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男人團體的經過
by 吳月美、陳盈靜、翁嘉得、魏雪瑛、歐子萍
「當我把這個活動的邀請卡遞給身旁的男性友人時,他們的表情都一樣:張大了眼,當場愣在那!」盈靜迫不及待地跟我們分享,當男人遇上男人團體的第一次接觸,竟是—不習慣、訝異!
A男還反問盈靜:「你……給我這個,是要我參加嗎?」A男是個社工師,早已習慣扮演助人的角色,今天要他反過來,扮演被傾聽、被照顧的「團體成員」角色,還真有些不習慣。
現實生活中,男性同胞們,不正也是如同A男一樣,不習慣被呵護嗎?
當我們四處散佈活動訊息時,也順便做了「市調」:這個社會,提供男人服務的機構有哪些?
結果令人訝異,男性可以尋求的社會資源真是少得可憐!只有「內政部男性關懷專線」,也難怪男人習慣上酒家尋歡作樂,要不然,你叫他們如何發洩心中的苦悶?
眾友人看到我們的活動,第一個反應是:「你們觀音線實在『有夠勇』!敢率先開辦這種男人活動!」接下來又問:「會有男人『敢』來參加嗎?」
男人有感覺嗎?
在傳統觀念裡,男人是一個家庭的經濟主體,所要承擔的就是賺錢、出人頭地等現實面的重擔,壓抑了感性的一面,久而久之,反而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
現代男人真命苦!身上背負著好幾個包袱,是父母眼中孝順的好兒子;要符合太太對「新好男人」的需求;還要當孩子的大玩偶!偏偏男人又很ㄍ一ㄥ,自己的辛苦不需要被知道,只要大家「佩服我、敬佩我」,自我就被滿足。
身為觀音線「唯一男士代表」的嘉得表示,男人習慣用「經濟」去照顧家人,卻不會用「情緒」示人。家裡的燈泡壞了,他很自然會去修理,但面對心情沮喪的家人,卻往往傻了眼,不知該如何安撫。
雪瑛極力鼓吹另一半參加這個男人團體,不過老公十分不願意,還說「每天上班都累得半死,下了班,我休息都來不及了,哪還有空參加什麼成長團體」?
雪瑛說,因為籌辦活動的關係,有機會和許中光老師一起探索男人的心事,也讓她靜下心,用另一種新的視野,重新看待生命中的每個男人。
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子萍的爸爸長年經商在外,為這個家打拼,有一次,子萍對爸爸表達感激之意:「爸爸,你真的很辛苦,為我付出這麼多!」
爸爸有些不知所措,一直笑著說:「無緣無故的,你幹嘛跟我說這些有的沒有的啦!」臉上卻滿是欣慰的表情。
相對於子萍的直接表達,她的哥哥也很渴望得到爸爸的肯定,卻總是說不出口,也不好意思說。男人與男人間,反而有著難以啟齒的窘境。子萍常提醒哥哥:「為什麼不主動去跟爸爸說,你希望他怎麼對你,明白說出你要什麼?」
女兒可以輕易地撒嬌:「爸爸,我好久沒看到你,你都在忙什麼?」簡單的一句話,充分傳達了關愛的心意。但類似的表現對兒子而言,可能是深藏在心中,永遠說不出口的期待。
原來,男人也有感情的需求,只是,他不知該如何表達。
心底明明想親近對方,卻又在潛意識裡拒絕了溝通的機會。這不也正是很多男人對「溝通」的矛盾心結?
這才是正港男人
觀音線服務的宗旨是:促進兩性和諧、家庭幸福的社會,所以,我們怎麼可能獨厚女人,而忘了男人?
因此,引發了月美創辦男人團體的構想──男人也需要被照顧!
月美認為,許許多多參與觀音線活動的男性志工、求助者,其實早就以另一種方式,向大家娓娓述說他的生命故事。
月美鼓勵參與男人團體的成員,如果實在不好意思說出你的故事,你不妨換個方式說:「我有個朋友,天天都被老婆唸,我實在看不過去了……」
身為男人的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有時候,是可以卸下盔甲的,不必時時把自己武裝起來。在這個活動,我們談男人的性事、談情說愛、談爸爸經……無所不談,都是男人想知道,又切身的話題。
這次成立男人團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幫助他們找一個壓力宣洩的出口,挖出自己深藏已久的情緒,進一步,說出自己真正的感覺,知道如何放下自己的壓力。
我們深信,會來參與這個活動的人,才是真正的「正港男人」!
(作者為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社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