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騷法為性別暴力受害人創造雙重權益保障
有了書面告誡,警察不必等到法院核發保護令,便可即時約制加害人再犯。
投河殉情新聞下的性別、族群、政治犧牲者
投河殉情報導涉及 1950 年代省籍族群之間矛盾,以及白色恐怖氣氛下調查局的內鬥
迪佛斯/為什麼他要外遇?
沒有第三者,何來需要一對一?迪佛斯將離婚經驗與沛瑞爾的《第三者的誕生》一書進行自...
張瓊齡/生命如長河:故事從「先生很胖」說起
瓊齡參與「生命如長河:敘事與懷舊之生命故事書工作坊」課程,展開這場生命回溯之旅。
紅包異事
從已婚異性戀男性及已婚男同志的視角出發,聊聊他們在農曆年節習俗中,如何與配偶及其...
迪佛斯/在親密關係中,我夠格了嗎?
迪佛斯思索為何在前一段婚姻關係裡,始終甘於「主婦」,甚至如「母親」般無微不至的照...
翻轉性暴力事件「完美被害人」迷思,司法官的性別敏感度至為關鍵
司法官根據一般經驗法則,只要不符合「完美被害人」標準,性暴力案件難以成立。瑛秋從...
迪佛斯/離婚後的關係再出發
離婚後,迪佛斯重新投入新的交往關係,卻被週遭友朋投以懷疑的目光;質疑重投關係只是...
關注跟蹤騷擾多元樣態
展現民間、警政、衛福、檢察與司法系統的網絡合作,保護被害人權,捍衛生命尊嚴的臺灣...
波娃成為自己之路
且看自許女性主義者的令方與西蒙.波娃精彩人生的對話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