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我性別意識的眼

by 林妙蓮

來到勵馨工作的日子,其實工作壓力很大,總是感到有做不完的事,寫不完的報告,回不完看不盡的mail;但是四年來總在感到,就快要耗竭就快要沒有力量了,好想和這個大家庭說再見的時候,機構內的在職訓練又來了。會內的在職訓練,就好像那瓶所謂「喝了再上」的提神飲料,上完了在職訓練,再次充完電,似乎又有往前行的動能。因此我在勵馨的日子,學習最多的並從中收獲最大的也就是參加會內在在職訓練,而且以性別意識的課程最為經典。這讓我開啟了性別的眼睛,用更性別的角度在檢視自己的成長及大環境關於性別的點滴。

而我的性別意識啟蒙期在什麼時候?其實凡有意識,想要做一些回應,想要做一些反駁或是倡議,其實大多來自生命過程中的不公平經驗,那是一件多麼真實的事情。因為就發生在生活之中,而我有性別意識應該是來自母胎吧!也因個人成長的經歷中,了解自己的性別不是母親所期待的。有著傳統性別思維的母親,期待著她所懷的第一胎是男孩。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想法及動機呢?是想藉著生男孩來鞏固自己在夫家的地位嗎?或是大社會的性別框架讓每個懷胎的母親,並無法選擇的,被這樣的社會氛圍所期待著,在這當今性別似乎較為平權的世代,但仍被這樣來自傳宗接代的壓力,所深深影響著甚至綑綁著。

我的性別意識啟蒙在何時?我一直以來總以為是因為我來到勵馨才被開啟;但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我的性別意識來自母親非平等的教養態度,及那些身為女生或為女兒的所謂應該如何,例如:女孩應該坐姿優美,坐著時不應兩腳開開,因為這樣很不雅觀,女孩的笑聲不宜太大聲及女孩不宜太晚回家、女孩不宜吃太多,因為太胖不美觀……我對這些的所謂應該感到討厭並反感,對於這些的限制及約束感到不自在及不自由,我打從心裡羨慕起弟弟,不論他們做什麼,總是不會被約束及指正;甚至姐弟間有爭執打了架,母親還要說你是大姐要讓弟弟,不會問理由、不會論對錯,這樣的性別轄制,深深的影響著我,這樣的事件不斷的在週遭發生著。

雙十年華的我也發現所謂主流社會中的兩性交往,許多的男生所謂心目中的擇偶條件,總會希望女生應該要溫柔、細心,並必需具備進入外貌協會的良好條件。雖是如此,我也頗不以為然,心中認為,要是能欣賞我的男人,算他有眼光也一定是一位有內涵不看外表的優質男性;所以在這個時期並沒有太多因性別而產生衝撞的事件。反而是在結婚之後,有關性別的事件就一次又一次的,在生命中發生,也包括了我必須依附在男人身旁,我才能生存的這件事。

妙蓮不見了,因為沒有外子,就沒有我的身分,我少女妙蓮曾經是可愛的、純真的、自信的、開朗的,自己不見了,結婚後的自己,只因我是老公的太太而才有身分。我是四個孩子的媽媽,才能看見我是一個叫李媽媽的女人,但那些的加諸在我身上的東西,對我來說是這麼的不熟悉。生了四千金後,更多的性別議題就一直的不斷的排山倒海而來,這包含了老公的期待,他期待著有個兒子,可以和他一起運動而兒子可以和他一同在球場上揮灑汗水。

