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覺察「心理死穴」,再創情緒空間

by 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

幽幽暗暗的影響

小明做事一向認真負責而且積極主動,換句話說,他的自我要求頗高,他總是在別人發現到問題以前就先找到解決的方法,有一天,主管對他說:「這件事,你怎麼這樣做?」 突然間,小明感到一股火氣從腹部翻騰而來……。淑美是小明的乾媽,對於小明總是照顧有加,前陣子,他找了不少工作卻碰壁了,還是淑美透過種種關係幫他介紹這個工作,跟主管衝突過後,乾媽對他說:「我對你實在很失望」。現在他覺得很對不起乾媽,辜負了他對自己的期望,實在沒有臉再見她了……。

№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因素讓小明發這麼大的脾氣了呢?是主管的話?主管的口氣?還是小明內心的某些因素…。同時我們也想知道小明的愧疚是怎麼回事?

生活中很多事件常引發我們許多情緒:氣憤、高興、傷心、恐懼等,而當這些負面的情緒被引發時,時常對當事人造成莫大的困擾。幾千年來人們努力想從這樣的困擾中解脫出來,於是你我都會問:為什麼會有這些困擾?我該怎麼辦?

古希臘哲學家Epictetus認為:「人的困擾並非因事件造成,而是來自於人們對事件所持的觀點。」這樣的觀點也影響了現代的心理學家,認知治療理 論即是從這樣的看法出發,認為人們所具有的一些不良的認知內容是情緒困擾與適應不良的主因。你發現了嗎?我們心中其實深藏一些自我限制的信念或想法,例 如:「我是沒有價值的人」。這樣的一個深層信念正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形下影響了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呢!也因此產生一些不當的反應,好比「我需要別人的肯 定」、「如果我拒絕別人,別人會不喜歡我」、「我一定不會成功」等想法,這些想法(或稱信念)也就是我們情緒困擾的來源,常常造成破壞性的後果。

自我設限的牢籠

理情治療法的創始人Ellis認為:人同時會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想法,當事件發生時,理性信念可以引導個人採取有效的行為,非理性的信念則使個人產生 不健康的負面情緒以及自我挫敗。也就是說我們對事件的解釋及信念影響了我們的情緒以及後來的行為反應,此即「ABC/事件–信念–後果」模式。以前例來 說:主管的話即是外在事件,這些話經過小明的解釋後可能是「我這麼用心,你還怪我」「你在指責我、批評我」「我做錯了」「我不夠好」「我有問題」..等。 可能引發的感覺是生氣、羞愧或不平。

然而,值得我們探討的是,主管是否真的批評了小明,若真的是批評,為何有些人可以承受質疑而有些人就會有強烈反彈呢?所以重點是對於被批評的解釋,而 不同的個體因為過去經驗之別,所以對同一事件的理解就會不同。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小明生氣時的內心對話,或許在遭受批評時,他心中同時也冒出許多自我質疑 的聲音,如:「反正你就是對我不滿意、你一定不喜歡我、不管我多努力都不會讓你高興、我做得很好事的你不提,卻偏偏找我麻煩…」。有時候像這樣的聲音很快 地閃過我們的心中,我們卻沒有察覺。然而卻是這類的想法,使我們陷入惡劣的心境中。

換句話說,當別人批判我們時,其真正的意思是我們的表現不符合他的標準或期望,至於我們是否要因為自己的表現被批判而來否定自身的價值,這是我們可以 選擇的。只是當這些批判的話與過去重要他人的指責聲類似時,我們很容易失去察覺,因此,如果被指責的人傾向把自己的價值放在某人的肯定或是內心早已經有些 自我懷疑的聲音時,往往會觸動其無價值感的痛處,因而引發強烈的挫敗或憤怒。

我們姑且把這些觸動心理傷口或引發內在緊張的這些想法或信念稱之為自我限制的信念,我們較不主張把想法稱為非理性的,因為這些信念也許在過去曾經幫助我們生存下來,只是現在不再適用罷了。

而這些信念是怎麼來的呢?可能是早期父母的教養,可能是社會文化的影響,也因為人們自我評價的傾向所造成。這些信念帶有強迫性意味,如「必須」、「應 該」、「絕對」,它同時也是較為極端或自我設限的,除了誇大事情嚴重性之外,也增加人們內在的緊張。如果人們能將自己潛在的限制性想法加以覺知並認知它們 對自己的影響,進而轉換成新的、較具彈性與自我支持的信念,將可減弱或消除這些想法所帶來的內在緊張。從而改善自己的心境和人際關係。但是人們很少去察覺 這些信念所帶來的傷害與限制,因為我們習慣認為別人才是造成我不快樂的原因,另外我們有時也會認同這些聲音而活在某些根深蒂固的信念之中。

我們如何才能跳脫這些自我限制信念的牢籠呢?

第一步當然是,要對自己具有的限制性信念有所察覺,方能進一步鬆動或轉化它。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些事件讓我們不舒服,也許就可以停下來,聽聽看這些聲 音有哪些特性,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是讓自己更緊張、更挫敗還是被允許或鼓舞?這些讓我緊張的想法能夠改變嗎?要如何改?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檢視自己所 隱藏的限制性信念吧!

想進一步了解其他資訊,請至觀音線協會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