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三寶學會放下

by 釋天理口述、蘇福男撰文

釋天理(俗名陳秀里,42年次)
觀音精舍住持
訪談時間:2014.04.24

我是台南市仁德區二行里人,出家前在紡織工廠上班,家中有7個兄弟姊妹,我排行老五,上有2個哥哥、2個姊姊,下有2個弟弟,我讀完初中、高中夜校,就到淨覺佛學院研習3年佛法,再到台中霧峰聖印法師創辦的萬佛寺中華佛教學院研習4年,學習適應出家生活,穩定心性,感覺蠻快樂的。

高雄大崗山腳下觀音精舍住持釋天理。大崗山人文協會提供
高雄大崗山腳下觀音精舍住持釋天理。大崗山人文協會提供

上山靜養結出家因緣

我一剛開始並不是要出家,因為身體不好,就跑來超峰寺靜養,靜養一個月期間,發覺山上師父都很親切,讓我感到很溫馨,下山後竟無心上班,於是就跟父母說我要出家。大崗山是距離二行最近的佛山,我們小時候常坐牛車隨家中神明來超峰寺刈香,父母也常來大崗山拜拜,因為他們對大崗山佛祖很有信心,所以並不反對我出家。

回顧我出家一路走來極為平順,民國60年在超峰寺剃度出家,2、3年後去讀佛學院,70年學成回到超峰寺,在山下復安村的觀音診所服務,超峰寺出家眾雖各有職司,但往往在觀世音菩薩聖誕等節日,一天可湧入2萬名信眾,因此所有師父都要出來幫忙(又稱「出坡」),我在超峰寺擔任過香燈、添油香、撿木柴、採摘龍眼、扛柴、扛石頭、撿菜、切菜、端菜等工作。

受託興建觀音精舍

後來會來興建觀音精舍,也是有一段因緣。50多歲才出家的心易法師,原在鳳山從事房地產生意,他來超峰寺打佛七與我結識,民國76年在大崗山下買下這塊地,說要獻給三寶,麻煩我協助建廟,我一方面受心易法師之託,另一方面我愛安靜,覺得超峰寺不適合我居住,於是78年就應邀擔任住持開始建廟,蓋了2年即完成。

觀音精舍共有兩層樓,樓下供奉觀世音菩薩,樓上則供奉本尊釋迦牟尼佛,建廟時我連一個信徒也沒有,幸好有鳳山佛教會的師父幫忙,超峰寺也有兩位師父協助,介紹她們的信徒來護持,而捐地的心易法師人面廣,也介紹不少人來護持,觀音精舍堅持只持戒念佛,作法會、超渡、寫牌位雖有收入,但戒法規定不能買賣,我們也認為出家人不是要做這個,可是維持一個道場需要經費,所以民國90年就成立觀音護持會,分有委員和會員,委員約有20~30人,會員約上百人,委員固定每個月護持1000元,會員每個月100元。

雖然護持收入不多,但出家人節儉花用,精舍一個月3萬多元就可維持開支,包括每位出家師父每個月單金2500元(繳交健保費、國民年金),餐食費、水電費每人每月2000元,執事、香燈、觀音殿、行堂(餐廳) 、煮飯、環境整理等工作,大家輪流做。

堅持過午不食

觀音精舍是一座女眾道場,目前有5、6名師父在此修行,年紀都很年輕約40、50歲,已來1年到8年不等,只有我待了20多年最久,這裡的每天作息不同於超峰寺,我們沒有遊客參拜、沒舉辦活動,純粹讓師父修行,所以每天僅做五堂功課:每天清晨4點半作早課,6點20分早齋,10點40分午餐,過午不食,下午2點半自修,晚上7點作晚課,上阿彌陀經、出食。

我們的信眾大部分是夫妻檔,因覺得師父單純、老實,才願意一路跟隨、護持到現在,信徒每個月來精舍走走,師父會帶領唸佛,遇觀世音菩薩聖誕就帶唸波蜜經、大悲懺,本尊釋迦牟尼佛聖誕就帶唸佛經,護持會員家中若有喜、喪事需要誦經,師父也會親往幫忙,台南、高雄各有一名信徒在聯絡,護持會每年農曆9月19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有聚餐活動。

出家增長智慧無悔

民國96年我們又在台南龍崎興建一間聖諦禪寺,算是觀音精舍的分院,佔地更大,是一座男眾道場,我們還計畫針對護持會在家眾和出家師父興建一間安養院,地點在台南龜洞,未來將由信徒管理,未來道場、安養院各自獨立運作,就比較不會發生糾紛、問題。

我已經62歲了,計畫65歲退休,由於現代的尼師學歷都差不多,住持大法師又難請,所以我退休後,精舍打算交給僧團去管理,並將改名為觀音佛寺,我是興建精舍後,才慢慢學習如何當住持,這一代的住持比較辛苦,因為以前出家人比較甘願做,現在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很重視僧寶教育,持戒修行,師父要修行到一定程度才能弘法。

一路走來看到人世間的過程,我就覺得選擇出家是對的,我出家後親近三寶,更增長智慧、更有國際觀,更了解世間無常真理,一旦遇到事情就會打開心胸,沒有煩惱,內心隨時可歸零,學會放下很輕鬆。

(感謝大崗山人文協會提供,轉載自《宗教‧信仰 阮的一生──2014高雄市阿蓮區婦女口述歷史專輯(叁)》)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