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產假+爸爸九成薪育嬰假,讓台灣女人安心生育

by 王百芳

台灣女人為何不想生小孩?當台灣今年預估新生兒數恐將跌破16萬,成為生育率最低的一年(新聞 今年新生兒恐跌破16萬人民團批加碼育兒津貼錯誤政策),相信這個疑問又從許多人心中冒出來。從行政院主計總處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可以看出的端倪。調查結果顯示婚後「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配偶是否願意分擔家務」·「工作要能兼顧家庭」, 台灣女人才敢加入婚育的行列。簡單來說,就是工作和養小孩,必須「可相容」,否則生育率難以回升。

生育改革行動聯盟提供

如何讓工作和養小孩相容的關鍵則在於,男性(或另一半)是否能夠能為「賢夫良父」共同負擔育兒責任。諷刺的是,台灣育兒女性稱呼另一半,有個常見的代名詞──「豬隊友」。豬隊友指的是,在育兒的路上不幫忙、幫倒忙,甚至直接消失,以致於另一半長期單打獨鬥,身心俱疲者。

台灣男人想成為好爸爸  阻力重重

如果我們回過頭來仔細檢視台灣男人的處境,會發現,台灣男人若有心想要成為積極參與育兒的好爸爸,社會並不支持。阿澤就是一位積極參與育兒的父親,他在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月,決定親自替太太坐月子。主要的原因是,月子中心的費用太昂貴,以台北為例,動輒要十幾萬元起跳,負擔沉重。因此,他自己湊滿年假和無薪事假,休息一個月,陪同太太產後坐月子。他說:「幫太太坐月子一點都不難,因為老公是最了解產婦生活習慣的人。」難的是一份「義無反顧請假的決心」。因為比起這一個薪資的損失,更大的阻力來周遭的質疑:「有這個必要嗎?」因此他花費很大的力氣與同事、老闆溝通、做工作安排。

但阿澤認為,這一個月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間,孩子出生對家庭是個巨大的改變,幫太太坐月子期間,他們學會如何分工合作照顧孩子,培養出兩人的育兒節奏與默契,兩人一起經歷這段時間,才能真正適應如何照顧小孩。像阿澤這樣,在眾人的質疑中自己DIY幫太太坐月子的男性,並非個案,意外的是,幫太太坐月子卻成為讓他們身心轉變成一名父親的機會,這一個月的時間幫助他們調整心情與生活步調,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歷程。但在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這些父親只能單打獨鬥面對外界質疑的眼光。

北歐:支持男性育兒,女性才能夠就業、生育雙贏

若參照國際經驗,會發現北歐各國早已透過半強迫的國家規定,將全數壓在女性身上的生產和育兒的責任移開。以冰島為例,自1980年代即開始男性育嬰假制度,其中父、母各有三個月互不能轉讓的獨立育嬰假,搭配兩人可自由分配的共同育嬰假,期間可領八成的薪資。此制度讓父、母皆真實承擔照顧新生兒的責任,同性婚姻同樣適用,培養出相較世界各國更強烈的「父職責任」文化。此文化也真實的反映統計數據上,2013年冰島男、女請領育嬰假的比例分別為45.6%與54.5%,為請領育嬰假性別比例最均衡的國家。

參與妻子坐月子,讓男人的身心轉變成父親的機會。Photo by Mockaroon on Unsplash

丹麥政府提供父母共享的育嬰假將近一年(52週),且父母在育嬰假的期間能領 70% 的薪水,其中企業負擔三成,七成由政府補助。反映這個國家在面對女性勞參率提升的同時,國家制度也相對調整了男性應負擔的育兒責任,讓兩性都享有生育、工作平衡且相容的人生。

瑞典政府則是1995年起即實施「父親月」政策,在16個月的育嬰假中,其中一個月為爸爸專屬配額,不請就沒有,讓父親也有權利可以享受全職育兒的快樂。2002年起延長至兩個月,2016年更一舉將爸爸專屬的帶薪育嬰假延長到三個月成為「父親季」。男性由傳統的就業者角色,增加「賢夫良父」的新角色;女性在育兒角色之外,維持其「就業者角色」。兩性皆獲得較平等的共享照護的權利與責任。2018年瑞典全體女性勞參率高達82.9%,生育率更達到1.8,這項政策的實施至為關鍵。

反觀臺灣的青年女性勞動參與率不斷攀升,已來到85%的極高值,然而總生育率卻是跌跌不休,呈現明顯的「死亡交叉」。足見臺灣社會工作、育兒「不能相容」的現實下,臺灣女性必須二選一的格局,有多麼強烈。兼顧「工作者」與「照顧者」雙重角色,是現代社會性別角色必要的轉變。如今女性不但育兒、也外出工作,而男性卻還停留在只有工作角色,忽略育兒照顧的責任。直直落的生育率,就是女性集體無聲的抗議。

工作和養小孩,必須「可相容」,才能婚育

透過以上的國際比較可以發現,政府應在父親陪同育兒上有更多的支持,讓社會更加友善,形成兩性共同育兒的觀念,才是提升生育率的解方。台灣對生產、育兒家庭的政策及其政策效果又是如何呢?台灣的支持育兒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是2002年開始《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勞工可於小孩出生後至三歲前請育嬰假,直至2009年才加入前半年有六成薪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然而,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發布的《2020年性別圖像》,請領育嬰假件數女性占82%,男性僅為18%。數據顯示,台灣社會對於父親參與育兒的政策鬆綁上,慢如牛步。被社會視為主要照顧者的母親,大多仍在工作、育兒無法兼顧的情境中苦撐,而多數父親卻在家庭中沉默與缺席。

媽媽產假+爸爸九成薪育嬰假,共同育兒,讓台灣女人安心生育

依據前述解析,民間團體「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提出:應透過政策支持父親(同性配偶亦適用),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個月就身體力行投入育兒行列。政府應修正育嬰假相關法規,讓父親在嬰兒出生後第一個月請領育嬰假,該月給予九成薪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媽媽請產假,另一半同步請育嬰假幫老婆坐月子,兩人同心協力面對育兒第一步,從孩子誕生的第一個月起,就養成共同育兒、共擔經濟責任的性別平等模式,形成「雙親育兒+雙薪+養2孩」的正向循環,才能有效支持家庭和親情,並解除低生育率危機。

(作者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部專員)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