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來去兩個家的橋梁
by 阿佳
「我的婚姻已經失敗了,我的小孩不能再管不好!」不少女性離婚後會給自己壓力。不管有沒有監護權,離婚後當孩子需要來去兩個家時,難免面臨種種困境。
離婚隨之而來的是生活變動,大人可以從好朋友、同事、鄰居等相識的人得到支持,但孩子沒有,孩子們通常不提與父母離婚有關的事,也不向同學或親近的朋友說,大人是孩子僅有的依靠。但此時大人的想法及行為可能常被傷害、憎惡、甚至是訴訟攻防所縈繞,無暇顧及孩子的需要。7月20日(2013)台北晚晴協會舉辦「讓春天更有愛-繼親家庭支持計畫–當孩子來去兩個家的團體」,有一位家長就說自己還沒準備好一套說法,每次孩子詢問問爸爸的情況,她就選擇含糊帶過,只是隨著孩子的年紀越來越大,問題越來越複雜,這位家長越來越感覺她無法一直用含糊的態度面對孩子,但她實在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釋這種變動。又或者前一段婚姻造成傷害,有些人會選擇不願意再去想之前的事情,當孩子分享在前夫/妻再婚家庭的種種互動時,因為怕自己辭拙,講了什麼話會批評到前夫/妻,選擇不回應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不願意再多說什麼,親子關係變得冷淡。
「比較」是重組家庭無可避免的難題,一個媽媽表示四歲的女兒對她說:「媽媽,阿姨幫我吹頭髮,我是女生、阿姨也是女生。」想到自己單身帶著小孩,已經那麼辛苦了,不懂事的小孩聲聲阿姨長,阿姨短,甚至想要買禮物送介入自己婚姻的阿姨,被比較、被拋棄的辛酸翻攪,實在難以忍受,卻不能把這些情緒丟給四歲的小孩。另外一種比較是雙方管教規則不一致,孩子會說:「阿公阿婆都會買東西給我,妳為什麼都不買給我!」對方討好小孩,給小孩特權,造成了管教上的困擾,又或者彼此不想溝通,不清楚彼此的照顧狀況,造成孩子重複就醫、生活安排的誤判情勢等問題。
想要處理這些情境,團體講師提出了一個概念:「個體化」,個體化簡單的意思是「夠了解自己,夠清楚自己的需要、期待、角色及在週遭環境裡的位置,不會被外界的情境牽著走,不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而看不清楚孩子的需要、忽略孩子的需要」。比如說,當兩個家教養規則不一致時,「個體化」夠清楚的人不會掉入對方就是針對我來的,或著急著想要調整對方的方式。當對方總是給孩子特權,總是買東西攏絡孩子的時候,「個體化」夠清楚的人不會陷入較勁,而是知道對未成年子女來說,他們世界很單純,不管是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出現在他們生活環境裡的大人都是重要的,他們不想要跟誰不好,不想要選邊站,會知道站在教育的角度,與其陷入較勁,不如教孩子學會感恩。站在父母的位置,要如何回應孩子的焦點永遠是「我的孩子在想什麼」、「我的孩子被這件事情影響了什麼」,而不是評價前伴侶的家庭。
團體講師講了一個成功案例,故事裡面的小女孩非常不喜歡回去奶奶家,因為每次和奶奶一起睡覺前,奶奶都會講媽媽的壞話,小女孩怕媽媽傷心,憋了很久才跟媽媽講出自己的積壓已久秘密。媽媽沒有咒怨小孩的奶奶,只是同理孩子的難處並回到自己和孩子關係問:「那你怎樣看媽媽呢?」因為小女孩和媽媽的情感連結很穩固,也知道和奶奶好,媽媽不會生氣,小女孩後來自己想出來一個終止奶奶講媽媽壞話的辦法。每次奶奶開始要講媽媽壞話時,小女孩就假裝睡著了,奶奶覺得沒有聽眾,就不再說了。
榮格心理分析治療師莫瑞.史丹(Murray Stein)說:「個體化,是一輩子的人格發展,它是指在家族和文化脈絡下,從一種萌芽狀態以弧形和螺旋形方式向前移動,讓人格的最大潛力得到更充實完全的表達。」不管大人之間的情感變化如何,我們總是希望孩子擁有愛、擁抱愛,面對家庭解組再重組過程中種種的對立與張力,唯有大人個體化夠穩固,理解人性、接受它矛盾複雜,才能搭起孩子來去兩個家的橋梁,幫助孩子變動中依舊可以體驗愛、滋養愛。
成熟的父母不該因自己的情感變化與家庭重組疏忽替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建構一個穩定的情感依附與連結。如何更理解繼親孩子的難予選擇有效能的教養,2013年9月21日(六)尚有一場「你的/我的/我們的小孩」對話講座,歡迎來電02-27080126報名。
(作者為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