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看見多元媽媽形象與需求

by 網氏

有時候我們想成就的是自己偉大的母愛,可是沒有人問過孩子要不要……如果她覺得累,沒關係,那就回到天上去……」就在全國各地表揚不離不棄的偉大模範母愛之際,陳姵安的話有如暗夜中的溫暖燭光,照亮母愛的另一種可能,使媽媽們不為生育有缺憾的兒女而自責;也不必將孩子的成就評價背負在身上。在2013年的母親節,母職不再是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的單一象徵,而是以女性為主體的多元媽媽形象。

剛滿11歲玟妤,罹患俗稱「類早老症(Cockayne Syndrome)」的柯凱因氏症候群,微弱的生命正以一般人七、八倍速度持續老化中,雖是11歲,醫師卻評估其生理年齡已約77歲。面對女兒倍速流逝的生命,媽媽陳姵安表現出的愛、勇敢與堅忍精神,獲得今年台灣無障礙協會選拔出的十大傑出愛心媽媽慈暉獎。由天主教桃園縣私立天使發展中心製作的「特別的愛特別的孩子──八倍速流逝的生命」影片中,姵安媽媽所展現的不僅是愛與勇氣,還有深刻反思母愛後對生命的豁達態度。

在母親節當天,各縣市政府依往例舉辦模範媽媽表揚大會,檢視這些表揚活動,我們觀察到部分縣市政府仍以「喚起為人母者了解自身責任重大,善盡教育子女之責任,進而以身教言教之優良家風推及於社會(註)」為目的,鼓勵女性克守傳統賢妻良母的社會規範,例如花蓮縣政府舉辦「模範母親暨模範婆媳表揚大會」、基隆市政府舉辦「模範母親、親密婆媳表揚大會」、桃園縣、苗栗縣、嘉義政府皆舉辦「模範母親表揚活動」……比較特別的是,內政部舉辦「另類媽咪──居家保母與寄養家庭」表揚活動,感謝這群另類陪伴孩子成長的優良保母與寄養父母;而台南市政府為落實勞工政策,舉辦突顯蠟燭兩頭燒的職場媽媽處境「勞工模範母親表揚」;還有連續8年舉辦「多元形象現代媽媽表揚」的高雄市政府,表揚類型不再限於自強媽媽的單一形象,同時包括家庭照顧媽媽、力爭上游媽媽、新移民媽媽以及另類媽媽等多元類別,其中包括了單親爸爸在列,讓社會大眾以廣度視角看見照顧者的不同身分角色,值得鼓勵。

當媽也要「無障礙」。輪椅上的媽媽與孩子需求要照顧。Photo by chiang

在看見多元媽媽形象的同時,殘障聯盟在母親節前夕舉辦「當媽也要『無障礙』」記者會,提醒我們關注身障媽媽撫育兒女需要無障礙環境的支持。受邀分享育兒受挫經驗的二位「輪椅上媽媽」青琪和瑞玲說,不論是產檢或帶baby看診,由於找不到無障礙坡道,常常得拜託路人協助,更別說在公共場所尿布台幫baby換尿布有多困難!因為高度多半未能考慮輪椅媽媽的需求。

青琪的丈夫是全盲者,還是得由她帶著小孩就醫,有一次帶女兒去做眼科檢查,診所前三個階梯,她就是無法陪著女兒進去,做母親的很辛酸很無奈!瑞玲餵母奶,行動無法自如,只得整天躺在床上餵小孩,往往要等丈夫下班了才能幫小孩洗澡。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因為無障礙設施不足,身障媽媽出入不便,也間接影響了孩子外出休閒娛樂與學習成長的機會。肢障媽媽的處境如此,其他如聽障媽媽或視障媽媽的育兒處境又是如何呢?殘障聯盟與台北體育學院助理教授林純真持續進行初探性研究調查,希望拋磚引玉,政府應投入資源蒐集更完整的需求調查,作為支持性政策參考。

少子女化時代,各級政府發放生育津貼鼓勵生養下一代,可是,除了殘障聯盟為輪椅上的肢障媽媽請命外,婦女新知基金會和林淑芬立委辦公室在母親節前夕聯合舉辦「尊重女性生育主體,多元友善生育制度不可少!」記者會,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權會也和林淑芬、吳宜臻立委在母親節當天呼籲政府「重新訂定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基準,並提高相關健保給付(見新聞 強迫母嬰親善 媽媽沒得選擇)」,三個婦女團體一致呼籲政府正視女性作為生育主體的需求,要求政府應善盡規畫職責,建置多元友善的生產環境與制度,包括解決新移民女性語言隔閡的需求、女性居家生產的需求,以及增加編列生產相關預算……以尊重孕/產婦自主的前提下,照顧孕/產婦的產檢、生產過程及產後照護品質。

2013年的母親節,我們不僅看見多元媽媽形象,也要呼籲政府,在鼓勵女性生育做媽媽之前,應妥善規畫、照顧多元媽媽的需求。

註:花蓮縣政府新聞稿

延伸閱讀

相關網站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