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伴侶關係暴力的壓力與傷害
by 李姿佳
同志伴侶面對關係中的暴力時,向正式體系求助的比例非常少。在潘淑滿、游美貴的研究(潘淑滿等,2012a),以及在同志網路自填問卷中,過去一年7.4%遭受伴侶施暴,曾經遭受伴侶施暴的比率則有16.6%。現代婦女基金會與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在2012年所做的問卷,495份問卷中,遇到親密暴力有160位(32%),在面臨親密暴力的朋友中,求助非正式體系有75位(47%),正式體系的僅有19位(12%)。這個問卷中我們看出到了同志伴侶在面臨關係上的現況,為什麼同志伴侶不敢對外求助?
同志朋友未對外求助的原因,以下分述三點。
一、「雙重衣櫃」的壓力
在主流異性戀霸權下,同志朋友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在經歷是否要出櫃,要讓多少人知道他的同志身份,許多同志朋友是沒有太多支持系統。若當一對同志伴侶,面對關係變化,發生嚴重衝突時,面對「同志伴侶暴力」,這說不出的秘密,要不要讓身邊已經知道自己同志身份的朋友,這又是另一個櫃子,這與社會資源、社會氛圍有很強烈的關係(潘淑滿,2012b)。同志戀情因為無法公開使親密關係處於極為封閉狀態,既是性少數伴侶出現同居暴力的不利因子,也往往成為當事人在遭遇暴力之後難以向外求援的重大因素(羅燦瑛等,2012)
二、擔心受到二次傷害
同志伴侶暴力無論是暴力意圖或暴力類型,都與異性戀親密暴力不同。女同志親密暴力通報率偏低,原因在於家暴防治體系仍舊是在異性戀思維,未能考慮身份曝光可能造成二度傷害(潘淑滿等,2012b)。在諮商輔導工作中,同志伴侶對於國內諮商輔導工作的認識仍停留在用異性戀的兩性互動標準,對同志朋友進行諮商輔導工作,缺乏特殊情慾處境的認識(謝文宜,2006)。由以上的研究中,皆可看出同志朋友在求助時,因為在異性戀霸權的思維下,想求助卻得面臨二次傷害,是許多同志朋友卻步的原因。
三、同志伴侶社會福利資源稀少
同志朋友在台灣社會中,一直是社會福利的弱勢,因為同志身份、性取向的特殊,所給予的社會福利資源一直嚴重不足。尤其若當同志伴侶面臨關係中的衝突甚至暴力時,往往是孤立無援,再加上國內對同志親密伴侶暴力的研究實證性不足,面對困境只能自力救濟(謝文宜,2006),導致多數參與者在面對同居暴力時多感到孤立無援,並對政府缺乏提供針對性少數親密暴力服務資源感到不滿(羅燦瑛等,2012)。
資源可以建構,但社會的友善卻是需要靠長時間的經營,消除大眾對同志朋友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污名,用「愛與尊重」來營造一個對同志朋友友善的環境。愛與尊重是人天生的需求,唯有在愛中,才能讓社會更友善、更美好。
延伸閱讀
(作者為現代婦女基金會司法總督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