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豐富了我的生命─阿嬤們的身心照顧工作坊

by 賴采兒

民國87年初夏,我在密西根州,看到世界日報有一則關於前台籍慰安婦的新聞,內文中還有雷襄畫的一幅畫,瘦骨嶙峋的老阿嬤,躺在床上,等待日本求償。簡單的線條,刻畫出深沉的意涵與傷感,當時被震懾的我,腦際撂過一個念頭:「如果有一天,我能為她們做些什麼……」

民國89年春天,我回台灣,因緣際會在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的「阿嬤組」工作,我才知道那個「念頭」一直緊扣我心中。

阿嬤們,最令我感佩的是她們能挺身而出,公開自己曾是慰安婦的身分。對當時(民國81年)已是年屆七十多歲的台灣女性來說,是多麼不容易!在大眾面前赤裸裸地攤出緊守五十年的祕密。要多堅強?多大勇氣才能做到?對大多數的阿嬤來說,原以為已到垂暮之年,那段最大創傷就要隨著肉身一起埋葬。孰料,人生的大轉折,改變了她們,她們面對另一個不同的人生,不再是悲情、苦難的代表。

更令人讚嘆的是,「前台籍慰安婦阿嬤」在尋回尊嚴、對日求償的同時,多年來也一直參與亞洲女性人權的國際運動,她們成為世界上最年長的「女權運動者」。從她們身上,我看到最極致、動人的生命,以及人性中良善的力量。

一輩子的磨難,如何化解?

過去的不幸,一直讓阿嬤們覺得自卑,自認是無價值的人;內心又是憤怒不平,再加上長期的情緒壓抑,更讓人難以擺脫罪惡感,生命的失落是如此無力。她們既沒安全感又不快樂,負面想法常常出現:「無效啦!這輩子隴是拖磨過,老了又一身帶病,命壞啦!」她們總是這麼說。

沮喪的心,怎會不生病? Louise L. Hay在《創造生命的奇蹟》書中提到對病人的深入觀察:「有罪惡感的人,總在尋求懲罰自己,懲罰帶來身體的疼痛。」這些話也應證在阿嬤們身上。

平均八十四歲的阿嬤一個個病了、老了,也逐漸接近死亡。她們有許多恐懼,恐懼死亡、孤獨、病痛折磨。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能為她們做什麼?我們在心疼她們所失去及所背負的之餘,其實僅僅是單純地想給她們「愛」與「快樂」!

「阿嬤身心照顧工作坊」就是為身、心受創甚深的阿嬤們所辦的團體,至今進行八年了。目的是經由心理諮商師、心理醫師及瑜伽老師們針對阿嬤們過去的傷痛,及當前所遭遇的困境做協助,讓隱忍了六十載的傷痛能被撫慰,使她們在生命的晚年尚有療傷機會。

民國86年開始,由李開敏、張玉仕(編按:現為馬偕醫院社服室課長)兩位諮商師所帶領的「團療」,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協助阿嬤提升自我身心照顧意識。以激力(Empowerment)的處遇和個案建立合作與夥伴關係,增強她們的能力和權力。面對自我不再感到羞辱,要對自己重視與愛護,李老師如此表示。

民國90年之後又陸續加入許醫師(編按:許添盛,現為板橋省立醫院身心科主任)與阿嬤對談、美術治療、瑜伽、戲劇治療等不同活動。每年平均三至四次,全省阿嬤聚在一起,也凝聚了她們特別的「姊妹情」。

以愛出發 純粹快樂

曾有諮商師問我,阿嬤年紀都這麼大了,真能為她們做什麼「治療」嗎?她們能獲益嗎?為不讓諮商師退卻,拒絕帶這「非常不容易帶領的團體」(活動進行十分緩慢,且狀況頻頻)。我輕鬆地回答:「『身心照顧工作坊』唯一的目的是帶領阿嬤們『趨樂避苦』!而不看成是嚴肅的『Group Therapy』(團體治療)。阿嬤們可以嘗試各種活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帶給她們快樂!」

無論是諮商師、藝術治療師、瑜伽老師或心理醫師,每次活動中必然給予阿嬤最大的關愛。對他們十足的耐心與毅力,我們充滿感謝!為阿嬤設計的瑜伽動作,溫和、容易自我練習又能調整身體機能;相信年過八十的老人仍有改變的潛力,認真聆聽她們內在的渴望與期待,給予阿嬤撫慰與鼓勵;美術治療讓從未拿過筆的阿嬤,也畫起畫來,甚至還發現了素人畫家!從活動歷程的種種「發生」,我們發現這些活動已激發了阿嬤內在許多從未發揮的潛力!

