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娃成為自己之路

by 成令方

身為女性主義者,我卻一直沒有好好讀過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經典作《第二性》。很早以前買的那本書翻譯很不友善,沒有現在翻譯的水準好,再加上那本書裏面很多歷史哲學的引經據典,充滿著法式的學術味道,對我而言,非常難以吞嚥。

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女性主義理論重要啟蒙者西蒙.波娃。網路截圖

但是總是要瞭解一下女性主義大師吧!後來我也陸續看過關於波娃的訪談錄和評論文章,都沒法得到全面的理解。在疫情籠罩的6月,衛城出版社推出厚厚500多頁的《成為西蒙波娃》,彌補了這個缺口,讓波娃開始以自己的面貌在我們心中活過來了。

波娃1986年過世,享年78歲。除了生前的著作等身外,身後才公開的豐富日記、私人信件、情書,讓研究沙特哲學的女性主義學者凱特 ‧ 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更能夠立體地呈現她一生經歷、愛情關係、所思所想。以女性主義者的視角,重新看到波娃,她的內在感受,她自我的矛盾,她的掙扎,她的情慾與懟怨。讓波娃從過去被人視為只是沙特的特別情人的框架中解放出來。

這本傳記,應該是認識波娃最完整的傳記。在書中,我們看到波娃認真思考的每一個抉擇,採取的每一行動,強烈投入愛情的多樣面貌,可以讓我們問自己:「我有沒有忠於我的生命?」、「我有沒有認真思考生活的每一抉擇?」這本書可以當成連續劇來追,非常有戲劇性,高潮迭起,也可以讓我們理解1920年代到1980年代法國知識界的變化。

波娃的名著《第二性》啟發了多少東西方婦運工作者。網路截圖

早慧認定的方向

18歲時的你,在思考什麼?那時的波娃(1926年)還深受天主教家庭教育的綑綁,就已經在思考尋找「真實的自我」,而不是接受宗教的命定論。哇!反骨啊;波娃那時已經有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她有一種想法:「人唯有透過自由的抉擇與事態的交互影響才能發現真實的自我。」而每個抉擇「都在持續成形中;每當我意識到某個選擇,都是一次重複的追認。」(88頁)換言之,今天的抉擇,明天可能不會追認,會被自己否定。在追認、否定的持續過程中,人的自我才會慢慢浮現。

當父母要她與其實她也很喜歡的表哥賈克結婚時,她拒絕了。她認為婚姻「在本質上是不道德的」──今天的自己怎能為明天的自己做決定呢?這樣的觀點,說明她看到人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今是昨非,「婚姻」是當時的承諾,未必是日後願意追認的承諾。那時她以不符合「道德」的角度來思考人們在重要的人生階段所做的抉擇。

沙特與開放關係

這書的126頁,提到特別有趣的一點是,那時她與沙特還沒有開始成為戀人前,參加了馬厄(編註:荷內.馬厄 René Maheu,法國哲學家)、沙特跟尼贊(編註:保羅.尼贊 Paul Nizan,法國哲學家)三人合組的讀書會。當時她其實迷戀的是馬厄。她覺得跟他們三人在一起讀書討論,這些人能夠使得她「可以做自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覺醒,這是智識上的平起平坐,彼此討論哲學可以激發出火花,得到知識上的愉悅。

波娃與沙特之間的愛戀關係,至今仍為世人矚目。網路截圖

沙特其貌不揚,身高才150多公分,波娃高挑亮麗。一開始波娃被馬厄強烈地吸引,雖然馬厄對波娃也有興趣,但馬厄已經結婚了。後來,沙特的哲學才氣,提出精彩的論述思辨,吸引了波娃的注意,進而感到佩服。認為她自己與沙特在思想上,是平等且對等的關係。

基於波娃對婚姻的批判,21歲的波娃與24歲的沙特以二年的契約形式決定進行一個「開放式關係」。他們協議成為彼此「必然的戀人」(essential lover),因為他們的思想高度一致,很少人可以取代。但個人也要擁有自由的戀情,擁有其他「偶然的戀人」(contingent lover)。兩人都保持自由、平等且互相坦誠。他們不進入婚姻,他們進入多方的愛情關係。

波娃曾經與一位比她小17歲的朗茲曼,同居了7年。這一生唯一同居的愛人。她於1953年寫信給朗茲曼表示,她確確實實愛過沙特,但這份愛「並未獲得真實的回饋,而我們的肉身在其中也毫無價值」。她認為她與沙特的這段關係缺乏的不只是性,也對這份感情中缺乏「回饋」感到不滿。她認為只有雙方互饋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368頁)

