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女人與我的社企探索之旅
by 張瓊齡
「你不必急於改變全天下,你可以從改變你自己開始,從幫助身邊五個人開始。」(註)
重讀這段話,真有被重重敲頭之感。
為何是五個人?這是葛拉敏銀行實施微額貸款的基本遊戲規則之一,借貸者必須是組成5人一組的借貸團隊,而不放款給個人。
2008年得知此遊戲規則,只視為一種可複製模式的最小模組,並未予以細究,主要是先前台灣的各式青創、婦女創貸早有負面評價,不易泯除,個人也不認為微額貸款在台灣社會有迫切需求,而更具吸引力的是葛拉敏體系開展出的各種社會企業。
如今回頭看這個運行於微額貸款的5人小組法則,才驚覺過去兩年半期間,恰與5位伴隨著課程一路開展以來不離不棄的內湖社大學員們,已在原本的社企荒漠中形成一種難以言喻、互為主體的相互支持關係,卻毫不自知!
這5位歷經時間考驗的學員夥伴,事實上也代表著女性熟齡學習者的幾種類型:
學員R:【退休&在社大學習十多年,對課程有嘗鮮需求,自認有經濟需求】
18歲進公家銀行服務46歲即退休至今近15年。自創校初期進入內湖社大學習,過去選修課程為藝能類或藝文類。退休後十多年間,以七年完成空大學業,並在文化大學修畢社工學分,長期參與洪健全基金會的素直之友讀書會,也擔任NGO志工,服務老人及兒童。5位學員中,唯一經常邀集仍在銀行服務的先生參與部分公益旅行遊程。
2014年4月在一次個別會談提到:「雖從公職退休,但退休金因原生家庭需求,已在過去十多年消耗殆盡,現階段仍希望有經濟收入,不想向先生伸手。」依據先前表現,認為她可勝任「女性12堂成長課程」助理,每週隨堂撰寫課程紀錄,並協助部分連繫工作。
- 對R的觀察及需求評估:
- 退休和運用社會各類學習資源的資歷已達15年,並無取得正式學位之需求,因離家近,社大仍不失為便宜取得學習資源的場所。
- 「社會企業」課程的出現,除了滿足該資深學員嘗新需求,更具吸引力的是能否藉此找到新的收入來源。
- 缺乏「非創業不可」或「非謀職不可」的強烈客觀需求,只是覺得:「如果能有收入也很好」。
學員C【在社大學習十多年,志工社成員,單身,腦性麻痺的科技人】
南部人,四十歲上下,19歲前往澳洲求學完成碩士學業後返國,每學期在社大選修1~3門課,已在內湖購屋定居。為南港園區軟體工程師,有專業暫無離職的迫切需求。這位夥伴是促使我延伸對於「都會區單身女性養老規畫」的社企項目進一步探討,依照她的專長與現職,曾邀請她協助規劃科技人公益遊程以及翻譯社企英文文件。
- 對C的觀察及需求評估:
- 在社大選課&擔任志工資歷已超過14年(至2014年),想找到在工作與個人休閒生活之外的其他可能性。
- 「社會企業」課程的出現,除了滿足嘗新需求,也不排除未來社企產業成熟後,可轉換跑道,既能維生又能對社會產生更多公益效應。
- 現階段完全無轉業需求,尚在知能儲備階段。
學員S【家庭主婦重入社會,類型一】
全職家庭主婦,有利用空閒參與民間NGO培訓及持續學習的習慣,也接受過家庭照護員的培訓。目前擔任飲食美學教師,推廣本土安全食材。曾推薦她在社大公民週講座,分享為父母重披婚紗的經驗,隨後內湖社大並以此構想為雛形,發展成「熟齡二度婚禮–紅寶石婚趴活動」。在短期主題課程–「打造個人品牌」工作坊,則以她作為貫穿課程的範例學員。曾促使先生公司員工旅遊採取結合公益旅行模式。
- 對S的觀察及需求評估:
- 在社大學習的資歷雖不算久,相較於其他學員,有很明確的學習主軸,並非純然為休閒學習,有長久運用社會資源學習的資歷,社大只是其中一個選項,甚至本身有授課經驗。
- 自學生時代即半工半讀,並有創業經驗,婚後決定成為專職家庭主婦,十多年來透過寫稿、授課所得,擁有一本私房錢存摺,金額雖不算多,卻是重要的夢想存摺。
- 很懂得適時讓關鍵人物知道她的想法與觀點,相較其他學員較善於透過文字&照片組成投影片記錄活動過程,有助於讓他人瞭解其長處和需求,同時也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 於個別討論時提到,希望能有固定收入,但並非需要高收入。
- 曾運用習得的看護能力短暫謀職,但最後還是覺得運用在家中長輩的照顧上,更有尊嚴感。希望有收入的心理需要顯然高過實際需要。
