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外田裡格外甜

by 王馨妤

為什麼是格外田?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每年全球所生產出的食物約有三分之一會被浪費,其中更有54%的糧食根本沒有機會上餐桌,在生產、運輸、儲存等階段就被丟棄了。食物在進到我們的胃之前,得先經歷一層層我們看不見的篩選;農作在產地到餐桌的旅程中,那些賣相不好、不符合市場規格、被視為不合乎運送效益的蔬果,成了上不了檯面的「格外品」——平均可能近乎農田產出的三成。

格外品田點(南瓜塔)。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格外品田點(南瓜塔)。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色、香、味各異的蔬果們,真能被簡化為農產品,得合乎標準規格、能逕以價格評估?如果能,那麼該標準規格為何?我們是在品味「食物」還是品管「食品」?形貌美醜為何是其中一道門檻?僅考量經濟效益,格外品成了充其量「價廉(賤)」但「物不美」的商品,其內在不減的營養美味,往往難以在這產銷過程中被看見,蘊藏價值,但只能落入被浪費的食物。

可能未被我們看見的,還有食物浪費背後難以估量的資源:某位從事友善農耕的大姐告訴我們,自然環境的不可預測及控制,農場有許多歪七扭八的格外品(根莖類可能甚至高達40%)。考量消費者觀感及運銷成本,這些格外品被直接留在田裡,大姐不會載到市集中一同販售,不過因此增加的成本,也將需藉提高其他農作的價格來平衡。雖對環境友善、對人體友善的農作物,但價格可能不那麼友善,而排擠了許多人親近這些「好食物」的機會。

被浪費的食物不只是食物,還涵蓋了勞動力及自然環境,無視這些,我們正把社會塞進一個無法乘載的垃圾桶。一邊面臨糧食等資源危機,一邊大量損耗食物、超支環境負載力;一邊生產過剩,一邊卻面臨匱乏不足、嗷嗷待哺……

於是,團隊從格外品出發,形成「格外有意思」。一則格外品本身即是食物浪費的重要環節,若我們能了解如何處理、願意處理格外品時,更能改善食物浪費;二則期許能拓展格外品發揮價值的空間,降低農友的損失、也相互支持生產者投入友善農耕。另一方面,我們也期待透過看見暗沈的柑橘、帶刀疤的地瓜、邁開腿的蘿蔔……等樣貌不一的蔬果,為格外品闢出一畝田地,消費者能於此一塊反思現行的運銷體制和消費習慣。

當我們「以貌取人」,可能錯失曖曖內含光的朋友;當我們「以貌取食」,同樣將擠壓人與土地共好的可能性。選擇食物,其實更是在選擇生活方式,然後讓彼此得以創造更多選擇。

格外品實作工作坊。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格外品實作工作坊。格外有意思團隊提供

如何釀出格外甜?

藉由「有意思書廚」這樣的社區食物共享空間、友善加工的格外品田點、以及實作工作坊等不同途徑,團隊想為格外品創造更多有意思的鍵結,與大家一同翻轉對食物外貌的單一想像,也為食物浪費尋求紓解管道。

與友善耕作的小農合作,與「醜蔬果大翻身」等友善通路串連,以其貌不揚或過剩、但仍新鮮健康的好蔬果進行友善加工,我們希望能成為格外品的後援之一。透過在地生產、在地滿足的方式,因應長期運輸下食物損耗的問題;透過品嚐「田點」的酸甜苦辣,具體呈顯格外品的價值。同時,在實作工作坊等活動中,把這些故事分享給更多人,也挖掘出更多食物的面向,讓參與者對食物更有感,不再輕忽食物;對土地更有感,不再扁平化對土地的想像。

這些能量,期待能累積出更多的「有意思書廚」,從東園巷子內延展,在各個社區迸發、體現。消費者之間、生產者之間、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能形成更深刻直接的聯繫,匯聚成彼此支持的社群,共同細細體察努力扎根於這片土地上的人(還有作物)。

「格外有意思」深信:一樣米養百樣人,但百樣人也會種出百樣米,這些都值得我們走近體現,而後我們一起,一起在這片土地上共品出百樣生活滋味。

(作者為「格外有意思」團隊成員)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