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享的「有意思書廚」

by 陳其農

在走訪田園、踏查各地、發掘各式各樣的農產品與故事間,我們開始對食物有更多認識與理解,更被這片大地所展演出的豐富寶藏折服。

有意思書廚的空間明亮,期待成為社區的共同廚房。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有意思書廚的空間明亮,期待成為社區的共同廚房。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透過有意思的方式,我們思索著如何將這些美好,與更多人分享?如何翻轉對於食物的單一想像?重新賦予食物生產及土地價值?如果說對於並非擁有悠久咖啡文化的台灣民眾而言,「整個城市都是你的咖啡館」這樣的廣告標語都能引起共鳴,「格外有意思」想:那為什麼不能在每個社區都有個食物空間,沒有華麗的噱頭,單純就是一個融入在地、每個人生活中最日常平凡的所在。

在這樣的食物空間,我們能以食物作為媒介,透過一起動手做,在食物彼此化學反應的同時,你我也來點交互的化學變化;透過細細品味土地產出,改變人與食物、人與土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是廚房,也是書房

很幸運地,「格外有意思」有機會來到位於南萬華的東園街駐點,與一群長期關注地方發展及在地文化保存的社區規劃師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格外有意思」能實際開始經營這樣的社區食物空間,這個承載各種關係的食物分享空間—一個名字:「有意思書廚」。

在南萬華,有全台灣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而且與漁貨批發市場並存著,成為台北食材的重要來源,稱其為「台北的廚房」當之無愧。交錯的舊建築間,晨市叫賣的熱鬧與喧囂外,生活著密集的高齡人口;但在看似不再那麼新穎繁華的生活背後,其實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記憶、豐富的城市地景以及飲食文化。

挑食達人活動現場。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挑食達人活動現場。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我們期待書廚能作為社區的共同廚房,藉由一起料理或是分享食物,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食物背後的來源與故事,將這份得來不易銘刻於心。同時,我們也期待書廚能成為社區的課後書房,一個能共食、共學、共作、共玩的友善空間:有吃有喝,像咖啡廳,但沒有消費門檻;能讀能寫,像圖書館,但也能相互交談;好笑好玩,像同學家,但能遇見更多新朋友。

除了在廚房與書房扮演餐桌與書桌外,有意思書廚也是格外有意思的工作室,我們在書廚用心讓每一份誠心「田點」出爐。使用友善農耕的當季蔬果,嘗試在格外品不起眼的外貌下,透過友善加工,體現他們真實而美好的原味,與大家分享土地的酸甜苦辣。

搭配每週限定田點的田園課本,我們也期待將與食物議題相關的書籍圖文,以編輯書摘、製作書籤等方式,轉換成「精神食糧」,與來書廚的人客們分享。期待透過不同的閱讀方式與討論對話,能拉近我們與食物、以及彼此之間的距離。

有意思空間 X 社群發酵

去年(2015)10月,我們與夥伴團隊(社規師工作室)在萬華協力辦了社區「挑食達人」活動,居民一起走訪社區菜市場,與各個攤販攀談,而後共同烹調帶回來的食材。在切切煮煮的過程中,你幫我顧煮湯的鍋子、我幫你拿馬鈴薯,現場少了絞肉,馬上就有居民跑回家拿來提供,大家踴躍地提出自己的創意想法,都為這餐增添更多風味……每個行動都一點一滴地、默默地開始累積了些微的變化。

「格外有意思」期待以社區書廚為基地,連結地方飲食特色與文化習慣,練習以不同的新視角珍視日常生活中的不凡,並在多元互動中串連出在地互助的食物社群。記得秘魯名廚Gaston Acurio曾用一句話概括其多年來致力的目標:「用水平的多樣性取代垂直的階級層序」(這裡他指的是各國差異的飲食文化),我們也希望將更多夥伴拉進食物的實體空間與抽象空間之時,我們以此多元視角來接受非工業化、標準化的格外農產品,一如尊重每個人的複雜多樣;看見土地的價值不只在於整齊畫一,而應該是孕育多元而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作者為「格外有意思」團隊成員)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