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公民共辦幼兒園 托育聯盟凝聚民間共識

by 網氏

台灣少子女問題已在日前被馬英九總統定調為「國安問題」,為搶救節節下跌的生育率,經建會計劃以每月每名2至6歲幼兒3千至5千元津貼方式補助私立托育機構,民間發起的「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質疑,拿全民納稅人的錢補助私立業者,無疑是「請鬼拿藥方」,有去無回,對解決少子女問題毫無助益,聯盟呼籲政府應該承擔托育公共化責任,普設「公、民共辦」托育園所,只有平價優質的公共托育制度,才能讓人民樂婚、願生、能養。

高雄五甲社區幼兒園為平價優質公共托育代表。Photo by 五甲社區幼兒園
高雄五甲社區幼兒園為公民共辦公共托育代表作。Photo by 五甲社區幼兒園

經建會推估我國今年(2011)的生育率低於一、只有0.94,也就是說,一名婦女生不到一個小孩。因應民眾等不到平價優質的公共托育政策,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等民間團體1月24日(2011)指出,行政院經建會研議的「平價托育」是補助公私立托兒園所,依台灣高達七成為私立幼兒園所且依行政院消保官的調查,其中又有七成四不合格率來看,缺乏「公共、優質」精神,以錯誤的方式投入國家資源,既無法讓家長安心托育,且會讓國家財政負擔加倍沉重,走上公共資源挹注營利業者的不歸路。

在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提出政策說帖的同時,教育部也在24日同一天宣布,自2011年八月起,五歲幼兒入學一律免學費,亦即,五歲幼兒讀公立幼稚園者一年補助一點四萬元,讀私立一年補助三萬元;雜費補助部分,則依七十萬及五十萬以下家戶年所得,分別就讀公私立幼兒所的兒童,每名另有一萬二千至三萬元不等補助。教育部指出,五歲幼兒要全面免學費,2011年所需經費六十七億元,2012年則為八十二億元。面對中央政府年年砸大錢的做法,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痛斥,政府迫於業者壓力,便宜行事地拿人民稅金補助私立托育業者,卻不解決私立幼兒所教保人員良莠不齊、托育商品化等問題,非但無法產生平價且優質公共托育,也沒有解決0至5歲托育問題,達到鼓勵大家生育的效果。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主張,政府應善用少子女化後各縣市閒置的國中、小學空間,由縣市教育局遴選當地優良幼托團體或立案機構,普設「托嬰(0.5-2歲)+ 托兒(2足歲-6歲)+課後照顧」三合一的完整托育系統。以非營利、社區化且平價為創立宗旨的高雄縣五甲社區自治幼兒園為例,2006年由高雄縣政府提供閒置空間,委由彭婉如基金會營運,每位家長月平均收費為六千四百元,較鄰近其他幼兒園每月八千至一萬二千元,該園的家長姜詠慧、簡紫晴說,私立的經常變相收取才藝費用,就讀公民共辦幼兒園著實為家長省了很多。

為讓社會大眾了解「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版」的公民共辦政策與政府補助私立業者的財務負擔有何不同,根據「五甲自治幼兒園」及教育部推動的「友善教保園所」兩項實驗計畫的實際操作經驗,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精算出,幼兒園收托每名小孩成本費用為7000-7500元/月,托嬰據估計酌增為9000-9500元/月。若針對年收入在90萬以下(雙薪家庭的平均收入)家庭,托兒與托嬰各由政府補助3000元與5000元,則家長每月僅須負擔4000-4500元。至於收入較高的家庭,也只須負擔成本費用(即托兒每月7000-7500元,托嬰9000-9500元)。

「平價優質公共托育」與「平價托育」政府與家長財務負擔比較表

平價優質公共托育

(公、民共辦聯盟版)

平價托育

(補助私立業者政府版)

年收入≦ 90 萬之雙薪及弱勢家庭

由政府部分負擔:自付4000~4500元/月

年收入> 90 萬家庭自付成本價:

7000~7500 元/月(2~6歲)

9000~9500 元/月(0.5~2歲)

政府補助5000元:

5000-6500元 / 月(約)

155億元 /

375億元 /

開辦費115億元,校舍「自有」

年年付校舍「租金」

0.5 ~ 6歲幼兒受惠

僅2足歲 ~ 6歲幼兒受惠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製表)

* 以每個年齡層約19 萬名幼兒,減去現有公立園所收托數計算。
*0.5-2歲部分以一半幼兒送托計算。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指出,依聯盟版,每年僅需要155億,加上頭一年政府僅須負擔的硬體整修費用(即開辦費,以友善教保園所的經驗估計)約100億,兩者相加255億元,都比經建會初步規劃的一年需要375億元,為人民節省更多的荷包。

催生聯盟版所需經費不及經建會版的一半,卻涵蓋了政府版未能涵蓋的、家長最需要的0歲至6歲嬰幼兒托育!可以讓家長從小孩出生後就能得到平價優質的托育,無疑才是能夠有效讓人民願生、能養的方案!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認為,私立園所太常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迫使家長買才藝課程,但是公民共辦的民主參與過程,可以讓家長跟老師一起決定如何教育孩子,實現教育合夥人的理念。政府拿錢補助私立園所,他質疑「家長的負擔就可以減輕了嗎」?面對私立園所提出「打壓」的質疑,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理事長、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陳淑琦強調,民間團體不是要打壓私立園所,私立業者可轉型加入公民共辦系統或留在自由市場繼續提供多元托育商品。

教保服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淑英強調,經建會研擬的補助方案模式,實際上並沒有看到托育市場背後的問題,例如:自由市場惡性競爭下,托育品質參差不齊;教保人員在三高(高工時、高流動率、高要求)、三低(低薪、低福利、低社會位階)的工作條件下,幼兒園所難以留住好人才;家長仍然找不到品質好、近便性高的社區園所,安心送托。所以平價優質公共化托育才能使托育服務符合幼童、父母、幼托人員需求的三贏目標。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監事、臺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也指出,經建會的思考過於高度產業化,照顧產業是整個托育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與產業劃上等號,國家資源要以正確方法投入,才能真正解決生育率一直下滑問題。

台灣勞工陣線代表張烽益、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則呼籲政府,幫私立托育業者「拼經濟」,卻害小孩、家長、老師三輸,民眾還是不能安心托育。少子女化的關鍵時刻,政府不能再犯錯。

相關新聞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