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印度生態村

by Emma

以色列先生光著腳,用著一張極為誇張的臉,出現在我的面前。我低下頭看著滿地的大螞蟻,不禁為他捏了一把冷汗。2014年2月我隻身跑到南印度國際生態村,帶著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只是眼前這位以色列先生真的能為我解惑嗎?與他搭檔的是一位澳洲老先生,而我身旁還有法國、英國、奧地利、韓國和印度的旅人們,各自帶著心中的疑問來到這裡。

用太陽能電力烹煮的素食餐點。Emma提供

放慢腳步,傾聽大地母親的呢喃

以色列先生請大家自我介紹過後,把我們帶到堆放著磚塊的工地上,問到:「大家是否有注意到生態村的建築特別不同?」除了因應各國建築特色、印度濕熱氣候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建材完全取之於大自然。每個人開始觸摸眼前的手工磚塊,澳洲老先生接著補充當地人如何製作磚塊,而外來的新住民又是如何向當地學習建造。我想起青年旅舍的印度室友,便是建築系學生,特地來南印度國際生態村學習綠建築。

接著我們走過一片荒蕪的草地,以色列先生示意大家席地而坐。我腦袋閃過一個字「啥」?有的人立馬豪爽地坐下來,有的人開始環顧四周找塑膠袋,而我則是確認「座位」區沒有大螞蟻。以色列先生要大家聞一聞空氣的味道,聽一聽心中的聲音。「放慢腳步,傾聽大地母親的呢喃」,初踏進南印度國際生態村時,這句不經意中看見的標語,此刻浮現在我腦海中。

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以色列先生的家中,一同享用生態午餐。原來南印度國際生態村有個太陽能食堂,每日用太陽能電力烹煮午、晚素食餐點。後來,我自己也跑去太陽能食堂一探究竟,四位笑容可掬的大媽們,正在為饑腸轆轆的人們打飯,新鮮的蔬菜、米飯、麵食擺放在眾人面前,用餐完畢,跟隨著標語指示將廚餘、垃圾進行分類,再將餐盤、餐具進行簡單的清洗、歸類。

在南印度國際生態村的日子,我體會到大自然是生命的導師,這也才明瞭以色列先生為何總赤著腳行走在大地上,和土地的親密接觸讓他整個人更加陽光與健康。當以色列先生描述著南印度國際生態村初創的景象,村民如何種下一草一木,數十年來又如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來到生態村見證奇跡。

對自然的敬仰、和自然互利共生的精神

我覺得南印度國際生態村最吸引人莫過於,人們對自然的敬仰,和自然互利共生。長期住在南印度國際生態村的外國人,一台腳踏車、摩托車,一件有機棉衫、褲,再配上一雙夾腳拖,和當地人沒有差別。唯一的不同極可能是皮膚沒法像印度人如此黝黑發亮。生活在此的外國人,他們透過開店或加盟生態村產品的生意、辦各式心靈、農耕、瑜珈活動或工作坊來維持生計,一小部分是在母國兼職工作,一大部分則是退休人士,共同的夢想是為了愛護環境,他們身體力行。

我與朋友前往南印度生態村地球市集,在入口處戴上黃絲帶(入場券),看著碩大的看板寫滿了日程表,為大、小朋友辦的創意工坊、手工藝時間,還穿插了數個國際樂團演出。南印度天氣相當炎熱,但整個市集更加人聲鼎沸,我趕緊在旁補充了新鮮椰子水,展開一天的市集生活。

洗碗(用椰子皮和木炭粉來清潔,泡過三次後就清潔完畢)。Emma提供

我肩上背著大包,但看到頗富創意的環保購物袋,忍不住買了。一方面是此組織Food Link擺放的大型畫板,上頭有生態村的標誌建物,還有一片綠油油的田園,寫著健康的食物為人類創造好的生活,主張食在「當地」。另一方面在販賣有機蔬果的同時,發現消費者大量使用塑膠袋造成環境破壞,故開始推廣環保購物袋,鼓勵消費者從自身小小的改變,學習對環境友善。

突然間,以色列先生出現在我的面前。原來他的兒子擔任地球市集兒童劇場的男主角,我與一群外國旅客成了忠實觀眾。上次在以色列先生家中,他兒子用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自我介紹,平常除了課業學習,也跟著鄰居學吉他、踢足球和劇場表演,因為好玩,他一點也不覺得累。在舞臺上的專業演出,一下臺馬上成了印度魔術爺爺的小粉絲,嶄露孩子純真的天性。

午餐時間,我買了餐券在一旁「偷窺」大家的餐點,最後點了一份印度沙拉餅,其他配飯餐點都太大份,深怕在生態村浪費食物。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入境隨俗,除了享用印度食物,也學習用手來吃飯。除了碗盤需要回收清洗之外,剩下的芭蕉葉便回歸大地,真是取之當地,用之當地最好的示範。只見身旁的大人並未特別告誡孩子,用餐禮儀舉止或擔心孩子拉肚子,孩子拿著餐盤、抱著椰子,自動坐在地上,不時舔著小手,品嘗印度午餐。

在地球市集時,我注意到幾個特色攤位,其一是用各種果實、豆子拼組而成的動物、人偶,其二是女性的布衛生巾,可以長期換洗使用。他們的共同特色是聘用印度婦女的社會企業,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也實踐愛護大地的責任。我耐心的聽著工作人員說故事,他們自信地說:「歡迎來印度取經,他們願意無條件分享,要把愛地球的理念散播到全世界。」我立即購買表示支持。聽友人說:「生態村地球市集,一年比一年精彩,我已經在盤算下次什麼時候再回來!」

半夜時分,離開南印度國際生態村,我搭上前往機場的計程車,感覺好不真實,心裡最擔憂的是我在南印度國際生態村的所見所聞,如何在生活中落實呢?從節約能源、資源回收、減少葷食到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外,我能多做些什麼呢?我又能堅持多久呢?影響別人之前,我應該從改變自己開始。

(EMMA,一個熱愛旅行、志工服務的女生,足跡從印尼、東帝汶、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到了埃及、德國和西班牙等地。2014年3月底將踏上四川成都,加入中國友人的全球旅行&教育計畫團隊)

瀏覽Emma其他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