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這樣!

by 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

自強對玉芳說:「明天我的家人要過來聚一聚,請妳明天多準備些菜。」
玉芳很生氣的說:「為什麼不先問問我?我本來已經答應參加大學同學會,現在又不能去了,你總是不先問問我就幫我決定我的時間,你太自私了。」
自強聽到突如其來的指控也很不以為然的說:「如果連我家人來都要經過你的同意 ,那未免太奇怪了吧!又不是什麼重大事件,難道,我連答應家人來我們家的權力都沒有嗎?」
於是雙方開始爭論誰有權力幫對方做決定,事情要重大到什麼程度才要問過對方,玉芳 不斷地強調,做任何跟兩人有關的決定應該讓她知道。另一方面,自強則強烈反駁,他並沒有要擅自幫玉芳做決定 ,甚至他也容許玉芳決定留在家裡或去同學會。但是對玉芳的這種反應,自強覺得她太過情緒化了,實在很莫名其妙。

對於這類的對話,相信一般人並不陌生,但問題出在那裡呢?又該如何改善呢?

就事論事、忽略溝通主體

一般人對於情緒總是不太習慣去表露,或許是社會文化的訓練,我們比較容易談論事件談論想法觀點,然而這樣的習慣在親密關係中往往容易造成溝通的困難。 因為把焦點放在事件的觀點或該如何解決時,很可能成為雙方的角力或是非對錯的論斷。就像上例的玉芳,認定自強應該先告知他的決定,並且也是尊重她的表現, 而自強卻認為,我不需也不願凡事都要徵得妳的同意,如果我事事都要問過妳才決定的話,表示我是一個沒有尊嚴的先生。

溝通過程中,表達觀點容易阻礙瞭解的原因是,說者往往認定他的觀點為對事情唯一合法的詮釋,並且要求對方接受他的看法,因此傾向於忽略或扼殺對方的觀 點。沒被聽見的一方自然要起而護衛自己的心聲了,既然急於宣示自己的想法,自然就無暇聽進去對方說了什麼,當一方很努力的想讓對方明白時,卻造成對方覺得 不被接納而需要辯白,辯白的結果,又讓對方更挫折,更懊惱,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兩個人都急於說明自己的觀點而聽不見對方的心聲。所謂的溝通常常變成各 說各話的場面。到了後來,兩人都急欲說明、解釋、指控而沒有人扮演聽眾的角色,也因此雙雙累積挫折與緊張。

如果雙方對自己的觀點能夠認知到這僅僅是自己的看法,而不強加自己的意見到對方身上,同時也能欣賞並確認對方的觀點,那瞭解的過程將會容易一些。換句 話說,當說者以較不具威脅的方式表達自己時,再加上兩人願意輪流扮演聽者的角色時,將有助於彼此的溝通,真正的困難是,在真實的互動中,我們實在很難做到 這樣。因為,溝通似乎不是單純的意見交換,能夠全憑「理性」來運作,反而是交織著許多的情感在其中,讓溝通變得困難的是這些未被覺知的情緒在幕後興風作 浪。當玉芳說:「你總是不先問問我就幫我決定我的時間,你太自私了」他真正想說的是什麼?當我們把焦點從外在事件轉向溝通者的主體時,重點不在於是否要先 問過他,而是此事所帶給他的感覺與意義為何?

情緒是通往瞭解的大道

如果溝通的雙方學習察覺自己的情緒並為自己的感受負起責任那溝通的品質將會有所不同,光是表達感覺往往不足以達到溝通得效果,因為雙方很容易要對方為 自己的情緒負責,例如玉芳可能說:妳不先問過我讓我很生氣,另一方面,自強會說:一點小事就發那麼大的脾氣,我覺得很莫名其妙。把自己的不舒服怪罪給對方 是我們很習慣的反應,但結果是更多的防衛與反擊,所以,說者的反應往往影響聽者的反應,如果說者願意向內探索,並對自己的心情負責時,就開啟另一扇瞭解的 大門。

也許玉芳會說:「你突然告訴我, 我感到很生氣,因為你家人要來我害怕我會準備不及而招待不週。」
自強也許會說:「聽到你這麼生氣,我覺得有些無辜與錯愕,我沒想到,妳會這麼擔心需要招呼我家人。」
玉芳則回答:「是啊!我心理好像有聲音,催促我要去討好你家人,好像我很擔心他們不歡迎我吧!」
自強說:「所以他們要來真的讓妳很擔心,難怪每次他們要來之前,妳的壓力就很大,也很容易不耐煩。」
玉芳:「對啊!如果妳突然告訴我,我會更措手不及,因為我擔心,妳媽媽會唸我這裡沒做好,那裡沒做好。」
自強:「妳很辛苦,需要擔心我媽媽的嘴巴!不過他也沒有惡意啊!」
玉芳:「理智上,我也是知道,可是……,為什麼我需要這麼擔心呢?原來我真正害怕的是……。」

過去的傷痛在得到傾聽與支持後化成滾滾的淚水,玉芳也明白自己因為過去的經驗影響而過度擔心婆婆的評價。現在他比較能區分過去的情緒與現在的不同,而自強也學到了,當玉芳在面對媽媽時,需要給 她多些時間及支持。

開放自己確實是需要勇氣與信任,然而表面的陳述往往達不到內在的需要,當玉芳說:「你總是不先問問我就幫我決定我的時間,你太自私了,」他背後的訊息可 能是「我很擔心,我需要你的支持」。但是說出前者的結果卻容易招致防衛與反擊,內在原本想得到支持,做出的動作卻是把對方推開。而當對方真正拒絕時,說者 就更挫折了。因此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做好內在溝通,再練習傾聽與同理,將是建立親密關 係的重要功課。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