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經驗 台灣轉化】育兒不孤單,從親子館的改革做起

by 呂佳旻

台灣親子館達到紓緩家長照顧兒童壓力的目標?

「國家養」是近日父母圈裡很夯的詞,公共托育服務的擴增,絕對是紓緩父母育兒壓力很重要的一環,但從成為父母開始,孩子各階段的照顧知識、教養問題,其實也都可能成為父母的壓力鍋。

瑞典的開放育兒園是為了「跟大人建立橋梁」。彭婉如基金會提供

點開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網站托育資源中心工作操作手冊當中,有一段話署長的話:「托育資源中心也就是坊間俗稱的『親子館』……,自2012年開始推動托育資源中心的布建,主要是考量幼兒成長過程中,父母及家庭的支持扮演重要關鍵角色,政府有必要提供有托育服務需求的家庭一個近便、專業、整合性高的社區支持資源,不僅讓孩子在社區中有一個優質且安全的活動空間,對於家長自行照顧或親屬照顧者獲得喘息機會與完整教養資訊,進而紓緩家長照顧兒童的壓力。」

截至2020年底,全國已有178家托育資源中心名列在冊。網路上搜尋親子館,多數部落客的分享,關注的多是設備新穎與否、有無特別的活動課程可供報名?台灣親子館的整體設計,圍繞的是繽紛的玩教具或新潮的活動課程。所謂「育兒父母的支援系統」,多數新手父母的經驗,都是自己在網路上尋找孩子年紀相仿的家長尋求建議,或自己組成媽媽互助社團。

倘若以「紓緩家長照顧兒童的壓力」為目標,台灣的親子館能否還有更貼近家長需求的規劃型態?

瑞典的開放育兒園是為了「跟大人建立橋梁」

2013年第一次參訪瑞典馬爾摩市(Malmo)的家庭支持中心,當我們踏入其中的開放育兒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群人們,分不出誰是誰的父母、誰是誰的孩子,此起彼落的對話或嬰兒尖叫聲,好不熱鬧;再緊接而來的,是帶著興奮且殷切眼神,急切的想跟我們有進一步接觸的教保人員。

「ㄟ ,我是不是有見過你」猶如搭訕式的提問,是負責的教保人員跟我們的初次接觸。團員內成員佳羚,即是《台灣女生瑞典樂活》 的作者,當年在瑞典左手抱小孩,右手寫論文時曾經到訪過此地,沒想到幾個年頭後再相見,工作人員竟仍留有印象。

細問負責的教保人員,才知開放育兒園設計的初始用意是「跟大人建立橋梁」。「因為來這邊的多半是請育嬰假的父母,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負責,但他們也會在此得到幫助,所以是為大人而設計的。」因此,這裡的工作人員,其首要關注反而是育兒父母的需求。

舉凡嬰幼兒各種照顧需要或困境,如何吃飯、睡覺,甚至如何幫孩子穿衣,都是父母可以主動諮商的事項。負責的幼教人員表示,開放育兒園做的不僅僅是被動的等待諮詢,其實更有主動關注父母需求的作用。「也許在現場就會看到父母睡不好,那就給一些如何幫助幼兒睡眠的建議,也許只是一些小動作,但很多家庭狀況就能得到改善」。

看得見人,親子館才能真正成為托育家庭的支持資源。彭婉如基金會提供

「讓每個人都覺得受到歡迎」,才能真的減輕育兒壓力鍋

在開放育兒園裡最受歡迎的活動,是例行的歌唱活動。主持人在活動開始前,先介紹我們來自臺灣,讓大家彼此認識,立刻有家長好奇的詢問我們是用什麼語言在溝通。雖然聆聽著不熟悉且須透過他人轉譯的語言,但透過工作人員的引導,每一個親切的問候,讓遠道而來的我們體會到被接納的友善感。

體驗過台灣親子館的父母們,應該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員不斷在維持空間整齊清潔的緊湊感。帶著台灣親子館運作的視角,我們詢問了開放育兒園「如何進行內部打掃、清潔消毒或玩教具管理」等工作。

「我不喜歡一直到處去叮嚀大家你東西怎麼擺,這會讓父母有種做錯的緊張感」。負責開放幼兒園的教保人員表示,來到這裡的家長帶著小小孩,有時孩子已經大便,或小孩很想睡覺正在哭鬧,爸媽因而需要趕著回家,這時去要求家長要把所有物品歸位後再離開,也是一種壓力。

負責的幼教人員以對父母育兒壓力的高度同理,落實友善育兒情境這件事。但如此一來,這個空間環境的整理責任,不就落在僅有兩位教保人員身上?

