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是性侵受害者支持團隊中的潤滑劑,服務與資源的閘口

by 余瑞庭

社工,一個需要符合社會高度期待的工作,要像個八爪章魚般樣樣精通,除了個案管理、資源連結基本專業之外,服務對象第一時間需要的心理支持輔導、相關法律諮詢、資源網絡間的溝通橋梁等等,往往讓社工在第一時間手忙腳亂,甚至多數社工會在業餘多方進修心理治療、法律知能,裝備自己成為一個全能社工,是對自己、也是大眾對於社工的完美期待。

photo credit:unsplash@Pascal Müller

我們協會(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陳麗安督導過往曾在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以下簡稱家防中心)服務,當初她服務時,中心的每個社工都揹了一百多件個個案在身上,很多案家常覺得把事情丟給社工就能得到處理了,在家防的社工不僅僅只扮演「社工」這個角色,還要陪同案家出庭,甚至法官會告訴案家,這個程序你不懂呀,那去問社工,將自己該告知的責任與義務丟給了社工、在接受通報前往陪同孩子的同時,還需要接受案家父母的怒火,不僅需要幫孩子抵擋,還要避免父母的彼此攻訐與指責,有時還會聽見案家父母說:「我管不了這孩子了,交給社工吧。」

為了解決這樣的現象,我們助人專業促進協會把原本社工的團隊,加入了心理輔導員與律師,一手促成這樣前瞻性團隊的現任理事、王燦槐教授說,這個團隊每個角色就是專注地、安心地把他擅長的事做好做滿。陳麗安督導說,社工的專長就是資源連結,做好個案評估,把適合的資源帶給個案,讓個案得以好好復原,所以案家在通報、開庭需要律師協助,我們就找律師進來團隊,案家父母衝突與可能對孩子二度傷害,我們就找心輔員做父母關懷與教育,案主需要陪伴,情緒宣洩、自我認同低落等心理課題,我們就找心輔員提供這方面的陪伴與協助。

透過這個團隊,法律人、心輔員、社工就彼此的專業討論案家服務與因應資源,讓整個案家脈絡透過各面向,法律的、心理的、家庭動力的,更完整清晰呈現在團隊面前,避免單只有社工提供服務的盲點。

我們團隊不是1+1+1,而是3的3次方,三個人,三個專業,也透過這樣的團隊激盪與彼此支持,讓即使一兩百案的社工,不再僅是自己揹與扛,而是能因應不同時期,給團隊成員因應案家期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工作比重與分配,更能有效的提供專業服務,讓案家得以復原與療癒,也讓團隊中的成員都能保有熱情,不因工作而壓垮自己的熱情與使命,我們的離職率在這服務方案中不超過10%,這對於流動率高的社工大環境來說,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數字。

我們期待這些曾經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孩子與案家,能夠因為我們,曾經受的傷能得以快速的復原、癒合,走出傷痛,享有她們的一片藍天。

(作者為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社工)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