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書僮,改編故事─吳淑姿

by 吳淑姿


吳淑姿在「謝月霞老師追思會」中演
《唐伯虎點秋香》的華相爺

要說我自己啦!做了二十幾年枯燥、瑣碎、重覆性的工作,突然寫出長篇小說來,而且還要一直寫下去。

起頭

2003年初,同事借我一片凌波演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我被這個故事迷住了,反覆看了很多遍,為他們那麼年輕就死了哀傷不已,覺得好可惜,尤其祝英台,辛苦去唸書,回家之後,只能等著嫁人。

看著看著,生出了一個想法:如果他們沒死的話,會怎麼樣呢?對啊!讓他們不要死,中年重逢的話,會發生哪些事?馬上擬大綱,只是動筆的日子遙遙無期。

沒多久,SARS來了,我在讀者服務區,雖然有戴口罩、噴消毒水……等措施,仍然很恐慌,如果我染上,一定會死掉,我死了沒關係,那個故事跟我埋進地裏十分可惜,就開始拿起筆來寫。

沒多久,SARS過了,我繼續寫,所有的下班時間和假日,做完家事後,就坐在那裏寫。到了年底,終於完成了,共用了兩百張單面廢紙,寫乾了三支原子筆,二十萬字。

梁山伯當年沒有死的話

一開始,只想將故事寫出來。寫了一陣,覺得年代不確定會 發生很多問題,就去看了有關梁祝故事的資料,這個故事和《水滸傳》、《三國演義》等不一樣,沒有文人將它寫成定本,在中國每個朝代、各地方都有梁祝傳說, 各有各的說法和民族特色,「易裝求學」、「化蝶」等是一定有的元素。最後決定將它放在文字記載最早出現的時代:東晉末年。

再來決定祝英台的家鄉,梁山伯和馬文才住哪裏?重逢的地點?路線要怎麼走?我很感嘆,一輩子在圖書館幫別人找資料,教人家查,這時候才為自己查資料。

情節寫完後,想加上時地背景看起來比較像真的,於是所有 出現的東西、情景等通通查過書再補上去。時常在電腦中、書架間尋找,翻、抄、印、借回家讀,再選擇、整理、瞭解之後,重新組織、放入。還有問人,張起我的 雷達網,搜尋可以幫我解答的人選。最後自己判斷和推論,總有查不到,問不到的問題。

資料查完,補進去之後,開始電腦打字,邊打邊修改。每打完一章,就傳給三位朋友看,根據她們的反應和意見修改。像梁山伯的夫人玉鳳,本來沒打算要寫她的,奇怪,大家都提到她,喔!男人外遇是女人最敏感的地雷,原來如此,我才加了她的心情轉折、吃醋等情節。

出版社啊!你在哪裏?

印成紙本寄給一家出版社,沒成功。陸續給幾個人看,當第二個人說「對話太現代」時,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當時的人是怎麼說話的?志怪小說寫得很簡單,還好發現了《世說新語》,我將這些書中可以用的字詞抄下來,第二年重修一遍,將這些古味的詞句代換下去。

再來又得找出版社。我一直在注意,除了在網路搜尋之外,書店、書展中,人家是看書,我看的是「喔!有這麼一家」「它出哪些主題?怎麼寫?給誰看?」這次另外寫了一張故事大意,印出前兩章,寫了一封信寄給編輯,有興趣再聯絡。

出第一本書非常困難,大部份沒回音,幾家回信婉拒。我想算了,等我退休後再處理吧!

2005年夏天,同事告訴我「數位出版」的訊息,可以自費出版,也提到她在部落格上寫日記分享朋友,我也開了一個,做為和讀者互動的地方。《梁山伯沒死……之後》終於在年底出版,分送給親友同事,跌破了大家的眼鏡,驚訝連連。

文思泉湧

2004年開始,除了準備修改之外,也寫其他東西、上課、看舞台劇、參加文學營和徵文比賽,嘗試各種劇本和小故事,邊寫邊學,靈感和構想不斷冒出來。至此確定我可以寫小說,就申請退休,離開沒有成就感,越做越煩燥的工作。

「藍凌」創的世外桃源「瓊璃」

我要為梁祝寫續集,寫他們的女兒蕙藍,故事大綱在我第一 本快寫完時就生出來了,只是要怎麼寫?得繼續找出版社。尋尋覓覓之中,得到一個心得:要有很確定的讀者對象,寫得不錯才會被看見,才有被接受的可能。我發 現了一家女同志出版社,有出古代武俠女同志小說,買來看後心中大喜:這個我也會寫。

有天在它網站看到一則徵文消息,有一題是:如果妳是古代 俠女的話,會怎麼做?哇!我有話要說,我要趁機讓專業人士看看我的文字,就寫了一段有位俠女為逃婚、獨居的女人創了一塊世外桃源的故事傳過去。後來得到 「特別獎」,評審給的評語都很正面,原來我的文字還不錯,就放心寫下去。花了八週的時間,將主要情節寫完。

寫完之後,心神耗損太大,差點死掉,花了一年的時間休養,一邊查資料。第二年修改完後,在收稿時間內投給出版社,很幸運地入選。2007年脫離了「一書作家」的自嘲,並用「作家」的頭銜在高雄開了「女性寫作班」,帶領女性發掘潛力,寫出故事來。

為什麼如此?

或許會說,我在圖書館工作,看很多書,所以能寫,其實那是工作,不是這個原因。

怎麼會突然寫出那麼多字的小說呢?我自己也很意外,雖然 有過寫小文投稿報紙的經驗,但和小說差很多。可能是我意見和想法多,但沒有發表的舞台;對自己有期望,總想做點什麼,但在日復一日重覆忙碌的年月中,行動 被綁住,但腦筋依然活力旺盛,轉個不停。或許蓄積的能量已夠,藉著一個觸點爆發出來。平時累積的觀察敏銳和人生經驗是一個寶藏,周圍的資訊豐富,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歡迎到吳淑姿個人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shutzuwu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