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湖畔的壯學

by 卡滋米漿

什麼?!宿舍窗外看得到天鵝蛋孵出醜小鴨、清晨狐狸穿越樹叢?!

這可比第一次見到大雪紛飛還讓我驚喜萬分……

二○○七年九月,我因緣際會到美國參訪兩週,見識了柏克萊、史丹福、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等名校實驗室,並與世界頂尖的學生交流。甫返台一星期,我在中秋節那天再度負笈離開台灣,飛往大不列顛帝國,開始我在University of Warwick的「壯學」—「壯遊+留學」。

蒼鷺湖畔宿舍窗外景色。Photo by 卡滋米漿
蒼鷺湖畔宿舍窗外景色。Photo by 卡滋米漿

世界排名五十有餘的Warwick,中譯為「華威大學」,在台灣工商界的知名度或許遠不及上述所提的四大名校,卻是我心目中世界第一的「壯學勝地」。當我拖著行李拉開宿舍房門,一眼瞧見窗外的田園風光時,便立刻愛上了它的環境。「哇喔!這裡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我感嘆自己何其有幸,這比我原本想像的留學景象還要美好。

花大錢讓我留學的「金主媽」,同台灣多數的家長,僅知道英國有牛津、劍橋和倫敦政經學院。她總佯裝投資失利地哀嘆:「怎麼不念個大家都聽過的學校?」但我對自己的能力與興趣最清楚不過了:我想出國念翻譯,而華威大學有世界知名的翻譯學者Professor Susan Bassnett(當時擔任副校長)、豐富的藏書與藝文資源、優美的校園,且地處英國中部,近伯明罕、牛津,距倫敦車程約一個小時,這些條件都讓華威大學成為我的首選。

英國的研究所學制分為兩種,一種稱為「授課課程」(Taught Program),多為一年,完成可獲得碩士文憑;另一種為「研究課程」(Research Program),為期三年,第一年視同「博士前研究」,若上完第一年之後發現自己不適合攻讀博士班,則照樣可以撰寫一份碩士論文,取得碩士文憑。由於取得學位的時間較留美減半,成為近年來台灣學子選擇留英的最主要考量。

蒼鷺湖畔的宿舍。Photo by 卡滋米漿
蒼鷺湖畔的宿舍。Photo by 卡滋米漿

我的所長為了避免碩士生忘記自己這一年為何而來,在開學第一天,就要求同學兩天後繳交一份千字小論文,並宣佈後天會進行「學術研究能力檢測」。檢測後一週內,我們的「導師」會約談每位研究生,提點大家這一年在生活及研究方面該注意的事情。我覺得這樣的「開學提點」很是必要,像我的導師看了我拙劣的小論文後,就建議我去上英語教學研究所專為外國研究生開設的免費學術寫作課程。

所上三、四十位同學中,一半來自中國,另一半來自歐陸諸國,課程內容又著重「跨文化翻譯」,所以國籍各不同的教授常會談論不同語言的文化轉譯現象,我也不乏鴨子聽雷的時候。由於英國把二○○八年訂為「China Year」,我們學校還特別邀請到諾貝爾桂冠高行健來演講,席間由我的指導教授擔任中英逐步口譯。爾後不久,我還與中國同學到劍橋大學參加由該校、北京清華大學及耶魯大學三校學術巨擘合辦的華語文化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這些都是我在台灣、我同學在中國,不曾有機會見識到的學術交流場合。

班上僅有另外一位女生跟我一樣來自台灣,她的宿舍區在湖的對岸,我們常一起討論課業、做菜聚餐、出遊。每每在繳交學期報告前夕,兩人還會互相打氣、檢查對方的學術寫作格式使用正確與否。能有這麼一位「同鄉」講私房話、分享學習的喜悅,我當時過著很幸運的留學生活。

如畫般的華威大學校園。Photo by 卡滋米漿
如畫般的華威城堡。Photo by 卡滋米漿

除了同領域的學習夥伴之外,跟我住同宿舍樓層的「樓友」(flatmates)有泰國人、馬來西亞人、印度人、義大利人和貝里斯人,我也從她們那裡嘗到不少異國料理,或是在文化衝擊之後學到寶貴的人生經驗。回國後,我確實比以前更愛台灣的便宜小吃、各式茶飲、好客熱情的夜市商家、乾淨寬敞的捷運與各形各色的社會文化。

或許大家聽過歐洲的學生在大學畢業之後、入社會求職之前,會保留緩衝的「空檔年」(the Gap Year)進行「壯遊」(the Grand Tour),打工渡假、實習或是體驗其他「非正式」的人生階段課題。我把二○○七∼二○○八年到英國留學視為我的「空檔年」,深知我家金主給我一年的時間與一些資金「揮霍」,待我回台灣之後就再不能如此任性妄為了。

因此,我給自己訂定的「空檔年」計劃,除了在學術研究上勉力而為、料理烹調小有心得之外,還規劃了一條英國文學的朝聖路線。我圓了王十字車站「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夢,參拜了西敏寺的詩人角,聽了兩齣經典音樂劇,見了巨石群、珍‧奧斯汀的溫泉鄉巴斯、彼得兔的湖區、霍格華茲與史蒂文生的誕生地愛丁堡,又登了六座英國排名前十的古堡。寒、暑假時為了印證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與《達文西密碼》,還飛越英吉利海峽到法國、德國、捷克、義大利留下足跡。

這次為了寫此文,又把我在部落格記錄的一百多件〈空檔年的省思〉點出來回味一番,裡頭包含了我在台灣不曾看過、聽過、想過的奇聞異事。光是我因為剁雞腿結果剁到自己的手指頭,在深夜無人候診的學校附屬醫院急診室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到醫生幫我縫針,隔天還由保健室的執業護理師(nurse practitioner) 幫我打破傷風疫苗,就絕對是我在台灣不會遇到的獨特經驗了。仍是感謝我家金主媽的支持與論文指導教授的提攜,讓我有機會認識五湖四海的同學、圓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夢。

也許我用一輩子都說不完在英國的那一年吧!

【關於卡滋米漿】
三十而立前的座右銘是「怎麼吃都不胖、怎麼穿都好看、怎麼玩都沒人管」,但考慮到人在世上活得稱心最重要,所以夢想活著的時候能當個遊遍五湖四海的壞女孩+百年之後能上天堂的好女孩。

(本文轉載自《台灣女生留學手記Ⅱ》p.78-83,感謝作者與玉山社授權)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2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