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者個案獨白
by jojo
現職:文字家庭代工
經歷:擔任全職上班族約八年
備註:以下所言,純屬個案,若要仿效,後果自負。
說奇怪也不奇怪,踏入社會之初,就不曾對職場懷抱任何瑰麗夢想,所有夢想都跟它無關;不知道是因為這樣先入為主的想法,還是後來事實印證所致,混跡全 職場域那八年,很少有過所謂的成就感、充實感等等,這些為了繼續擁有「職業」,而不斷或間斷服用的暫時性安神劑,自然而然,向心力也就微乎其微。不管何者 為前因、哪個是後果,脫離全職場域幾乎是順水推舟—順著自然的「離心力」也就鬆脫而出了。
厭倦做個「沒有行為能力」的「半個體」
這倒不是說我有能力或已經突破體制,或是我的選擇比別人多,不過回顧自己的背景,我是比一些人多點「回家吃自己」的本錢,首先,我是女性,有先天的 「怠工」優勢,其次,我不是逃兵,沒有人要抓我歸隊回營。我不是那麼在乎主流世界裡所強調的生涯(career),我比較念茲在茲的是生活(life)。 對我來說,全職上班族基本上是三分之一個人,做人已經夠難了,還要把一天的精華奉獻給職場,留給自己肢離破碎、半睡眠狀態的自我,真是痛苦。我厭倦做個 「沒有行為能力」的「半個體」(semi-individual),我要找回完全屬於我的生活。
癡人說夢?也沒錯。我回家吃自己的意志堅決,但計畫草率。沒有經過統籌、設定目標的工作室,沒有巧心布局的人際網絡,沒有生涯規劃,很多時下流行的 soho族教戰守則,我都付之闕如;我有的只是一點小技能、一些朋友、一筆為數甚少的存款,當然不可不提的是,丈夫的支持。回家吃自己前,我與丈夫商量 (也不算商量,應該說是禮貌性的知會吧,因為他就算不贊成,我還是會照自己的意思做,因為那是我的人生),他的回答是:「如果妳不快樂,就離開吧!」果然 很了解我,還好沒有嫁錯人。
驅動力完全來自自己
剛辭去全職工作時,感覺像是放長假,非常享受「睡到自然醒」的美好,陽光好,就出門去散步,下雨時,挑燈讀書聽雨,簡直不敢相信天天都是星期天。當然 這只是過渡時期,坐吃山還是會空的,過了一陣好日子之後,未雨綢繆機制驅動我毛遂自薦,跟外界聯絡,取得「文字家庭代工」—寫書、寫報導、翻譯,真正進入 自由工作者之列。
所謂自由,其實都有一定的框架,自由工作者的「自由」,必須經過更嚴謹的自律,才能保障它的存在。沒有老闆、沒有遲到扣錢或挨罵、沒有特定的表現標準 等等,這樣看似廣大無邊的自由,還是有一定限制的。限制本身跟全職工作沒兩樣,不一樣的是驅動力。身為上班族那些年裡,我慢慢學會一件事,就是把工作做 好,不見得是因為老闆的要求或為升遷,而是自尊自重的表現。也可以說是一種正面的「驕傲」—由自己手中出去的東西,就算不是最好,也要有一定水準,見仁見 智的部分不需太在意,但品質要堅持。因為有這樣的領悟,轉為自由工作者時,這一點就成了習慣,而且也是取得工作的關鍵之一。不因為對方付的錢少,而隨便做 做交差了事。既然如此,壓力必然存在,不是合作客戶給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存在,自然就會限制自由的空間。只是因為驅動力完全來自自己,所以甘願。
另一個甘願的是,不必應付耗費心神又毫無營養的辦公室政治。職場常常讓人筋疲力竭的不是工作量大,而是縮小版的政治演義。你不想參一腳,別人也會拖你 下水,惡劣的時候,連只想單純把工作做好都很難,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有那麼多教人怎麼在職場求生的書。我很幸運在職場中結識許多可以交心的朋友,但也遭遇 過「無理又不饒人」的同事和上司。在後者的字典裡,沒有尊重這兩個字,更有甚者,在他們眼中,女性是第二性,女性的特質都是負面的:情緒化、脆弱、拖泥帶 水,單身女性已經夠煩的了,結婚有小孩更討厭。我跟這些人交手過,很不幸我沒有聰明圓滑的應對之道,我只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件事就是,孔子說的「敬鬼神而遠 之」。
自由工作者也有類似職場的人際關係,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單純很多,這可能跟我的工作性質有關。今天客戶與我談定工作之後,剩下的就是保持聯繫以掌握進 度,事成交差,滿意再來。我們的關係完全平等,而且是雙向的—對方不滿意我,可以換人,我不滿意對方,也可以換對象。目前為止,我因為還算自律,沒有搞砸 過,所以有時候朋友、客戶會主動介紹工作給我,這一點我很珍惜,不是因為有錢賺而已,還因為這是人跟人之間簡單純淨的善緣。
開機等於工作,關機等於休息
我做的是文字工作,電腦是必備工具,我每天面對它的時間,比照鏡子還要多上百倍,它當然比壞老闆或惡同事的嘴臉好看多了。不過每天工作一旦告一段落, 我還是迫不急待關機,不想多看它一眼。所以我沒有網友mail來mail去,沒有上討論區閒嗑牙或「網上衝浪(surfing)」的習慣,因為開機等於工 作,關機等於休息,誰敢叫我休息時還要開機,我會翻臉!很遜嗎?或許,但我自有一套吸收資訊的方式,不怕變成萬事不通。
在家工作少了很多八卦,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不至於有脫離社會的恐懼產生。原因之一,我本來就不是多麼熱愛所謂的社會趨勢或潮流,我關心的議題,人在 家裡我還是照樣關心,會找方法去了解,這跟有沒有在職場一點關係也沒有,有時候職場甚至更封閉;其次,自己調配工作時間,讓我更有機會去感受和吸收。我可 以在心情低落時,帶狗去住家附近的山上晃一晃,不需要找藉口請假;我可以在談興正濃時,與朋友一夜長聊,不用擔心早上爬不起來;也可以在大拼一場、完成幾 個工作之後,湊點錢加上信用卡,去旅行個把個月,掙一點眼界和記憶回來。回來當然得還債啊,但是值得!
聽起來很美好的樣子,對不對?是的,難道沒有不安嗎?當然有。首先是沒有勞保,也沒有勞基法的保護,不過因為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兩者的好處,所以不覺 得失去它們很痛苦。其次是,沒有固定薪水、年終獎金,不知道下一個工作在哪裡,我的工作都是case by case,雖然目前一個個銜接得挺好的,但也不能保障下一餐;加上寫稿、翻譯是發不了財的工作(大作家兼名主持人除外),所以,清貧是我的信仰(或者說不 得不然也),華服美食是我的大敵(可是我很愛它們);再想遠一點,老眼昏花,得拿放大鏡看比螞蟻大不了多少的文字,手腳不聽使喚,打不動鍵盤時,怎麼辦? 坦白講,會很慘。可是我離髮蒼蒼視茫茫還有一點距離,還有時間嘗試其他的出路,我要的只是現在,以及比現在多一點的未來。
即使做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我是這樣的人,需要這樣的空間,所以我選擇這麼做,我得到什麼?沒什麼,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已,有些人不管在哪裡都能如此,但我不是,所以,為此,我願意付出代價。至於未來,誰能真正說出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