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廢不廢之外思考

by 網氏

台灣導演鄭文堂的最新作品「眼淚」,取材當年第一樁持槍搶劫銀行案,計程車司機王迎先被誤指為嫌犯李師科,刑求後跳水自殺的真實故事。這部電影近來在plurk、facebook等微網誌中討論熱烈,粉絲甚至號召網友支持,讓該部片重回威秀影城……因為這部電影引發正義、贖罪、寬恕等攸關人間價值的探討,讓前一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死刑存廢問題,似有延燒話題之勢,這可從近日各平面媒體持續出現的讀者投書論死刑可見一斑。

死刑究竟廢、不廢,在很多國家一直是高度爭議的話題,南韓「朝鮮日報」日前就報導,該國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3.1%的受訪者贊成死刑制度。但南韓自1997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執行過死刑,因此,被列入「實際上廢除死刑制度的國家」,主要是因為該國外交通商部擔心南韓一旦執行死刑,可能與倡導廢除死刑制度的歐盟發生貿易摩擦。該報導指稱,過去3年執行過20多次死刑的日本,貿易方面就受到了歐盟的壓力。因此,一個國家衡諸死刑存廢,不再僅考量內部的壓力,國際間也有一股潮流將廢死視為國家價值,攸關著領導人的全球聲望。

Photo by didi_wu
Photo by didi_wu

包青天嫉惡如仇、嚴格執法的形象為華人社會公義的代言人,「殺人償命」也是中國社會的普遍法治觀念,這次前法務部長王清峰以宗教般的極高道德關懷祭出不執行死刑的聲明時,違背了刑罰理論,引發社會大眾的疑慮及恐慌,生怕刑法刑罰背後的嚇阻手段自此消失,人人自危,升高了反廢死的聲浪,讓執政者在選票的考量下,不得不快刀斬亂麻讓王自請辭職,可惜的是,也斷了政府引導公共政策論辯的空間。

某個議題一旦涉及社會價值,就不能再以對、錯的二元思考為結論,死刑的存與廢即是相當複雜的公共政策,我們在網路上樂見到許多網友的討論,Anicca的「殺戮的艱難」與「被害人保護與死刑爭議」,分別從歷史判例、司法審判公正性、被害者保護制度等面向,在在提供了不同價值觀對話的基礎;munch的「死不死!人間價值」在論述廢死運動脈絡之後,也對不斷對話凝聚社會共識有所期待。

從湯英伸、馬曉濱到蘇建和案,對檢警粗糙辦案、司法判決過程的質疑,讓台灣的廢死運動持續不輟,其引發的族群、階級歧視問題成為各國廢死運動工作者抗爭的焦點之一,前幾年,公共電視「觀點360」節目曾製作過「廢除死刑」()() 專題,播放美國一部紀錄片「Thou Shalt Not Kill」主角為德州一位名叫格林的死刑犯,讓觀眾目睹了從檢警調查、法庭審理、專家辯護、社會心理氛圍、到背後失能的社會制度、家庭教養等,都可能促成一名死刑犯的因素,台灣社會公認的壞人「陳進興」,在執法前,也曾被探討過其社會人格違常來自於被家庭、學校、社會放棄的成長歷程……

我們不禁想問,以一命抵一命的死刑制度,真讓受害人家屬的心靈從此平和安寧了嗎?顯然不是,每一有重大案件或廢死話題被挑起時,這些具指標性的受害人家屬便站出來起激情控訴,那種創痛是很真實的,很難撫平……因此,我們呼應munch所說的「廢死是一種求理解的人間理念」,唯有不斷創造社會溝通對話機制,死刑存廢的社會制度方向,才有撥雲見日的契機。

延伸閱讀:

相關網站: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