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丹麥女孩》理解跨性別者生命

by 余瑞庭

「Be your true color」尋找真實的自己與給予無條件的愛,是我對這部片的觀後感;也感謝葛蕾塔對丈夫維格納不離不棄的愛,讓我們對愛情,還保有一絲想像,不管對方是否為跨性別者或變性人。

《丹麥女孩》電影劇照。取自網路截圖
《丹麥女孩》電影劇照。取自網路截圖

在電影之中,也闡述了關於一個「跨性別」的議題,事實上,跨性別本身並不是病;但假如因為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或外界依照你的生理性別,對你的性別期待)不同,而造成煩躁、憂鬱、痛苦、不安等負面情緒,在精神學中另稱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GD)」(註)。

心理學家一般認為性別認同在三歲時已經根深蒂固;而且迄今為止,並沒有可信科學研究顯示,把性別認同「矯正」成與生理性別相同的心理治療有任何實質效果。這些心理治療對跨性別者造成的傷害反而遠大於助益。反之,改變外在比改變大腦還要有建設性:許多跨性別者往往希望或嘗試讓自己的性別表現(gender expression)–也就是你的穿著、行為、舉止等等,符合自己的性別認同,也就是–我覺得自己是女生,就會穿女裝,反之亦然。

維格納從小內在與外在的性別期待就已經有所不同,電影中也稍微提到,過去年幼的維格納就已經穿過女裝,並且向男性友人示好,但被發現後,一直深深的壓抑自己。在當時的那個不開放的年代,他追尋自我認同的過程中顯得更格外艱辛,片中將自我性別認同時充滿迷惘,掙扎、偏執、沮喪與哀傷,更將當時社會認定「跨性別」視做為是一種病徵,認為是精神分裂、性別倒錯的醫療鑑定,無論是否認自己,到後續的認同自己以一個女性角色為自我期待,展現在眾人面前,琢磨的絲絲入扣,觀影後,我特別去翻了這電影小說,讓我知道莉莉的後續生活:

「我,莉莉,充滿著活力且得到了活下去的權利,莉莉已經活了14個月,雖然看似很短,卻是非常美滿的一段生命。」

而維格納的太太葛蕾塔,面對自己的先生從男性到決定轉變為女性(莉莉)。從葛蕾塔的角度來看,先生愛上了女裝,曾經以為是遊戲,沒想到開啟了一扇禁忌的門,曾經的親密愛人,男性的保護、親密感、性愛的滿足通通在維格納 轉化成為莉莉之後,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一個女性密友、陌生感、被背叛的痛苦與不信任、不安全感,像是蟲子啃噬著脆弱的心,她依舊選擇支持先生成為真實的自己,不離不棄、掏心掏肺地選擇成為一個支持者的角色,這點我有點替葛蕾塔叫屈,在她叫喊著把我的丈夫還給我,她多麼希望是他的先生一同陪伴她,接受成名的讚詠,而不是一位曾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莉莉)。感謝她的不離不棄,讓我們對愛情,還保有那一絲想像,我們都想找一個人,願意不離不棄、無論生老病死,始終陪伴在身旁,有著共同的興趣,一同成長、共度餘生。

註一:性別不安症舊稱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ID),但因為此名詞將性別不安視為一種心理障礙,帶有歧視意味,才改稱今名。

(作者為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社工)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