美術治療抒發情緒

阿嬤們藉由繪畫抒發情緒,也學習在陳述自己作品的同時要如何表達內在情感。美術治療林老師,從阿嬤們的繪畫過程及之後的作品呈現,試著讓大家瞭解每位阿嬤的詮釋意涵。

每次一拿毛筆,阿嬤們就七嘴八舌起來,有人說這輩子還沒拿過毛筆呢!怎麼會畫畫?還有人笑說,就像拿掃帚掃地吧!可是待開始畫時,卻是一個個神情專注,畫得有模有樣,趣味橫生。

阿嬤們的視力、聽力都欠佳,所以課程進行時,我們讓她們自由發揮。以自發性的方式引導、激發阿嬤的繪畫潛能,讓她們在活動結束後,也能在家自己進行。阿嬤們手繪感謝卡、捏黏土、剪貼創作,她們看自己的創作時,笑得眼淚直流,像孩子般的天真,快樂表露無遺。(編按:請瀏覽前台籍慰安婦單元)

與許醫師的笑聲對談

許醫師以賽斯(Seth)思想為本的新時代身心靈治療觀念出發,由身體病痛切入心理問題,強調自己努力從事的治療不僅關懷肉體層面,更要探索、瞭解個案心靈與精神狀況。他深信身、心之間的交互作用與影響,絕大部分是心病導致身體病害。

我們發現每位阿嬤都交給許醫師一份頗「輝煌」的病歷,對許醫師訴說自己病痛種種。許醫師與阿嬤共同找出病因,直探阿嬤的內心困境,瞭解她們真實感受是什麼?先查出內在的不滿為何,再疏通阻塞情緒,使阿嬤們瞭解煩惱、憂慮、恐懼是如何嚴重影響身體機能,好比中醫找病因時所考量的「外感內傷」,要阿嬤知道她們的內傷(內在情緒的強烈波動)已傷及她們的身體了。

阿嬤們頗佩服年紀輕輕的許醫師能瞭解自己的心理,而且他常用有趣的例子來「破解」阿嬤們的心結。治療時大夥經常你一言我一語,有時抬槓,有時怨罵,阿嬤說:「簡直把家裡狗屁倒灶事都道盡了,倒也暢快。大家互相『勸解』,互相安慰啦!」每次的對談中都是笑聲連連。

瑜伽疏通九大關節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幫助阿嬤們,在不可避免的自然衰老過程中,能減緩疾病所帶來的不適並紓解身體各部位的疼痛。從多項研究報告資料中得知,瑜伽是最有利於老人的活動。長期規律做瑜伽能改善身體機能,預防疾病,延緩老化。因而有了這個特別的嘗試──阿嬤做瑜伽。

第一次面對一群年齡近八十的老阿嬤,楊老師(編按:楊亞俐)很謹慎地設計適合她們的動作。她以溫和的瑜伽體位加上腹式呼吸練習來減輕阿嬤的壓力和疲勞;並培養她們做短時間冥想,讓阿嬤集中精神、心情平靜,釋放焦慮。

另一位葉老師(編按:葉絹絹)為阿嬤準備的瑜伽體位是著重在身體放鬆、呼吸與心靈合一的練習,以穩定均勻且和緩的呼吸配合肢體伸展,柔軟阿嬤全身九大關節、放鬆僵硬的肌肉。透過練習來調整心情,感覺身心合一的喜悅!

九十歲的秀妹阿嬤很喜歡做瑜伽,幾次上課後,她說:「我現在可以自己趴下來,自己起身,不必別人攙扶。」大家共同的心得則是:身體痠痛減輕了、容易入睡且筋骨不再僵硬。更不容易的是,阿嬤還認真的記動作,回家邊看電視邊做呢!

戲劇治療之苦難的真心接納

「扮戲」對阿嬤來說是超新鮮又好玩的活動。竟然要演自己每天都看的連續劇「意難忘」,排練時阿嬤們手忙腳亂,滿場亂跑和好不意思的表現,讓大家真是笑彎了腰!

團體開始時,阿嬤也和劇場演員一樣,有一連串的肢體訓練──要訓練自己的身體覺察、認識身體與身體之間的關係,學習應用自己的身體來表達訊息。

演出時,阿嬤要扮演角色的特質、個性;又得時時學習有時候又要變成觀眾;角色間的轉換,有時下了戲一時間還無法忘去角色及情境,在餐桌中又演起來了,十分有趣!

在一次戲劇工作坊時,一位阿嬤談到她的青春年少是那麼純真,卻被日軍蹂躪,喟嘆之時,觸動了內心,當下泣不成聲。那深藏已久的痛,一股腦湧出,再也按捺不住了,也不想再繼續背負罪惡感。場景感動了全場阿嬤,好多阿嬤感同身受,頻頻拭淚……此時,我開始懂得,真正的慈悲原來是對別人苦難的真心接納。

不再有太多的遺憾

透過團體的「自我揭露」,我們加深了彼此的認識也培養了特別情感;原有強烈孤獨感的阿嬤,在和其他的阿嬤互動後,也比較願意開啟心房、接納新朋友,學習良性的人際互動,並從中找到生活力量,增強凝聚力。

一生的悲慟記憶如何能抹去?對自身的罪惡感該如何化解?又要如何能拋開扭曲的自卑,重新定位自己?工作坊中,有太多想達到的目標及困惑。身為長期陪伴阿嬤的工作者,多年後也似乎忘記了當初「工作坊」所賦與的重責大任。

不過,不論以何種方式進行工作坊,我們衷心希望:阿嬤們能感受到「被愛」與「被關心」。讓陰鬱生活中能透入陽光,心靈享有更多自由!帶著活力來參加活動、懷著愉快心情回家!

聆聽她們動人的生命故事,有出生入死的告別,也有卑微人物的情深意重;對於悲苦的生命歷程,造成命運坎坷,但她們仍努力地為自己的苦找出口。她們的生命是強而有力的,帶給我心靈很大成長與體會,我唯一想說的是:她們豐富了我的生命!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張老師月刊,作者為婦援會國際事務部主任)

了解阿嬤們的生命故事,歡迎你一起到台灣婦女網路論壇和網友分享你的想法。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