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的參與、看見與行動

by 網氏

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在國際會議場合發言受限。2015年「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UNPFII)」大會議程中,安排半天的時間,專門針對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族所面臨問題進行討論,就在婦女工作小組的發言詞中兩度出現「台灣」,且未受到主席指示中斷,令與會的LIMA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成員雀躍不已,在族群間奔相走告,深刻體會到原住民族權利的實踐,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

2013年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赴美國參與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之團員合照。洪簡廷卉提供
2013年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赴美國參與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之團員合照。洪簡廷卉提供

Lima為南島語族共同擁有的詞彙,意為「數字5」或是「手」。取「手」之意,一群志同道合、背景不同的原住民青年在2013年成 立「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從事原住民青年國際參與的培力工作,相信將彼此的手牽起來、拉近距離,就會形成更大的圈、更大的圓,感受彼此的溫度與心跳,也知道彼此的需要。

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以讀書會的方式,增進國際參與的能力與知識,成立迄今三年,連續組團參與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回國後,也進行一系列的巡迴國際參與經驗的分享會、工作坊,並且參與國內「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歧視公約(CEDAW)」的審查會議,以及許多與原住民族權利相關工作的推動。

本期網氏,由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分享了近年來在國際參與和在地培力的諸多工作,特別是該青年團觀察到台灣原住民女性政策,大多包裹於國家整體的福利政策中,未見對原住民女性的完整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性別主流化政策中總是難以看見原住民婦女的圖像,就算有,多半也是去脈絡化而零星的福利,對於原住民婦女現實困境的改善相當有限。

文章如下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