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記者的省思

by 資深記者

因工作關係,和平封院當天早上,先是採訪靠近該院的南門國小,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童未戴口罩,搞得有少 數戴口罩的媒體記者只得把口罩也拿下。聽說有些家長因「恐煞」整夜未眠,有的則請「事」假待在家裡避煞, 衛生單位只叫民眾不要怕,卻沒有消除其恐懼因子是徒勞無功的。

當天中午,和平醫院在無預警中封院,只見在醫院內的人到處「逃離」,只知道限制隔離,未見配套步驟及準則, 只有四個字「兵荒馬亂」。禁止踏離醫院周遭警戒線拉起後,由警方「看守」,有的院內工作人員從窗戶逃出, 並接二連三再逃出四位,也碰巧讓我和幾位同業拍到,再來就是一連串院內民眾抗議、恐懼的情事,一切的一切, 引發日後一波波封院太匆忙紊亂的抨擊。

讓我最難過的是,一位老婦要轉院,坐著救護車走,但別家醫院拒收,又想回和平,被拒,就這樣救護車在街 頭巷尾繞了近四個鐘頭,她不是疑似病例,陪同她的家屬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因幾經折騰,其老年病若發作怎 麼辦?其他類似情形好幾件,這就是所謂的人球、「病球」,政府單位在決定施行某些措施時,難道都不作沙盤 推演嗎?都不預訂行動準則嗎?封院過程又不是火災,既亂且粗糙,消防隊員救火都比這些有秩序步驟,這是馬 團隊的罩門,幕僚弱得很。

一路工作下來,愈來愈覺得此病毒傳染力之恐怖,同業間都彼此戲謔誰比較「毒」,誰在疫區怎樣又怎樣, 報社怕我們帶「毒」回去,我們成了「社外人士」,被安排住飯店,家也不能回了,人也變得「自閉」,除了工 作非去疫區(指出事的醫院及疑似病例),其他的地區及親朋好友少見為妙,除了忙碌還真孤單呢!

香港六歲女童要回港當天下午,跟台大醫院捉迷藏,先是守該院急診室,發現不對勁,為趕赴另一地點,竟擠 上要接該女童的救護車,也顧不得該車先前有載過病患到台大醫院,一連串的判斷觀察,終於看著六歲女童及親 友欲搭車,一陣搶拍,某友報拍時堵在女童動線猛拍,弄得她們上不了車,邊拍邊退的我忍不住吼同業讓開一條 路,我覺得我們很殘酷!在畫面中,女童很驚恐,我也聽到了她低沈的咳嗽聲,雖然我已戴了兩個口罩,拍的當 兒也和平常一樣衝、猛,儘量不靠近,但為了圖片,也不自覺地搶拍,事後,回到飯店,自己又自閉了,連一起 住飯店的同事也叫他們少接近,直到香港宣佈該女童沒事。

有如戰地記者般,吃這行飯,碰到這檔子事,只有儘其所能地做好保護措施,再來聽天保佑了,只是在圖片與安全之間兩難時,就看敬業態度了。

講到傳媒,真的是良心事業,君不見,疫情之初,不斷傳播 有多少因煞而死、而病,造成群情恐懼,被抨擊為「嗜血」,這些大量負面、血腥的資訊,只有徒增人們的恐懼與無助。簡稱「傳媒」,意指其也有傳播,感染能 力,其威力可能也不下於sars。有些自制的媒體教導民眾對煞的認知,個人衛生習慣的加強及醫護人員奮勇迎疫等正面的訊息,其散播的是益菌或是病毐,其中 的影響就有天壤之別了。

收視率及閱報率是眾傳媒的命脈,許多傳媒似乎忘了社會守門員的責任與道義,其中的拿捏就有賴專業的素養及各傳媒的道德良知了。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