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社企助理養成,在社大

by 張瓊齡

前不久,我寫了一篇名為「A咖大學研究助理養成所,是門好社企」的文章,主要是針對一般大學院校普遍、經常性地需要研究助理,然而研究助理如流水,既不容易養成,碰上了不世出的超級研究助理卻又留不住,於是我突發奇想,鼓勵曾經擔任過大學研究助理們,若在職期間曾經一再被老闆或者接觸過的人士以類似「超級研究助理」等評價誇讚過,那麼千萬別把這個重要資歷只當作一個過渡身分而已,因為這些人很有可能是不世出的國寶級「超助」卻不自知。

以女農為師, 親近土地及農事。Photo by 邱如冰
以女農為師, 親近土地及農事。Photo by 邱如冰

我認為,這些「超助」們不妨秉持著「左手打工,右手創業」的精神,即使現在有工作在身,但可以開始把你過去的助理經驗做出整理,將來無論是成立個人工作室,或者先和既有的人力資源培育公司專案合作,認真把培育並提升全台灣的大學研究助理做為自己的志業,只要現有需求量的百分之一研究助理可以被造就出來,那麼,就造福了台灣百分之一的大學教授們,同時也讓「研究助理」成為某種專業,就像菲律賓政府,把專業的家事管理人才之培育和輸出,視為該國對於全世界已開發國家的重大貢獻。

發想超級研究助理社企

況且,創業家就只要把培訓出市場百分之一所需的「超級研究助理」作為創業目標就好,未來那百分之九十九、被落漆助理們搞得七葷八素的大學教授們,肯定會有人願意爭先恐後地獵取這些只占百分之一的超助們,即使需要另籌經費補貼這些超級特助們也在所不辭,畢竟為期二、三十年的學術壽命說來並不太長,長遠來看,有幸與一個「超級研究助理」持續合作,肯定有助於延年益壽、多產出幾篇好的論文或者做出好的研究。相形之下,額外支付給「超級研究助理」的補貼薪資,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雖沒有明寫,但不難看出,我前文提到的「研究助理」,基本上隱隱指涉的是二、三十歲的世代,那麼,熟齡世代呢?難道不會有些工作項目,其實是有社會經驗、但不需要賺取太多收入的再度就業者,更為適任嗎?

我手上有個為期兩年半、由教育部補助社區大學進行「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的計畫」,計畫第一階段,並沒有編列研究助理費用,在計畫推動的過程中,才發現的確需要一些輔助人力的加入,以便讓計畫的深度與紀錄更加完善。幸好主辦的內湖社區大學力挺這個計畫,關於運用臨時人力經費不足的部分,全由校方承擔下來,於是順利地完成計畫第一階段的工作,在提報第二期計畫時,我正式把研究助理的費用編列進來,不過,當時並沒有預設要用怎樣的方式聘用助理,也沒有對助理的資格多做設想。

社企創意人才培育計畫

除了這是台灣第一個在社區大學領域針對「社會企業」創意人才的培育計畫,在推動過程中,我很快地就感受到,這同時是一個社大「研究生等級」的學員進階學習計畫。學員將不會只是輕鬆、無負擔地來社大進行「休閒式學習」、交友聯誼、藝能學習,願意一路跟進的人,暫且把自己到底會不會投入第一線的社企創業拋開,或者到底最後創設的事業跟選課之初的落差有多大,漸漸地就會發現這是一趟「自我釐清、自我發現、相互培力」的旅程。

我原本最期盼的培力方式,是先徵求到幾個有潛力的社企創業點子,再依據這樣的點子量身訂做出「邊做邊創業」的課程,無奈,這樣的模式對社大來說太陌生,還是先規規矩矩開了一門基礎課,再搭一趟暑假的「類社企」參訪之旅。

下一個學期,我索性就徵求幾個社企班底學員當觀察員,透過六趟一日來回、不同主題的「類社企」小旅行,讓沒有主動選讀社企相關課程但有可能是潛在的社企學員,先在旅行的過程中,和社企概念初步接觸,擔任觀察員的幾位社企班舊生,除了隨團訪談、做影像及文字記錄,還要透過PPT對「鄉鎮玩家」及「品牌與行銷」課程師生,以行程推廣者的身分作介紹,並要試著推算出行程的成本及利潤。

