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創業前,不妨先打造「個人品牌」

by 張瓊齡

有使用需求的時候學習動機最強,沒事先學起來放著的結果,是有可能哪天突然發揮效用,但就這樣一直放著不用(譬如:很多女生早早考取汽車駕照,但後來都沒上路),或者有一身本事但缺乏整合應用。

熟年者創業前先回顧整理人生,有助於釐清思路。Photo by  Tauno Tõhk/陶诺
熟年者創業前先回顧整理人生,有助於釐清思路。Photo by Tauno Tõhk/陶诺

每個人都可能是個品牌

在社區大學領域超過16年,當看到了越多「學習本身就是目的」的職業學生被不斷製造出來,突然開始覺得不太對勁,到底,該繼續推崇這種不具特定目的性的純粹學習行為?還是,該用些手法,促使一些擁有學習習慣的人,整合他們自己的能力與資源,把所能所學「用」出來,讓自己的人生升級,同時也對社會有益呢?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不僅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是傳播者,同時,每個人也都可能是一個品牌,想想,在日本,光是幫助他人把雜亂無章的房子(同時也包括人生)整理乾淨,就可以成為一種「斷捨離」專業,在這個離完美還很遙遠的世界上活著,怎有可能不需要繼續改善、不需要讓事情做得更好、不必設法讓日子過得更妥適一些呢?

幾位基於對「社會企業」這個主題好奇的學員,就這麼一路跟了兩年過來,沒見她們創業,但也不見她們離開,而她們個個都忙得很,並不是透過上課打發時間的人,我相信她們之所以一直都在,或許是真有些什麼要在這樣的過程中被催發出來,並不僅僅是感情維繫而已。於是,經過事前的溝通與準備,我在今年(2014)七月份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推出了七堂「打造個人品牌」課程,在正式開課前,先和一位貫穿七堂課的範例學員張淑麗約定,打從開始上課起算的未來一年內,將是她整合過去多年所學,為自己打造個人品牌的實驗年,過程中受教過的老師都是她日後繼續私下請益的對象,比較有緣分的同學們也可扮演協助或支持者角色。

這七堂課都是些怎樣的課程呢?

最開始的兩堂課是基礎課,用來引導學員對自己的生涯進行回顧並做資源及才能盤點,接下來由資深的品牌經營與行銷的老師,讓大家對於個人品牌如何做出定位有基本認識,接著透過活動企畫的教師,協助大家做出可行的企畫案,再透過專業的服裝設計師,教大家透過穿搭展現出自己的風格並建立品牌形象,再來透過口語表達進行傳播行銷,也是建立品牌不可或缺的一環,最後便是請電腦老師跟大家分享善用免費網路資源,踏出自我行銷的腳步。

學員的回饋

從學員事後的回饋,讓我看見這樣的課程的確有實際上的需求:

–「我是什麼樣的人?我要給他人什麼樣的印象?我未來的方向又在哪裡?這些問題,近年來,一直在我心中,困惑著我。我是軟體工程師,雖然有著腦性麻痺的先天缺陷,但是我也藉由當志工的機會服務人群。然而,除此之外,我還能做什麼?

十多年來,我漫無目的地上課,到處當志工,參與很多的活動,希望能找到未來的路。直到上了『打造個人品牌』,才發現, 原來困惑我已久的問題,答案就在這裡。

『打造個人品牌』的課程,透過有系統的工具,由內而外的步驟,一步步地找出自我,發展個人。先是要透過生涯回顧與資源才能的盤整,發現個人一生志業的方向。再利用品牌行銷方法,找出個人優劣勢和可辨識的記憶點,整理出個人品牌的定位。然後,在個人品牌定位的基礎上,選擇適合的服裝儀容和自我介紹的表達方法。也介紹了如何善用科技網路,和基礎的活動企劃能力。

這對我有何幫助呢?就舉找工作的例子來說好了。前幾年,我想換工作,在履歷上增加了這些年的工作經驗,並往我感興趣的工作寄出履歷。面試時,也依照大部分人的建議, 穿比較正式的襯衫西裝褲去面試。甚至,我也想著有沒有可能當個小主管?

然而,『打造個人品牌』讓我了解到,要先盤點自己的資源和才能,找出個人優勢和個人品牌的定位。針對個人品牌的定位來寫履歷,找適合的工作,和穿適當的服裝去面試。

我的先天缺陷,大大地阻絕了主管之路,不要再肖想主管頭銜了,就往技術方面努力吧!還有,誰說去面試一定要穿套裝?賈伯斯開發表會,可是黑色T 恤加藍色牛仔褲呢!

再說,我很討厭自我介紹,因為我常不知道應該要說什麼好。甚至,瓊齡老師常常在我做完自我介紹之後,還要幫忙補充。口才課的胡老師傳授了自我介紹5點心法之後,我終於有了可以參考的依據,不再腦袋一片空白。

雖然,我還在尋找自我品牌的方向, 但是,我已經了解要如何有方法地去找尋。」–邱如冰

另一位想創業但曾經受挫的學員則是:

–「大約15年前,當時租書店盛行,曾覺得以我娘家的經濟狀況,及我當時尚有一些能力,就想去嘗試,奈何當我提出構想時,接收到的完全是無情的批判,沒有商量的餘地,讓我心灰意冷,打退堂鼓,若我早點上這些課,也許就知道如何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如何口語表達,也許當年的我就有信心去面對各種挑戰而不會有所遺憾。

我內心目前也有一個小小的創業念頭,創業初衷原是想解決娘家的問題。記得瓊齡老師曾訪問過一位乳癌末期患著,兒子為她開了一間CAFÉ,她身體可以負荷的時候,就會把朋友約到兒子開的店,這樣不但兒子有收入、有他自己的自由空間,也可以滿足兒子就近照顧母親的心願,生病的母親亦可接近人群,生活不致封閉……這樣的模式深得我心,也許可以徵求跟我有一樣的想法的人,一同創業。不過,後來我認為還是要為老年的自己創業,這樣更能長久,也單純多了,而且未來的商店也可能是老人自己開店才是。」–任麗卿

生命回顧與整理開啟人生下半場

在過去的兩年中,我曾經問過這些持續修課的學員,「究竟是真的想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希望能有收入」,或是「想擁有成就感、被肯定」呢?如果是後者,那麼大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達成,未必一定要透過創業;但如果是前者,那麼即使投入社會企業的開創開始享有盈餘,賺到的也是慢錢,並非立竿見影,也不保證最後一定導向成功。

然而,對於過去並無創業或未曾長期經營自己事業的熟年者來說,牽涉到需要資金投入的事項,的確是有所保留的;而從「打造個人品牌」先入手,即使最後未能導向創業,但起碼已藉此對自己做了全面的整理與回顧,對於人生下半場如何開場,相信是功不唐捐的。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與開版辭: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