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同志出櫃環境愈友善,愈容易脫離家暴

by 江妙瑩

「同性親密關係暴力比例不比異性戀少,由於太習慣被體制排擠未能意識家暴已然發生,對求助資源產生無力感,而形成巨大黑數」,現代婦女基金會(簡稱現代)連袂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簡稱熱線)首開台灣同志親密暴力防治方案,今年屆滿10週年,現代目前的專案負責人黃傳馨說出多年的觀察,並且提醒「同志出櫃環境愈友善,愈容易脫離親密關係暴力」。

同志出櫃環境愈友善,愈容易脫離家暴。Photo by Akshay Paatil on Unsplash

現代推動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工作、長期關注親密關係暴力,2007年家暴修法將同居伴侶關係納入保障範圍即開始關注同志親密暴力議題。黃傳馨說,依據國外研究,同志親密關係暴力數量與異性戀差不多,為何修法通過了,同志求助個案一年卻不到10個,「到底同志伴侶在哪裡」?

需要協助的同志受暴人在哪裡?

此時,服務現場出現一個狀況,黃傳馨說,有一名女性在求助申請保護令過程,全程以「他」指稱同居人,社工完全沒發現她是同性伴侶,直到填寫雙方身分證時才確認是同志親密暴力。黃傳馨指出,這個經驗讓她們學習到同志任何求助都可能承受極大的出櫃風險,因此更要小心法律文件郵寄的地點。也自此開啟於2009年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合作契機,接著,在2014年成立「秘密說出口-同志伴侶衝突暴力諮詢網站」,有專職社工提供協助,求助個案也從年均10件左右,成長至2018年止,年平均個案量約69件。

除了現代外,近來LGBTQ+社群又多了一個求助管道。致力提升女性權益的勵馨基金會在5月間(2019)宣布成立「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服務遭到多重歧視的家暴、性侵害被害人及遭到性別暴力的多元性別族群當事人。同時,勵馨針對12歲以上的LGBTQ+朋友進行調查42遭受過性別暴力對待,包括:霸凌、精神暴力、高壓控制、威脅恐嚇、性暴力、肢體暴力等,異性同性伴侶皆然。

同性伴侶特殊的暴力型態

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簡稱748施行法),社群媒體上「恭喜恭喜」聲浪此起彼落,想婚的同志朋友立即煩憂出櫃的問題。黃傳馨說,出櫃的壓力往往形成家暴的來源,她發現,不同於異性伴侶,同性伴侶有些特殊的暴力狀況:

  1. 威脅出櫃:由於LGBTQ+朋友長期處於社會邊緣處境,一旦被害人提分手,不願分手的另一方,往往以出櫃其同志身分為威脅,黃傳馨說,一年69件的求助案件約有一半屬此類型暴力,其中又以男男伴侶為多。
  2. 強迫認同同志身分:由於出櫃困難,黃傳馨說,若受害一方尚未出櫃,有的伴侶會以強迫對方表達對同志身分的認同施予精神暴力。
  3. 高壓控管:黃傳馨以一對女同志伴侶為例,她說,偏T的伴侶每見到女友和男生說話,總是說:「妳應該排斥男性才對,妳既然和男生說話,表示妳就是雙性戀!」令女友備感壓力。
威脅出櫃的暴力型態以男男伴侶居多。Photo by Robert V. Ruggiero on Unsplash

受暴不代表要分手,需要尋求專業助人工作者改善二人關係

根據勵馨的調查,一旦遭到性別暴力或歧視時,同志第一時間求助的對象是朋友(包括網友)占了最大宗,約4成,而不是113保護專線或民間社福機構。但有3成認為求助也沒有幫助。 依黃傳馨第一線的觀察,親友往往提供的卻是負面協助,例如,一名女同志遭遇伴侶的高壓控管,有的親友質疑受暴人說:「妳為什麼不分手?」有的親友勸合不勸離地說:「她是因為很愛妳才會這樣做!」黃傳馨說,很多時候,求助者是想維持關係,需要的是,專業助人工作者協助釐清問題,改善及經營二人的情感關係。

一旦社工接獲通報、提供協助時,黃傳馨卻發現,多數社工想要與被害伴侶連繫或建立關係實屬不易,受害伴侶擔心在電話中曝露身分多不敢接電話。因此,持續強化家暴防治網絡友善同志的環境,降低LGBTQ+朋友求助的門檻。

黃傳馨說,與熱線多年合作,不但協助社工了解同志社群,也從預防角度告訴同志社群「如何挑選伴侶」、「如何好好談戀愛」、「如何注意伴侶的情緒」?隨著「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通過,同志能夠看見週遭環境的改變,一旦友善同志環境及支持系統愈足夠,黃傳馨有信心地說:「愈有人拉同志一把,愈能使同志伴侶脫離不健康的關係。」同時也不忘向同志社群喊話:「請給公部門、法院一些時間,讓他們從當事人的回饋中得到修正的機會。」

註:現代與熱線將於6月14日(2019)舉辦「同志親密暴力防治服務扎根十周年交流論壇」,更多資訊在這裡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