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掃墓有錯嗎?

by Emily

人常說:「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的水,從出嫁的那一天開始,和娘家的關係必須有所改變。」

「妳若敢在大年初一回娘家或清明回娘家掃墓,我一定跟妳斷絕母女關係。」 這是一個母親對自己嫁出去的女兒所說的重話,這樣的對話場景發生於任何世代的女性身上,從50、60年代左右出生的已婚婦女,乃至現今社會的新女性生活中。

五十又五的阿霞從小生在一個很注重台灣傳統習俗的家庭,結婚近三十五年,自己的夫家較不重視一些傳統習俗,讓她能以輕鬆的心情去面對婆家這邊的心情。每當清明時,她總想回自己的娘家幫忙祭祖相關的事宜,總是遭受到自己的母親嚴厲地責罵,千方百計地想突破母親的忌諱,往往是失敗的。

她回憶起自己的阿母對她所說的話,對於習俗上的男女不平等,她的內心總有些不平衡,認為女兒也是娘家的一份子,為何就不能在清明時回自己娘家掃墓祭祖,難道女人就要一輩子就要活在傳統的陰影下嗎?

一直到阿母過世後,阿霞才有機會回到娘家去掃墓,她為了破除回娘家掃墓的迷思,每逢清明總是主動張羅祭祖的事宜及邀約兄嫂一同去母親墳前祭拜。她也常常帶著自己的丈夫上山到母親墳前上香,順便陪陪母親。她想要告訴自己在天上的阿母,讓阿母知道女兒雖然嫁出去,但並不是如傳統觀念所說的在某些特定日子回娘家,就會對娘家有不好的兆頭;相反地,是在表達女兒的孝心及對娘家的情義,也讓娘家歷代祖先知道,嫁出去的女兒是不會忘本的。

有很多傳統的觀念,真的很不利於女性同胞,阿霞認為,對於不合理、不合宜的想法作法,我們應該試著溝通與爭取,男女性別應有的公平待遇。書讀得多,世面見得多,就應該更講道理。

四十歲以前的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是完全依傳統習俗在過日子,也許是公婆及自己娘家的父母相繼去世後,這幾年她有比較多的空間、時間和先生相處、溝通、調適,現在的她,沒有了傳統的束縛,掌握了自己的女性自主權,學習做一位有女性意識的歐巴桑。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