避免操之過急導致「吃緊弄破碗」的窘境。
再者,善用智慧與人脈去溝通說服,使認同的族人漸漸增加(超過部份的反對者),我想是昭君打這場漂亮征戰的關鍵吧(試想,如果昭君與管委會溝通不良的話,是不是可能一開始就不得其門而入呢)!所以多結合志同道合的同伴,不管是老的少的、女的男的,只要理念相同,就互相結伴、攜手同行,相信我們就可以「不必流血」而且能夠安全地抵達「性別平等」之目標。
(作者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台中縣致用中學社會科教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