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田少年史看兒童與媒體

by 鳳語丘

《花田少年史》是一部女人看了應該會搖頭,男人看了或許會哈哈大笑的動畫影片,道德感稍重的家長恐怕不宜欣賞,難保觀後不會發出微詞抗議。

《花田少年史》顧名思義是以花田(一路)這位少年怪異叛逆的性格所延伸出來的系列短篇動畫,該片挾帶著宮崎駿《神隱少女》製作團隊的名號攻入台灣錄影帶出租市場,一時間造成話題,身為創作者暨動畫教育工作者的我觀賞之後,其實唏噓勝於讚嘆,就整體影片品質而言,這無疑和迪士尼總在電影過後發行電視版或錄影帶同樣的嫌疑-「趁勝追擊、海撈一票」。

該片的觀點,對於成人或兒童而言都過於制式刻板,對長輩錯誤的態度與對女性的歧視(尤其是身體)充斥全片,或許您會說:「唉呀!這只是卡通嘛!笑一笑而已,何必認真呢?」如果您仍抱持這樣的漫不經心的態度看待動畫,莫怪台灣孩子追逐日本次文化,對台灣本土文化沒有關懷與創造,而這絕絕對對與動漫電影大有關係。

《畫夢的巨人》一書曾提及美國某位政治家因為報紙上的諷刺連環圖而說:「……報紙怎麼罵我沒關係,反正選民又有些人不會看,但該死的漫畫可是人人會看啊!」這句話無疑道出圖像超乎語言、文字的魔力,更何況今日主導媒體的多媒體動畫是聲光兼備的活動圖像呢!

在此必須強調一個正確觀看動畫影片的觀念,動畫影片是一種錙銖必較的電影,一秒鐘閃過眼簾的二十四張畫面都是經過思考設計而決定呈現的結果,不若其他影片類型,擁有某些自由隨性的可能,尤其是商業卡通更是經過明確的腳本設計、人物造形設計、動作設計與情境設計,才能著手製作,因此影片中的對白也同樣透露著導演的意圖。

《花田少年史》一片也不例外,其中看似輕鬆詼諧的對白與動作,都是經過人為思考與確定之後,進行繪圖、配音、輸出,最後展現在觀眾面前。(至少不是攝影機一開正巧拍到路邊的男孩被車撞那麼地自然真實),既然動畫是這麼「有心機」的媒體藝術,那麼,以下就以教育者與創作者的角度來分析該片對台灣觀眾尤其是孩童的影響吧。

笑點設計方式繁多,為何選擇貶抑女性形象為樂?

花田一路有個奇怪父親,思想也異於一般兒童,片中花田一路不斷呼喚母親是老太婆,姊姊是肥婆,他的小雞雞壓到姊姊的芭比娃娃(那個彩色電視昂貴的年代竟然鄉下女孩有芭比娃娃?),委託一路完成心願的男子詳述死前心願也就是開葷女人的條件,乳房、乳暈掛在嘴邊不斷重複,而片中的女人似乎對這些輕蔑視而不見,簡單幾句互相叫囂的對白僅是無心的表面抗議,彷彿是製作團隊厚顏卻又微弱的自白:「你看!她們(女性)是有反擊啊!我們並無女性歧視喔!」這種虛假敷衍的交代方式應該只是該片脫罪的藉口吧!當然,對女性的視而不見變相剝削在日本的情色文化以及電視卡通中早已司空見慣,更遑論成人卡通的製作大宗源自日本的事實了,但是,台灣的觀眾有必要接受如此劣質的思想與偏差的觀念嗎?台灣脫離殖民時代已經五十有五年,肉體的獨立竟還是遠遠落後於思想層面,今日台灣仍舊毫不懷疑、不加篩選地接受日本傾銷過來的任何事物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請睜大眼睛剔除包裹糖衣的不實卡通

《花田少年史》從廣告頭銜、角色造型、美術風格乃至影片外部包裝,都給予正面積極的形象,企圖吸引消費者選購,以廣告頭銜而言,強調這是宮崎駿導演「神隱少女」的青年團隊所製作的卡通,讓消費者直接將宮崎駿動畫大師的健康形象以及動畫地位作快速的等同以及連結,為該片加分甚鉅,然而該片與宮崎駿導演一向的關懷主題並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大相逕庭,宮崎駿導演向來關懷女性與環保議題,也就是弱勢族群與環境的關係,累積至今的動畫作品幾乎都以女孩為主要角色,將女性的纖細與天真表露無遺,更常常藉由故事設計鼓勵女性堅強自主。

反觀《花田少年史》的女性角色處理方式,如「母親」:綽號老太婆,造型肥矮、粗獷、幾近弱智、管不住兒子,「姊姊」:綽號肥婆,造型痲子臉、八卦性格、其貌不揚,二人在片中最常做的事就是追打花田一路以及無謂的叫罵,其實是可有可無的醜花瓶二個,地位低賤、無足輕重;花田一路與朋友的對白中常常透露著女性貌醜與貌美者得到的差別待遇,並且導演由一位稚齡的男童擔任隨口批判的角色,對女性更是貶抑中的貶抑了!倘若消費者是因為對宮崎駿導演的尊敬或是因《神隱少女》的成功而選購此片,觀後的訝異程度不難想像吧!這也就是我所謂的第一號糖衣。

再者,《花田少年史》的宣傳方式與海報內容,是安排角色造型以線條儉約的風格帶著挖鼻孔的日常動作,營造一種親切感與寫實感,試圖吸引懷舊與愛好自然的消費族群,事實上這樣的手法已經成功,並深受男性觀眾喜愛,但是影片本身與宣傳海報中的美術風格是有差距的,並非全片都是色鉛筆手繪風格,說穿了僅僅是一般市售卡通的配色質感罷了,在筆者看來,這不完全是基於對故事中寫實氛圍的呼應(例如寫實就該粗糙),應該還帶著迅速簡易的製作心態。另外,每個單元故事的片頭、片尾過長,故事正文非但在時間上不長,也常在故事尚未說盡之處便結束了,不知所云。相較於台灣本土動畫《魔法阿嬤》,頗具教育意義之外又不失趣味,對台灣孩童而言是再度認識台灣文化的最佳動畫。

孩童從媒體環境中究竟得到什麼

巨流圖書公司於2003年出版一本新書《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作者David Buckingham雖然也強調孩童對於影像已有一套超乎成人所能想像的思考模式與判斷方式,但是絕大多數的孩童尤其是亞洲國家的兒童,在本國的歷史文化環境尚未成熟以及社會演變進程紊亂的前提之下,仍舊需要成人的指導與帶領,培養在影像媒體上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不至於在他日進入青少年階段受到影像聲光的渲染與迷惑;此書也提出一種質疑:「究竟新媒體是在荼毒我們的孩童,還是在積極培育他們呢?」這便是筆者抱持孩童面對影視媒體仍舊需要成人教育與陪伴之故,這樣的責任尤其落在教育工作者、父母、成年長輩的肩上。

以《花田少年史》為例,事先觀賞之後再決定是否邀請孩子一同觀賞才是明智之舉,相較於電視卡通,家長恐怕必須花費更多時間心力幫孩童作刪選節目的動作才行,包括不適當的廣告也盡量能避開就避開(例如內衣廣告出現在幼兒頻道),只嘆政府的政策在此時通常是處於緩不濟急的狀態中,甚至是有意識的無意識狀態,與其等待後知後覺的政府,不如趕緊看顧未來的主人翁吧!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動畫研究所博士班生)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