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療癒是一條漫長的路,心輔員陪伴、協助性侵受害人看見自己的美好,重拾力量

by 余瑞庭

誰需要心理輔導?

人生理上生病了、發燒、流鼻水、嘔吐、不舒服、出血、疼痛、腫瘤增生……這些種種的生理症狀,都會去看醫生,那心生病了,該怎麼辦?

photo credit:flickr@Alexis Nyal CC BY 2.0

在我們(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服務的個案中,大部分是被強制性侵的未成年少女,在事件發生的當下,那短短的幾分鐘,因為遭受巨大的打擊與脅迫,記憶往往呈現的是空白、錯愕與事後回想的驚恐、噁心、失落、自我認同的低落,一個人獨處時哭泣,會不停地洗刷自己,覺得自己髒,會再也不信任週遭生活的男性,會難以敞開心胸信任人!

這些人受傷了,這些案家也受了傷,父母的自責、互相攻擊以減輕自己的罪惡感,對於子女的不諒解與責備,甚至造成了二度傷害與信任關係的崩解。

這些心理上的傷,誰能看見,但生理外表是正常的,大家就以為沒事了;心理上的傷口沒有人關心在意而發膿,生命因此墬入幽谷而自暴自棄,沒了自我認同而不再在意世界,所以我行我素,傷人又是如何。

這些心理創傷,會因為時間而撫平嗎?不一定,小時候的創傷能夠影響20、30年,甚至一輩子,性侵害的案件,會因為半年到一年的開庭,得到正義的審判之後,心裡創傷就會好了嗎?很少,即使判決最後是對案家有利的,但在反覆重述與交叉詰問的過程中,案主就像是被凌遲一樣,一刀接著一刀劃著,遑論性侵害案件的定罪率往往不及5成,造成了案主與案家更大的失落與對司法的不信任。

所以我們協會看見了這些,在這些被強制性侵害的未成年少女通報(影響期)的當下,整個團隊(律師、社工及心輔員)會在最快時間內,協助檢警保留證據,更有機會獲得司法上的正義,在進行法律服務的過程中,同時社工與心輔員與案家建立關係,讓案家信任整個團隊,也讓心輔員能建立起「信任關係」,讓案主、案家更願意接受心理輔導的服務,讓復原速度更快。

我們心輔員告訴我,她的角色是陪伴,陪伴案主與案家這一段生命中的幽谷,知道有個人支持她們,協助她們看見自己的美好,重拾自己的力量,這段時間可能長達半年以上甚至1年半,我們還有持續關注與服務的個案達三年之久。能看見案主重拾笑容,找回自信,案家能有不同於以往的親密互動,對我們團隊來說,一切顯得值得而且圓滿。

我們不知道這樣的實驗性與前瞻性的方案團隊是不是符合社會的期待,但我們服務的案主與案家有些良性的化學變化,他們告訴我們自己真的有些不一樣了,家裡關係都變得更好了,彼此更能支持與互相體諒,就像是王燦槐老師(編註: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教授、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理事)說的,我們堅持做對的事,即使很難,即使沒有人做過,但因為是對的事,是好的事,我們就該試試,就該堅持,就像我們心輔員堅持陪著孩子歷經一段生命中的谿壑,高低起伏跌宕不已,但終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作者為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社工)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