「成為」(becoming)哲學的實踐

存在主義哲學家們以「人就是其行動之總和」此句宣言聞名於世。(242頁)。波娃早期對自我的追尋,「追問我是誰」,後來也認定存在主義的哲學,應該是水到渠成。人為甚麼要行動?因為「你的行動就是世間唯一為你獨有之物,人藉著自身的行動才成為了自己」、「只有你能創造或維持你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關係必須持續地被創造、日日更新。關係可能受到滋養而枝葉繁茂,也可能遭到忽視、濫用而永遠中斷」。(260頁)

波娃不相信孤獨地苦思探索是發現自我之途。「我們是因著生命中遇見的其他人,才得以成為自己」,用現在流行的說法:謝謝每一位你人生路途上遇到的朋友或事物,是他/她們讓你成為現在的你。波娃不認為,知識的學習或個人的發展,可以在離群索居中完成。她要讀者記住的是,我們的行動形塑了我們與他人相遇的世界,並創造了他人行動時的處境。(262頁)

波娃的名言: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網路截圖

1949年波娃寫的女性主義經典名著《第二性》中的一句名言就是「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我們生下來不是命定的,我們有主體性,在人生旅途的過程中,因為抉擇,採取行動,這行動創造了你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彼此互相影響,你的自我就是在這過程逐漸間形成。用現代的說法,女人、男人、雙性人、變性人都有主體性,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他/她的自我價值,不需要被外界的眼光/要求受到限制。

自我的選擇除了需要自由,也需要有尊重他人選擇的道德,這是自由的基礎。「他人的選擇會限制我們的選擇,而我們也會對自身的選擇做出限制。所以追求自由還不夠好——任何並非出於偽善,而是真心珍視自由的人,也都必須珍視他人的自由,並在行動時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行使自己的自由」。(261-262頁)

如果成為(becoming)自己是一個過程,這本波娃的傳記是不是最後可以給我們解答,讓我們知道波娃是如何「成為」的?我認為我看到了答案。我看到波娃高潮迭起,變化多端,左拐右彎的人生,有豐富的成就,中間有痛苦懊惱,悔恨自責,也有非常愉悅熱情的情慾流動。但作者認為波娃人生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都不能代表她。沒有人能在孤獨之中成為自己(524頁),那麼波娃就是在人生歷程中遇到很多朋友和學生,也經歷了很多「偶然」戀人,男女都有,年紀都比她輕,除了沙特。然後波娃就逐漸「成為」。

西蒙.波娃最新傳記《成為西蒙波娃》。取自衛城出版社

給台灣讀者的禮物

台灣的讀者一定對波娃的多方愛情關係非常好奇。請自己買書看。有些戀情真的讓你吐舌無言,石破驚天地大膽。想想,那樣的戀情發生在那個時代,真是太解放了。但你也會看到她曾經為了這樣先進的作為,受到傳統衛道人士攻擊,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樣多方戀情的開放關係,在台灣社會中不容易維持下去,特別是對身處婚姻關係中的人們。這本書可以帶給讀者什麼啟發?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在這500多頁,找到好些令人睜開雙眼,拍案叫好的故事。我在此說說我受到的啟發。

我現在70歲了,一輩子單身,與波娃一樣,拒絕婚姻。我年輕時受到存在主義、禪宗以及女性主義的影響,(特別是anti-social family [編註:反對社會家庭的制度] 的論述),踏上異議性阻力很大的路。我理解自己,若我結婚一定會離婚。於是決定,這一輩子不踏入婚姻。做了這個決定後,我的生命就與同輩她人(特別是女性友人)有不一樣的旅途了。

波娃提到的「成為」(becoming)自己,是非常好的提點,人生要「成為」而不是毫不嗆聲地接受命運的過程還相當需要勇氣。讀完這本書,我的腦袋又開始發出火花,讓我重新思考,今後的餘生,還如何可以繼續「成為」自己?

台灣流行的一種人生就是,30歲應該要成就什麼,50歲要完成什麼,70歲應該如何養老。這死板的人生定律,多少還在繼續規範著、限制著人們對自我發展的想像。如果我們換上「成為」(becoming)的思考模式,我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人生風景。

邁向老年的我,得認真的生活,如波娃所言:「忠於生命,忠於此時此刻的真實。」用這樣的態度,讓今後「成為」(becoming)我自己的過程,更有趣豐富。不要被台灣社會對老年貧乏的想像限制住。啊……啊……啊……學著在山頂大喊:「生命!我來了!」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