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爸女兒經

by 風箏爸爸

前言

民國86年3月2日與前妻辦妥離婚手續,當時大女兒6歲,小女兒2歲。二個都是年尾出生,所以都是八歲上小一。

在簽字離婚的時候,我就想好以後要如何教育女兒。首先女兒出生之後,要求全家都要跟女兒說「客家話」,不可以說國語或閩南語。因為我家是「客家人」,又住在台北市,如果小孩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以後進入小學可以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鄉土語言的演講比賽。

我家是篤信佛教家庭,大姐及大嫂都剃度為尼,而且我也想到以後青春叛逆期,我該如何教育這個女兒。我想藉助宗教的力量,因此在女兒七歲的時候我帶她去皈依,法名「燈菡」。阿嬤疼孫,天經地義,更何況是媽媽不在身邊的孫女,因此我帶著女兒兩人在台北市內湖區租房子居住。每天騎機車帶著女兒去松山區上學(因為松山的學區比較好),然後我去上班。這些是在女兒上幼稚園之前事先計畫且做好的事情,古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女兒的成長

女兒從幼稚園中班下學期開始念,我帶她去幼稚園報名的時候,跟她老師說的事情。一、我女兒是單親由我帶,身旁沒有兄弟姊妹或同年齡的玩伴。二、女兒來幼稚園的目的在學習交朋友及與同學相處,學業部分的不重要。

小學入學前,老師打電話來問女兒名字「美菡」該如何念?菡=ㄏㄢˋ=古代荷花的意思。電話中我依然告訴老師,我女兒是由爸爸帶的單親小孩。女兒從幼稚園中班開始到現在國中二年級了,所有學校的活動我從沒缺席過,即使母親節的活動我也大方的出席,我告訴女兒:「爸爸父兼母職,當然母親節也是屬於我的節日阿!」假日的時候我會帶著女兒逛傳統市場或超級市場,跟那些店員都很熟,也經常會逛超市女性用品的部分!所以女兒在國中一年級初經來的時候,我們父女倆蹲在貨架前討論衛生棉的時候,女性顧客會投來異樣的眼光。但是女店員會過來給我們建議,並教導女兒如何使用,當然這也是因為之前舖的路。

從小每天晚餐我都會跟女兒一起共進晚餐,尤其在女兒剛上幼稚園的時候,我們一餐飯可以吃上一個多小時,女兒在吃飯的時候會將當天學校發生的事情很得意的訴說給我聽,分享她的快樂與不如意。這種關係一直維持到現在,我依然每晚聽她說話。

女兒的教育

在女兒的教育上,我採用剛柔並進與以身作則。打,不是唯一的選擇,當然我也會打,家中有超過一百支插花用的小竹棍子,我用三支綁成一把,家中隨處都有擺放。例如,女兒在小五的時候因為遺失班費,偷了姑姑一仟元,我知道之後,我沒有打她。我採用「哭」,展現母性的柔弱與失望,我連哭了一小時。邊哭邊告訴她,我的失望、妳要的東西只要我認為適當的哪有一種沒買給妳?從這次以後就沒聽過家中有遺失金錢之類的事。

女兒的外婆今年(2007)3月8日在林口長庚醫院開心臟,目前還住在加護病房中。每星期六、日我都會帶女兒去看女兒的外婆,平常我在晚上八點加護病房開放時間去探望無緣的岳母,在家中也會誦「大悲咒」迴向給無緣的岳父岳母,我告訴女兒:「妳要上課比較沒時間,所以爸爸代替妳及妹妹盡孝道。」這就是以身作則!

單親的小孩總是比較缺乏「安全感」,因此我從不會因為要出去玩,將女兒寄放在奶奶家。女兒不能去的地方,例如,晚上十一點以後,台北市的KTV不允許未滿18歲的青少年進入,如有這種聚會我一定不會參加。假日是親子日、不參加朋友聚會。即使平常的應酬,單親要帶小孩是最好逃避喝酒與續攤的最合理的正當理由,因此我週遭沒有人不知道我是單親,與女兒二人在內湖。

結語

將近10年的單親,我體認到的是,用最真的心教育小孩,遇到問題,靜、思、慮、得、安,應該是最好的處理步驟。想要教育出哪一種小孩,就看自己為小孩犧牲多少?事先的思考與計畫,然後一步一步依照計畫來走,可以發現青春期的小孩並不難帶!

單親父母在小孩面前必須扮演好三種角色:嚴父、慈母、朋友。在生氣的時候,角色要如何轉換?必須靠自己的智慧與忍耐。有時候不做決定是最好的決定。因此在小孩做錯事情,隱忍自己的脾氣該是每位父母應該學習的地方。

我希望這篇文章能與天下為人父母親的共勉之。

(本文由台中市向晴家庭服務中心提供)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