公婆期待在我生完兩個女兒之後,所懷的雙胞胎能生兩個男生,或是一男一女也好,並還說如果生個男孩,一定要在村子裡辦桌請街坊鄰居,一同慶賀。另外夫家的鄰居,告訴我,你生了四個女兒是桌腳,再生一胎一定是男生,那就是桌面。這也包括生女生只能請街坊鄰居吃麵包(註:這是台南地方的習俗),生男生就要吃油飯,這又包括很多人的安慰,他們告訴我這個當媽媽的,生女兒好啊,因為全部不用為她們準備房子,生女生嫁一嫁就沒事了……一次又一次的不斷在提醒著我:我是女生,我又生女生,女生本來就比男生差一些,也比較不被期待。這也包含時時有人提醒著我這個職業婦女,有人說著:「忙歸忙,要注意你的孩子,因為你太忙了,以至你的孩子似乎有發展遲緩的狀況……」而女人若要加班或是要應酬時,又有人說,而且是針對媽媽說著:「孩子還是很重要的」,這些因著共組家庭之後,在家庭中理當應該共同付出的責任,卻被這個社會期待應由女人來負全責;而男人呢?

你可以看見,他正涼涼的站在一旁看著這兩個女人的戰爭,似乎和他沒有任何的關係,因為社會並不期待男人也跳下來一起去處理及面對。

來到勵馨後,我看見,在婚姻裡性別真是鮮活的存在我的生活裡是那麼深刻的,不斷的在生活中上演著這部性別的悲喜劇。最近我發現住在我家對面的吳老師,改變了對我的稱呼,一直以來,她總不叫我的名字,如同男醫生的老婆,人們總稱呼她們為醫生娘,那是一種地位及身分的象徵,而且是似乎不用太多的自我努力,只要依附在一個男生並且是某一個職務的男人,就可以得到這個稱呼;但原本有名有姓的獨立女子,其個別化並具獨特性的部分,就因而消失了。醫生娘是依附在男醫生下的附屬品,若不這樣,依附關係結束了,自己到底是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角色,就相形模糊不清。

四年多前我漸漸的走出這樣依附關係,那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我回顧著這樣的歷程,可說是斑斑血淚史,我得到許多的批評、質疑及指教,許多的不諒解及輿論的壓力,曾被質疑是一個不盡責的母親,這樣的衝撞讓我一度想要放棄。這樣的衝撞力道之猛烈,使我這看似「強壯」的女人,一度想回到原點,心想著順著別人的看法走吧!順著他人的說法,舉起白旗吧!心裡不只一次的告訴自己,回到依附男人的生活吧!太多的不支持及大社會對女人如此嚴密的監督管控機制下,似乎告訴著所有女人,要有自己的生活是不可能的,要脫離男人的依附是不可能的。女人要做一個社會期待下的「所謂好媽媽」,女人為家庭應該全然的付出,忽略自己原來有需求的。但幸好我有支持我的勵馨主管及同事,幸好我有不斷給我性別意識教育的勵馨基金會使我在不斷的挫折及反思,在不斷的打擊及支持下,先生見到我的改變,也漸漸的支持我,因為他看到我的成長及轉變,而這樣的過程真是需要時間是如此的漫長,但是又是那麼的有價值。

四年多以來,我重回職場的路是辛苦的,但是當吳老師不再叫我師母或是○○娘時,我意識到這是一個性別意識的議題。我在上完勵馨的性別進階課程後,我主動向她求證,求證我的發現,並問她,為什麼她會直接叫我的名字。她的回答是:我看見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再依附你的先生!

哇!這就是我所想要的標準答案,這些年來的努力,使自己不斷的充權,不斷在每一次的批評中跌倒再爬起來,卻在這一刻化為甜美的果實,妙蓮原來的樣子漸漸的找回來了,我喜愛看見自己原來的樣子,不扭曲的、真實的、不勉強自己的、我的心裡浮現出自己在跳舞的樣子,因為我就是我,我就是要活得精采,我就是要活得自信,這條路不是一條易路,但一切都是值得。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天空;女人,可以為自己做一些事情;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價值;女人,你要發聲,用溫柔堅定的語氣告訴人們:我就是我,我不是男人的附屬品我不要框架,接受這樣原本的我,我好愛我自己,我是女人!謝謝勵馨培植我成為一個會發光,能夠影響別人的有機體,性別意識真是很讚的課程。(寫於2008年母親節前夕,寫於生日當天)

(作者為勵馨基金會東區辦事處副處長)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