學員W【退休新鮮人,對於退休生活尚有想像與探索空間】
從鄰家看見社大紅布條,得知招生訊息,2013年自公立幼稚園退休次日即加入社大課程。在「鄉鎮玩家」課程獲知社企課程訊息因而加選。對社企之前雖無概念,但進一步瞭解並閱讀相關書籍後,為台灣社會有這些良善的力量感到慶幸。
2014年女性主題三階段課程均有參與,於每階段提報之心得感悟均在水準之上。
- 對W的觀察及需求評估:
- 公職退休新鮮人,對退休生活還沒有太多想法與規劃,先透過遊山玩水的課程和過去工作家庭兩頭燒的狀態脫勾。
- 雖對於社企沒有概念,但參與後認同其價值。對於社企系列課程的參與度高,作業也都認真完成。
- 有退休金,現階段並沒有再投入職場或賺外快的想法。
學員L【家庭主婦重入社會 類型二,越區就讀,社大新鮮人】
婚後成為專職家庭主婦,婚前有商界服務背景,透過帶領讀書會和參與教會活動,與社會保持接觸。2012年參加輔大NGO在職專班推甄,以及社企專班推甄,前者獲錄取,但最後決定保留學籍暫不就讀。
住萬華區,數年前因閱讀尤努斯博士《窮人銀行家》一書對社企有嚮往,受到內湖社大學員也是教會姊妹Y引介,前來選讀社企基礎課程,在此之前對社大的印象停留在休閒藝能課程,並無選讀的興趣。
2013年上半年基礎課程,於課堂中提出健康便當創業計畫,創業構想經過課堂討論後,發現不具備創業成功條件,暫打消創業計畫,轉而加入Y的金山林地生態休閒營運計畫。2014年「紅寶石社企婚趴」自願擔任活動總籌,以累積相關經驗。
- 對L的觀察及需求評估:
- 純粹衝著社企而來,過去對社大有誤解,進社大後每期都選課,先是鄉鎮玩家、音樂欣賞,以及部分社企延伸課程。
- 雖也報考一般大學研究所,但目標是對準社會企業,不為學位。
- 曾經問過L:到底只是希望擁有成就感?希望做有價值的事?還是真的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L表示,真的想創業。
- 雖然L提出的創業點子或是後來到香港考察的社企案例很吸引她,也認為周邊擁有充足的創業資源,但因為始終還沒找到「非自己做不可」的創業項目,也暫不貿然做出創業嘗試。
而在過去兩年半,歷經了52項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後,從前述5位學員各自撰述不下十篇的心得報告中發現,對於社會企業最能掌握到某種核心精神的人,卻是最無迫切需求的W,而不是一開始已有認知或展現高度興趣,還是表明有經濟或創業需求的其他學員,這是極為有趣的發現。以下是W的部分體會:
剛開始對「社會企業」一點都不了解,即使聽了課,腦袋裡仍然到處是問號,接下來連續的實例介紹再加上讀了《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總算雛形出現了,但真正徹底了解「社會企業」應該是2013年8月的「中部類社會企業之旅」。聽完他們的報告後,內心盡是感動與尊重,因為有這群不計利益的團體及領導人,讓我重新對台灣燃起希望,原來民間的力量如此強大,透過愛台灣愛社區的這群人開拓新視野,建立新價值觀,讓我們這一片土地又充滿新活力新希望。
老師規畫7條一日遊的遊程讓修過「社會企業」的學員藉著遊程的觀察紀錄,更了解在不同的事、時、人、地、物有不同的狀況發生,與以前純粹扮演旅遊者身份的差異性就大了,除了做紀錄,我們必須以消費者的角度在報告中提供各個商家目前經營的盲點及優點,整個報告從記錄到整理再製作PPT,這次的遊程一再讓我有不同的體驗,使我學習到與之前公職生涯完全不同領域的東西,表面上的付出與獲得不能成正比,但心靈的充實只有當事人能體會個中滋味。
或許很多人選修社大的課程是為了打發時間,但我相信與我一樣從沒有特殊動機的學習到想要深入認識課程的同學,一定大有人在,只是還沒像我們這幾個人因為在積極的老師帶領下,表現強烈的求知慾,這學期課程結束後,突然覺得其實現在與之前公職生涯的工作並沒有太大差異,因為是公務員,當家長及同事需要尋求幫忙時,我的角色是幫他們尋求公部門的資源,好讓這一群弱勢的人因為政府的幫忙度過一段不順遂的人生,而目前則是藉著結合私人的力量幫助社會上弱勢的一群。
