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生寶寶

by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Ivy媽媽很早就開始做生子的長期財務規劃。自25歲起,在異國工作期間就開始省吃儉用地存錢,以做為生育孩子的基金,那時收入和匯率都高,每個月可存七萬多台幣,做了八年的經濟規劃,不但足夠在異國進行人工生殖的手術費用(總共花費30萬台幣),還能將剩下的錢為孩子做三部份的資產配置,有定存、基金和六年儲蓄險。回台後借住親人的房子,免房租,只需補貼水電。幾年後,Ivy媽媽為了給大女兒一個玩伴,懷了第二個孩子,當時在經濟上沒有考慮太多,當確定懷孕之後,在經濟上需要動用大女兒的生活教育費。而且寶寶早產兩個月,又有生病,許多檢查項目全都要自費。

她給想懷孕的拉媽們建議:「懷孕前先考量是否有穩定的工作,最好先存一點錢,至少存個十萬塊左右,因為懷孕過程以及生產後會需要各種費用,而且這段時間都無法上班,甚至要辭職另找工作。」

Photo by TedsBlog
Photo by TedsBlog

Ivy媽媽懷第二胎的時候,因為家人願意扮演丈夫和父親的角色,所以外界和小孩都覺得自己是一般的家庭。她說:「這次不像我生第一胎時,自己一個人在醫院,只有三、四個朋友來看,這次有不少朋友前來陪伴,可以陪我度過許多挑戰。不過第二胎有第二胎的狀況,因為早產,所以每回當隔壁房寶寶等喝母奶在哭時,我就會想到自己都還沒抱到寶寶而難過,還好有大家的陪伴讓我減低傷痛。」

Q:我的社會支持網絡夠健全嗎?
生小孩不僅僅是自己的事,周遭的人是否支持也很重要,甚至應該也要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身為女同志,這方面的考量更顯重要,其他生過小孩的拉媽,她們都有得到身旁的人的支持嗎?

A:在Ivy媽媽的例子裡,因為Ivy生第二胎時,遭遇早產的狀況,心理上壓力很大,撐不住的情形下,向原本不知情的大姊吐露並出櫃,沒想到大姊雖然錯愕,卻沒罵她也沒過問生父的事,讓她在得到家人的支持下度過難關。另外還得到同志社群的幫助,一群認識的同志朋友在她生產的那幾天,輪流幫她照顧她的大女兒,讓她不需要蠟燭兩頭燒。Ivy與周遭朋友、家人建立照顧網絡,有急需時,可以找人協助。

首先,擁有一個相互扶持的伴侶,就幾乎成功了一半。她最好是個贊成生育、並能允諾共同擔負照顧者角色的人,在妳做出懷孕的決定前,最好能取得兩人的共識,以免影響到兩人的親密關係。在前面Denise與Janice的例子裡,Denise就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去說服原本不想要孩子的Janice,凝聚兩個人的共識,現在Janice對於擁有自己的孩子也充滿了渴望與期待。且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兩人遠赴加拿大註冊結婚,除了增進彼此是生命共同體的感受外,也給未來的孩子一個穩固的保障。

假使沒有一位這樣的伴侶,也沒有關係。如果有來自原生家庭成員(如父母和兄弟姊妹)的支持,也能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他們最好能支持妳的同志身份、認同妳的決定、也願意提供必要的協助,幫妳擋掉一些鄰居遠親的探問、坐月子或接送小孩等等,與小孩建立關係,提供實際照顧與情感支持。

小孩不只是父母的責任,廣義來說,也是社會每一成員的責任。例如幫忙坐月子、提供養育心得、認識彼此子女等等。但女同志生育小孩,更需要有知情的家人、朋友、或同志社群的知識交流與情感支持,才能面對種種更大的挑戰,讓自己感覺不孤單。

延伸閱讀

想一起討論自己的生命歷程嗎?歡迎至網讀/罔讀網路讀書會討論區

(本文轉載自《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感謝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授權)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