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保公共化與在地實踐:非營利幼兒園的回顧與前瞻
2018/03/26
觀看次數:
by 網氏
台灣去年(2017)推估出生率滑落至1.07,出生嬰兒數僅為19萬4千餘人,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的「人口死亡交叉」將比原定的推估時間更早來到。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健全的托育制度是不二的解方。
然而,台灣托育品質良莠不齊、公私比失衡、費用昂貴等問題屢遭詬病。因此,隨著2011年幼兒教育及照顧法通過,2012年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上路,公、民共辦的「非營利幼兒園」成為在公、私之外的第三種選擇。
截至目前為止,全國共有77所非營利幼兒園,由不同的基金會、協會與學校承辦。承辦法人自身的社會使命與非營利幼兒園的核心價值:「平等尊重、專業整合、社區互動、公私協力」相互結合,透過制度的設計,在教保服務中,激盪出不同的化學變化,也為台灣的托育教保公共化注入新的動力。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於今年(2018)1月11日至1月12日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教保公共化與在地實踐─『非營利幼兒園的回顧和前瞻』論壇」,參與者有各縣市教育局處、民間團體、教保工作者、學者專家以及關心教保公共化議題的人士。會中除邀請教育部國教署、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臺中市、高雄市、屏東縣等縣市分享非營利幼兒園政策規劃及辦理進程,同時也請法人團體分享承辦非營利幼兒園經驗,並邀請學者分析非營利幼兒園對於台灣幼兒教育的影響。
本期網氏,邀請彭婉如基金會研究發展部專員陳竹儀整理論壇的重要發言,分別以〈建立女性心目中的美好國家 尋找台灣社會的續命丹:托育公共化〉和〈創造多贏共好的托育環境:非營利幼兒園對台灣學前教育發展的意涵〉為題,與妳/你回顧與前瞻非營利幼兒園政策、經營經驗及影響。
文章如下
Previous
建立女性心目中的美好國家 尋找台灣社會的續命丹:托育公共化
Ne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