社企班破除社大學員不願成長的刻板

學期末,校方開放一個名額讓社企班學員自費隨團前往香港參與一年一度的社企民間高峰會,以感受香港社企的盛況。

在寒假期間的教師研習會,則安排三位代表不同類型的社企班學員對教師們進行學習分享,最主要也是讓社大教師們感受到,隨著學員退休的年份越長、在社大及其他社教或正規教育機構的學習越久,事實上一直會有新的生涯需求產生,而社會企業是其中一種需求,正在興起。而這些社企班的學員,也讓我們一改過往對於社大學員的刻板印象,以為學員只要輕鬆不願為成長承受一些壓力。

好糧食堂女農的精采人生。Photo by 邱如冰
好糧食堂女農的精采人生。Photo by 邱如冰

最近的這個階段,我們特別針對社大的主力—為數70%的女性學員,先設計了融合公益、自我成長等元素的小旅行,讓學員們體認到,在消費與休閒的同時,也可以同時成就公益並成長自己。緊接著我們再展開十二堂成長課程,學員們除了重新釐清自己的價值觀之外,也學習如何規畫具有公益性質的小旅行並執行;透過邀請女性的社會企業創業者到班上,藉由對學員們訴說成長與創業的心路歷程,讓全班同學一起整理出該位創業者的生命故事,以便將來也可以藉用此方法,整理出截至目前的生命歷程,為自己下個階段再次起跑(特別是面向老年社會的所需)預做準備。

實踐行動開跑

其中一位在科學園區擔任工程師的女性學員,則接受我的委託,先對自己的同事進行需求調查,自己也親身參與了幾趟小旅行,進而提出一個適合推廣針對內湖科學園區員工的「科技人走讀農漁村」的公益旅行行程,待適當時機即可推出。

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幾位一直跟著課程進行的學員們,越來越了解彼此,也越來越信任我這個導師,除了共同的討論或餐敘,也會私下跟我約談,其中一位學員讓我知道了她其實有著打工獲取收入的渴望與實際需求,從她過去兩年一路以來的表現,我邀請她成為整個計畫的助理,除了跟課、進行課程紀錄與觀察,也協助做學員聯繫與會議紀錄的工作。前不久,當她領到第一筆助理費用,竟有些激動地捎信給我說:「退休多年,好久沒有這種拿到薪水的感覺,真的很好!」還真意想不到,只是一點點津貼,可以讓一位曾經的職業婦女得到這樣的感動。

另一位學習資歷豐富,甚至已有某種講師經驗的學員呢?在一個下午的懇談之下,我們訂了一個為期一年的約定,那就是:我們社企班的師生將用一年的時間,一起幫這位學員建立起自己的個人品牌,而暑假就會先規劃六堂課程作為起點。即使花上一年時間,未能做出具體建樹,但相信已經又往前邁出一大步。對於社大的這些熟齡學員而言,如何先盤整並善用既有的資源,累積自己的能量,不輕言拿出大筆資金來創業,或許是比較容易從純學習、半志工式的打工,邁向獨立門戶的階段。這門課程雖因某位學員而開,且將以她作為課堂範例,不過所有選課的學員,也都將在過程中學習並協助範例學員做出個人的品牌建立。

還有一位對於社企最具有雄心壯志的學員,則主動認養下半年即將盛大舉行的「社企婚禮Party」的總召,透過這場活動的舉辦,將有助於讓內湖社大全體師生明瞭,既有的課程如何依據一個主題,互相搭配,成為一個套裝的模式,既有客製化的服務可提供給校內師生,參與者也可以從中獲取利潤;藉此讓社會企業在社大師生面前更加具象化。

前述種種,不論是有支薪的計畫助理,或是帶著志工性質的協作助理,我認為這些擁有豐富人生經歷與職場經驗的女性,是最為適切的培力對象,以台灣每年有三十萬人次的社大學習人口,其中女性約佔21~21.5萬人次,能夠挖掘她們、善用她們、讓她們的人生綻放光彩,社大自是當仁不讓。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與開版辭: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