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別議題裡看見不一樣的香港

by 流浪小貓咪

過年前,我跟隨老闆到香港工作一週,同時也拜訪了一個香港的性別運動團體——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及其組織工作者。接觸這個協會的組織工作者,及參訪其組織舉辦的活動,使我對香港、我作為一個香港人的了解及未來方向的發展有了更深的省思。

去年(2010)9月,我無意中接待一位來台灣旅遊的香港人——Elaine。在言談之間,我才知道香港原來一直有一個關注性暴力議題的倡議團體。這次回港,Elaine除了介紹我認識這個協會的負責人外,她還大力推薦我去參觀一個全港第一個把性別議題結合在中學藝術課程的「性別藝術展」!

參觀前我曾做了一些資料搜集,但香港媒體對於這個活動的態度不甚熱絡,所以資料甚少。這好像也反映了香港對於性別議題和藝術議題的冷眼旁觀之態度!由於資料甚少,加上是由中學生的作品拼湊而成的展覽,所以我也沒甚期待。但當我匆忙的趕到這個中學的展覽場地後,那些暗紅和昏黃的燈光告訴著我:這是個絕不兒戲的展覽。

這個展覽裡,展出了幾十位中五及中七(即台灣高二及高四)學生的作品。作品包括海報設計、攝影、油畫、裝置藝術等。所有的作品都是透過老師及組織工作者在課堂上,跟學生討論他們在日常生活裡體會到的性別經驗後,再以藝術品的形式展示出他們各自對於性別、性、身體的想法及理解。例如男同學對於女體作為一種商品的想法、女學生在捷運裡面對一位男乘客對她打手槍的經驗反思、男同學對於女性愛穿高跟鞋的觀察及想法、女同學對於胸部作為同性間性徵比賽的問題、服裝和性別、性別和性質地(sexuality)、性感(sexy)的問題等。在台灣,我知道紀錄片導演賀照緹在《穿在中途島》一系列的紀錄片、女性影展、情色影展等活動,都提倡著人們要從反思自身經驗來探索種種性別的議題。但沒有想這種方法現在也已經在香港慢慢萌芽。而且,他們更把自身的性別反思經驗,從性別或婦女運動,連結到藝術創作、及教學課程等領域裡!

Photo by 流浪小貓咪
月事。Photo by 流浪小貓咪

其中一個最讓我感動的作品名為《月事》。那位女同學用不同的器皿排成衛生棉的形狀盛載著經血,而經血上飄浮著一句女性在面對生理期時的不安和痛苦的句子。而不同的白色瓷器,正代表著不同行業的女性也會面臨同樣的生理問題及社會壓力之困擾。我喜歡這個作品,是因為她絕對不是一個脫離現代社會、只吹棒女性生育之偉大的藝術品!而是因為她嘗試在更廣泛的社會層次裡,透過自己的經驗看到了別的女人、看到了勞工、看到了階級的存在。作品的創作當然可以有更多發展的空間,但我更想集中關注的是,我們如何把單一的、看似中產的性別議題,連結到其他領域的運動議題裡。這個作品引發我好奇的是:在中低下階層或底層女性的生活裡,她們的衛生棉可能是白色的嗎?她們會用哪種衛生棉、如何處理這些衛生棉?她們是否因為長時間勞動,而需要不停吞吃大量(事實上完全沒有功效的)止痛藥來壓抑生理痛?——她們的身體、勞動究竟是怎麼樣的呢?(註)

我在發問這些問題時,也在反問自己相同的問題。

俗語有云:一樣米養百樣人。今天我也看到了一條衛生棉撐著百樣女人!那麼,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女人?我又是一個怎樣在香港長大的女人?

來台灣後,在面對自身選擇時,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希望自己可以擺脫「我是一個香港人」這個事實。情形就類似從小到大,一直要擺脫及否認我擁有一個女體的事實一樣。在我的認知裡,概念的分類只有好和壞兩種——如台灣人重人情味所以就是好;香港人只愛錢所以就是壞;又或者是男生沒有生理痛、不用衛生棉、沒有生理期的煩惱,所以就是比女生優秀、卓越。所以,我時常強迫自己只能選擇當某種類型的人,然後便要把從前的經驗一次洗淨。這種「洗底」策略,究竟是在面對自己?還是在逃避自己呢?

這次短暫回港之行,香港的性別和婦女議題的運動及教育工作者們讓我了解到,即使在崇尚資本主義、講求速度、成效的彈丸之地,仍然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在這塊土地上,努力為自己的信念堅忍地生活著!我慢慢明白到,我背在身上的經驗,正是塑造我成為今天如斯的一個女人、一個香港人的最重要來源。而我要面對的是,不是如何去消滅自己的過去,或其他種種與自己理念不符的經驗。而是我如何容讓這些經驗,可以跨越不同的領域,進行更多可能的對話,並在其中找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和出路。

路,不能空掛在天上,而是要由人一步接一步的走出來。

註::在作品介紹裡,作者提到她的創作靈感及過程中很多婦女會經常以服藥來鎮痛。

想瀏覽更多流浪小貓咪文章:

觀看次數:

4 Comments

  • 流浪小貓咪

    謝謝Linda,期待我們下一次的見面。
    若你們來台灣的話,記得要來找我。

  • cecilia

    謝謝你們的來訪。
    是的,香港媒體對於這個活動的態度不甚熱絡,
    得到大家的支持,開始引起其他中學對性別教育和跨科教學上的關注,
    展覽延至三月初。
    但,展覽是第一步。教育,不能空掛在嘴邊,而是要由人一步接一步的走出來,
    路,也許很長,但慶幸遇上你們。
    加油!

  • 流浪小貓咪

    cecilia,
    謝謝你的留言。
    這躺能有幸趕上你們用心辦的展覽,我真的非常非常感動!
    想當年,我們還是學生時,哪裡會有甚麼性別教育、通識教育!?
    而且這些藝術和社會的關係,又有誰會注意和重要!
    很感謝你們這些前線的工作者,讓這些事情得以慢慢發芽!
    加油!有機會,我們一定要好好再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