「我們快休息了,大家一起來幫忙吧!」

接近中午時刻,聽到負責的幼教人員一聲吆喝,所有的家長無一不開始動作,把該歸位的物品歸位,一瞬間原本四散的布娃、玩具們,一一回到它該有的位置上。「通常來到這裡的父母如果這次忘記或無法幫忙整理,那他下一次就會覺得自己應該要好好打掃。」負責人員如是說。

當自己成為父母後,終能體會不同國家及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展現。瑞典的模式是,一方面同理育兒父母的壓力,但另一方面讓仍有餘裕的空間使用者知道這是我們共有的環境,透過一些小小的體貼跟提醒,帶動「互助合作」的這件事,也讓孩子理解,整個環境是我們共有的,無論是家庭支持中心,還是更外圍的生活環境,我們都有維護的義務!

托育資源中心不僅仰賴華麗新穎的硬體環境、多元的玩教具,也需要有人味的課程設計,才能達到協助父母紓緩育兒壓力的功能。Photo by CDC on Unsplash

2019年我們再度到訪開放育兒園,負責的教保人員表示,「最困難的挑戰,是贏得父母的心;孩子來到此處很開心,但若父母不開心、感覺有壓力,就不會回來了」。這解答了為何這裡的工作人員在園區內不是急急忙忙的整理環境佈置,而是更細心觀察每一個大人及孩子的需求,誠摯的期待跟每一個人接觸。

正當我們預備離開時,有一對母子正巧踏入園區,工作人員立刻至門口親切的詢問對方是否第一次到來,「那我跟你介紹一下這裡的環境,以及我們會提供的協助,好嗎?」開放育兒園試圖讓每一個人都有參與感、都能感覺到自己是受歡迎的。它的溫暖不只是硬體上的空間規劃,更是因為人跟人之間有溫度的接觸。

看得見人,親子館才能真正成為托育家庭的支持資源

筆者從2017年誕下第一個寶寶取得親子館的入場門票開始,幾次進出親子館的體驗,都是先填寫家長基本資料,即使之前填寫過,每次都還是要把同樣資訊再寫一次;填寫完畢,清潔消毒後,就可以帶孩子去自己想要遊戲的區域,倘若遇上剛好可以一起玩的孩子,才能有機會稍稍與他人相互接觸。不少家長通常也都事先約好夥伴一同前來,否則根本沒有什麼機會與其他人互動。

也有幾次遇到約10分鐘的說故事或唱跳時間,故事內容或歌曲不僅跟台灣在地毫無關聯,工作人員帶動時也沒有展現與孩子同歡樂的氣息,就是行禮如儀的過場活動,不會主動吸引孩子的注意、鼓勵孩子參與,也因此會看到部分害羞的孩子就只是站在旁邊觀看而已,活動結束後本來被聚集的大人跟孩子也一哄而散。

我們跟工作人員偶有的接觸,就是他們來進行玩教具歸位、整理工作時,若遇到剛好有孩子爭吵,會搭上幾句話,其餘時間,只見工作人員們多半自己坐在櫃檯區彼此聊天,或有部分工作人員在另一個空間準備等會預計要進行的手作活動。從來沒有工作人員來跟我們談論過,來到這個親子館,我們除了帶孩子來遊戲以外,還有什麼可以協助的功能。

幾次進出親子館的心得就是,這裡是個有使用時間限制的「室內公園」,只能列為雨備方案裡頭偶爾去去的名單。

台灣近年雖然大力拓展托育資源中心據點,但僅仰賴華麗新穎的硬體環境、多元的玩教具及繽紛,但沒有人味的課程設計,是無法達到協助父母紓緩育兒壓力的功能。當衛福部能藉由更清晰的目標導引,帶領托育資源中心真正做到貼近、友善又沒有壓迫感的育兒協力,台灣父母的育兒才真的有可能不再孤軍奮戰。

(作者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部專員)

了解更多北歐經驗  台灣轉化的經驗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