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稻農賴兆炫的伊甸園

by 江妙瑩

rice-1這是花蓮最尾端的鄉鎮─富里鄉,最東邊的阿美族部落─永豐村。再往東河小天祥的路上,永豐國小旁的隱密山谷中,有一片有機栽培已5年的水田,為銀川米產銷班班長賴兆炫和65位農友共同打造生機盎然的生態米區。什麼叫有機栽培?在篤信化學肥料噴灑才能種出農作物的今日台灣,有機農法無異是天方夜譚?可是,賴兆炫等人真的辦到了,並且堅持從土地汲取的信念:「在有機栽培過程中,農民學習到對大地生命的尊重,一種與大自然、生態相處的智慧」。

生機飲食成為現代人追求健康的重要法門,在生態農法的全面推廣下,台灣東西部本土不少有機稻田。民國81年,剛退伍的賴兆炫進入一家飼料廠負責採購有機肥料,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畢業的他說,由日本經驗來看,他認為有機肥料的遠景可期,於是與世代務農的父親賴銀川開始走訪各有機農戶及技術指導單位,實地了解有機農法的運作。

85年7月開始嘗試有機農法的賴兆炫說,他永遠不會忘記下田的第一天,他和父母三人以人工方式施灑有機肥,結果一公頃的水田,化學肥料只需20、30分鐘,他們卻連續花了三天才完成,所使用的有機肥近乎化學肥的20倍,鄰近的農友知道後,莫不搖頭。接下來的半年,賴兆炫妻子梁美智不堪回首的說,剛開始不懂得控制有機肥料的量,結果枝葉茂盛,就是不結稻穗;遇到病蟲害,不知一味使用蘇益菌效益有限,「這真是一段黑暗期。」

經過不斷摸索、嘗試、集合有志一同的農友,賴兆炫的銀川米產銷班從3個人逐漸擴大到66人的規模。深刻體會尊重大自然法則的賴兆炫說,想要種出優良的有機米,預防更甚於治療,他發現只要秧苗夠強健,往後根本不需施肥,農友即可等著豐收。他喜歡舉「麻雀與農夫」的共生關係,他說:「我們不種倒伏的稻子,因為麻雀吃不到;不種軟枝的稻子,因為風吹搖晃,麻雀容易頭暈;因為麻雀吃不多,就分牠吃一點!」稻子也和人類一樣需要呼吸,「植株稀疏通風,看似枯黃,但稻梗直挺強健,不僅生態豐富,穀子也特別充實甜美」、「還有收成後烘乾的技巧也是影響產量及品質的關鍵」同為賴兆炫生活及事業伙伴的梁美智指出,要種出良質的有機米,每一步驟均輕忽不得。

維持生態平衡,除了分給麻雀吃外,賴兆炫說,有機栽培最怕褐飛蝨危害,農民大多噴灑糖醋液驅蟲,可是,他發現,只要飛蝨一出現,牠的天敵─蜘蛛就會跟著來,飛蝨自然就控制在一定數量以下,農民照樣可以豐收,不必仰賴農藥殺蟲,自然不會成為生態的殺手。

消費者多知道,在台灣要吃到有機食物,通常需花費兩倍以上的價錢,面對運送與通路的高成本,賴兆炫當初以父親名字為名,打出花東「銀川米」品牌也推廣得好辛苦。梁美智說,第一次到超市展售,賴追著歐巴桑在後面跑,要請主婦們試吃,卻看到別人驚恐的眼神,看到架上賣出第一包米時,興奮地打電話回家報喜。還有一次,陪同丈夫到台南有機商店推銷,結果在店裡足足站了兩個小時聽老闆批評,末了走出店門口,賴兆炫又回頭向老闆央求說:「拜託,大姊,給我們個機會吧?」

克服種植及推廣過程的種種挫折,終而使銀川米品牌走進國際市場,今年起開始外銷香港。梁美智以欣賞的語調說,從小參與農事的賴兆炫擁有不屈不撓的理想性格,「我希望消費者吃的每一粒米,都來自本土的芬芳,有機農業讓台灣農產品經得起市場的考驗,讓生活在這裡的人有一片乾淨的土地」這是賴兆炫經常與消費者分享「稻米價值高於價格」的心情,胼手胝足後,有機農法慢慢開花結果,他衷心期盼:「一個人走不如兩個人走,兩個人走不如手牽手……」

你準備好了嗎?讓我們攜手打造永續經營的台灣米食環境。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