「社企婚禮」係為社大師生舉辦,廣義來說,參加者都是師生及同學關係,若就一個企業來說則是:「顧客與商家的關係」,我們扮演的「婚顧角色」就代表商家,也是參加者與學校間的橋樑。很高興的是訪談的三對夫婦,有任何事情都會反映給我,「信任」關係在訪談過程中建立。「信任」是重要的指標,當訪談者相信透過我們會將衍生的問題解決,除了有助於讓活動完美呈現,同時也讓主辦單位了解忽略的細節或盲點。這種雙贏的局面在這次活動中也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雖有瑕疵,但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設法填補不完美的部分,我也因此體悟到:主動關心「顧客」,是一個企業進步的不二法門。
必須坦言,這過程中我曾因尚未具體催生出某種類型的社會企業體陷入焦慮,但過程中隨著耳聞的失敗案例或弊端漸多,或者以社企之名實則仍為NGO體質的情況充斥,從另一角度來看,又暗自慶幸學員們願意沉住氣,花時間找出(或等待)真正「非我不可」的那個創業動力與品項,而非衝動進場,起碼免於陷入花大錢買經驗的窘境。
原本期望盡可能貼近學員們的創業需求,社大不站在引導創業方向的角色,由學員自發創業的想法落空了,經過兩年多的探索,終究必須承認:有創業特質的人畢竟是少數;然而一旦有人先行發起,並不愁沒有追隨者一呼百諾。
由於社大內部原本就有不定期的共同購買行動,但過去屬服務性質,且未形成常態,未來希望基於公益採購、支持小農小漁優良食材的原則,促成本校師生直接跟生產者購買質優產品,減少中間剝削,提高生產者利潤。同時也讓師生踐行購買合理利潤產品而非以最便宜為優先考量。參與者若有經濟收入需求者,可以計薪人員模式聘用,無經濟收入需求者,可訂定實物回饋或折扣機制。利潤之產出從收取一定比例之服務處理費取得。
自2014年12月起已搭配短期工作坊的開設,以做中學的精神開辦「校內公益共構平台」,作為有營運機制的微型創業。預計在2015年1~2月期間密集規畫,2015年3月開學後,正式對校內試營運。
前述5位經過社企啟蒙的學員,和幾位耳聞社企甚久也透過授課或參與校內研習的教師與志工們,將一起投入校內公益共購平台機制的創設,縱然這並非一個全然創新的、令人為之眼亮的事業機制,然而過去為了堅持要從學員找到創業點子,於是用盡心思去瞭解學員、貼近學員的結果,倒是在過程中造就出「以學習者為本的進階學習課程設計與實務操作」的經驗,則是一份不在預期之中卻彌足珍貴的禮物!
預期未來的「社會企業」將有一股支流是「青銀共創」–就是促成熟齡者與年輕人的相遇以共創社會企業,誠如許多社大的高齡學習者表示,當初之所以選擇到社大學習,是不希望只和自己年齡相仿或者只和比自己更高齡的人相處,希望透過和不同年齡的人在一起,維持住自己的活力。而「青銀共創」也將是以熟齡者為大宗的社區大學,再次能召喚到年輕人親近的契機—尤其是想要瞄準具有消費力且能接受新觀念的熟齡者。這個元素可望讓社區大學和一般時下以高齡或樂齡的學習機制有所區別,並遠遠拉開彼此間的距離。
作為教育部所支持的「公益創業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同時身為台灣的社區大學長期參與的一員,個人始終不斷反覆在思考著:社區大學機制之所以有別於其他NGO、有別於其他任何學習機制而能夠發揮的社會功能是什麼?現階段的我,是這麼期許的:
這是一個讓「熟齡者」能夠輕易展開人生下半場的起點。
它的使命是讓每一個長期願意持續參與其中的學習者,最後要面對人生終點的那一刻,都能夠真心悅納自己的一生,並肯定自己在人生下半場的作為,已經為後繼的人類,留下一個個美好、值得參考的微型典範,
人人雖死猶生。
而從事社會企業,可以是熟齡者為自己的下半場人生創典範的可能機會之一。
註:資料來源為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經濟學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於2014年4月來台記者會上的分享,請見「尤努斯談青年創業 應從解決五個人的問題開始」。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與開版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