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性別與健康」要列入醫師繼續教育?
by 黃淑英
衛生署於民國96年8月17日完成修正「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其中將性別議題課程列為醫學倫理的必修項目。部分醫師對性別課程之必要性存有不解及質疑,故在此特做說明。
社會上有一個迷思,認為醫學是一個驗證的科學,因此是中立的,亦不會受到社會文化、意識型態的影響;而健康則是中性的,男女在生理、心理之健康照護上,除了生殖系統外,應該是沒有差異。事實上,父權傳統文化與偏見卻是透過語言結構深深影響著我們對於身體的詮釋及認知、醫學研究與發展,以及病人健康的權益。
醫療體系一直以來皆由男性思維主導,缺乏女性的觀點、論述,使得女性生命中的經驗遭到扭曲或誤解,例如:月經、生產、更年期等自然的生命歷程,在醫學診斷上卻被疾病化或過度醫療化;而女性因為其生育的角色,重要健康議題一向被侷限在「三點式的照顧」,卻忽略其他致命的健康殺手,如: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威脅。此外,基礎醫學的理論論述、臨床研究議題的選擇、藥物的研發等也深受性別意識型態的影響,如:受精過程的論述複製男追女的社會模式、藥物臨床實驗將女性排除在外等。
近十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雖然女性和男性的生理構造是類似,但是在疾病的症狀、診斷、藥物反應卻有明顯的差異,挑戰「一體適用,無關性別」的傳統醫學觀念。因此,全球先進國家陸續成立婦女或性別健康研究中心,希望能深入基礎醫學,瞭解健康的性別差異,研發特定性別的醫療處置。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社會文化所塑造出來的男性和女性角色是會影響其健康狀況和就醫權益的。例如,男性為了展現男子氣概,容易有危險性較高、危害健康的行為,或是就醫時不願表達病痛;而女性由於處於社經地位的弱勢,時常無法獲得充分的醫療資訊,或是女性因為專業及性別雙重弱勢,就醫時不敢或不知如何發問。
以上種種,促使全球醫學領域對於「性別與健康」議題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於2002年成立「性別、女性與健康部」,宣布「性別政策」(Gender Policy),強調醫事專業人員都必須要意識並瞭解生理及社會的性別差異會影響人民的健康及權益,醫療體系應有積極的作法以達到性別平等。
在台灣,性別主流化在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的推動下,這三年來,頗有進展,然醫療體系似尚未掌握這樣的社會脈動,至今仍充滿性別盲。因此,將性別課程納入醫師繼續教育,希望展開與醫界溝通與對話,讓女性的思考、經驗與需求被聽到,並期望藉此提高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及敏感度,以促進醫病關係、保障國人健康、落實健康的性別平等。
(作者為現任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