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邊緣》:一群流/死產而失語的女性故事
by 陳亭亘
我曾經有一個工作上的同事,她是一個很和藹可親總是笑咪咪的人,總是不厭其煩地幫我解釋許多事,偶爾也會順手幫忙丟垃圾,我們總是在辦公室裡討論著她期待已久的寶寶,看著她的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我忘了我有沒有請她允許我摸肚子,總覺得那是一個很私密的動作,日子一天一天過,她的預產期到了,我跟同事一起關心請假的她生產是否順利,知道她情況的同事說,「前一天還有胎動,後一天要去醫院待產說孩子已經沒有心跳了」。
靜默的力量
我突然不知道我該怎麼面對那張和藹可親的笑臉,能說什麼才好?
我也曾經是那個一無所知,面對著朋友的流產,安慰著對方「妳們還很年輕,應該可以再生個寶寶的」這樣沒神經的人,讀得越多,越知道有很多處境的心路歷程跟憨人想的不一樣,要好好練習管住自己的嘴,那些第一瞬間想到的,好說的,容易說的話,通常都只是為了「把時間塞滿」、「感覺不尷尬」、「準備好自己的下台階」、「腳底抹油落跑」之用的。
不是為了「靠近受苦的心」,而是為了別過頭去的話,其實不必說。
從《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到《生命的邊緣:英國療傷心理師獻給女人最強大堅定的支持,流產不該承受漠視、陷入自責,妳能學會溫柔道別,因為愛而悲傷的每一刻》,或是《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女人停止操心一切,男人開始承擔》,這些書都正幫助我們將許多還無以名狀的苦,一點一點地試著說清楚。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經驗,但主流的故事通常還是只有一個,換句話說有許多異質的故事始終被「主流故事」所掩蓋著,那個佔滿全部空間的主流故事,關於男孩子就像男孩子的樣子、女孩子就像女孩子的樣子,好好讀書,乖乖長大,才藝優秀,健健康康,念了好大學,順利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對象,成立家庭,順利生下寶寶,開啟一個新的循環的主流故事。
無法搭上這一列主流列車的人,則失語著,沒有人想聽你的故事。
縱使是主流故事裡關於女性獨一無二的生育體驗,通常也會被「那也沒什麼」一筆帶過,很少有機會讓女性們好好地談「生產」或「懷孕」的體驗,更何況是那些非主流的故事,那些沒有結婚的人的故事、那些從結果來看就是沒有當媽的女性、那些渴望成為賢妻良母卻失敗了的女性,以及《生命的邊緣》這本書所提的那些在懷孕的各個時期遭遇到流產或死產的女性,那是一群被消音的女性。
面對「非主流」我們通常沒有什麼手段應變,也通常忘了尊重。
提供一個讓產父母消化資訊好好哀悼的空間
如何更人性化地告知產父母關於孩子已經死亡的事?如何提供一個空間讓震驚的父母親消化資訊,好好哀悼?如何尊重父母親期盼的醫療介入方式:是生產、是開刀、是引流、是等待身體自然排出?那個胚胎或嬰兒,父母親是否會期待看一看?是否希望留下關於它的紀念品?胎盤、腳印、照片等等?父母親是否會期待幫它辦一個小葬禮?希望穿著怎樣的衣服嗎?希望火化、土葬,或是跟著垃圾一起焚燒?這個寶寶是否有手足,希望怎麼被告知這件事?是否會想一起看看這個未能順利出生的家人?
主流的常規處置我們很熟悉,但對於不同的處境我們很難好好應對。
更在這每一個細小地決策上尊重產父母的經驗,尊重那份哀傷與失落,也尊重那個身體縱使未能順利生出活著的寶寶依然是「生產」,尊重那的確需要產假,好安頓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以及自己滿屋子會勾起悲傷的待產物品,也尊重每個人有自己的悲傷歷程,跟希望前進的速度。
悲傷的歷程,不是罐頭工廠,沒有標準可以遵循跟要求彼此。
有的人可能希望保留這些待產的物品,等待寶寶重新回來,有的人可能想將這些物品收起來或送給別人,避免勾起傷痛,有些人可能想保留多一點的資訊,有的人可能想保留得少一點,也可能因為各種情況起起伏伏又突然後悔自己之前的決定,覺得自己做得一切都不對不好自我懷疑。
這一切都很正常,因為妳正試著以整個人消化這件極其困難的事。
不同的生產經驗都該被溫柔以待
這是一本非常溫柔的書,能讓妳看到關於「懷孕各時期的流產或死產」的經驗,許多不同的女性們如何試著面對自己的悲傷與哀傷,以及那些無法言說的痛苦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一本希望大家「也看到流產或死產伴侶」哀傷的書,流產或死產的醫療處置或經驗裡,女性的經驗可能還相對是更被理解的,然而男性或同性伴侶所遭遇的衝擊與挫敗哀傷,其實並不比孕婦本人小,而且通常為了應付醫療處遇,而延宕著自己的哀傷,難以面對「失去一個渴望許久的孩子」那樣的事,很少能有機會談談,跟好好面對。
因此有些流產或死產,會就這麼撕裂親密伴侶的關係,如鯁在喉。
看著這本書,有一種很深刻的感覺,「尊重,並不是更多更多的常規處置,而是體貼地將每一個決策交到當事人的手裡,提供她們必要的支撐跟空間,好好感覺,好好決定。」不是片面地被決定、不是被情況推著走,而是能有餘裕留給「人」去思考、去感受、去震驚、去哀傷、去思索自己渴望的安寧與整理方式是什麼,然後也允許自己每一個片刻的想法都可能會改變,從中找到最不會遺憾的方式,如此就可以了。
溫柔地待人,不僅僅是順產,而是「不同的生產經驗都被溫柔以待」。
這是一本很溫柔的書,一本很女性經驗的書,但也溫柔地包裹著許多哀傷的父親或同性伴侶,讓這許多的悲傷有地方能好好地去,好好地說,有很多不同醫院及歷史裡提供的制度,也有許多哀傷的產婦們最後為自己發起努力做的事,我最喜歡的大概是幫每個寶寶縫一件小衣服的NGO,請大家捐禮服,然後她們會改製成各種可以給寶寶穿的各種大小的衣服,用於葬禮,或是保存記憶。
溫柔待人,就是不只有一種標準,而是更回到人獨一無二的需要。
願每顆在受苦裡失語的心,都能遭逢溫柔地護持與陪伴滿足需要。
(作者為諮商心理師,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自「連接。一起呼吸的心理師」部落格。原標題「那些主流以外的「失語」故事,讓我們尊重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