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功,來自父母持續的學習
by 張瀞文
書名:愛孩子要有效率
作者:張瀞文
出版:台視文化
「競爭在最高層次上不是談致勝,它是關於準備、勇氣、了解和培育你下面的人以及心,致勝是結果。」洋基隊總教頭Joe Torre在接受商業週刊專訪時說了上面這一段話。
我們的孩子一出生就落入一個極端競爭的世界,現在父母最大的擔憂就是我的孩子是否具競爭能力?我的孩子會不會一開始就輸了?會不會被人踩在腳底,而無能力翻身?
對一個家長來說,何謂孩子教得「更好」?
把「更好」,擺在現實場景中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在競爭中不落人後,就算不是出類拔萃,也不能輸太多,這也就托瑞所說的致勝。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教育孩子成為在競爭中能夠致勝的人,就算不是一路贏到底,在一生當中也要贏個幾回合!就算不能如同王建民一樣的風光致勝,也要把孩子教養成不是一路失敗的人!這是身為父母的期望,對孩子,也是對自己!
競爭的結果,不是輸,就是贏。人生不可能永遠贏,也沒有人真的永遠都在輸,如果在教養孩子具競爭性的課題上,重點若放在輸與贏,精神官能症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多!這不是做家長的想要看到的結果。
爸爸媽媽若是不只是看到孩子的輸與贏,讓我們回到托瑞的箴言-「競爭的最高層次不是致勝,而是準備、勇氣、了解和培育你下面的人以及心。」
準備、勇氣、了解、培育是有持續性,也形成一個有力量的循環,強化投入競爭時所展現的力量,事實上也是競爭的本體,用白話說,競爭的最高層次是過程,並不完全是為了致勝,「準備、勇氣、了解、培育」才是競爭過程的目標。
如何將全體球員帶進這四個目標,是教練的課題,因此教練必然進行這四個目標的目標管理,以期達到競爭的極致展現,而致勝只是眾多結果中比較引人注目的部分罷了!
- 朝向有效的教養目標
這本關於親子教養的書,只繞著一個核心轉──教養的目標管理。
不斷提醒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進行的每一個決定,是不是都能清楚看見自己的教養目標?並且去思考我的所言、所做,與為孩子做的每一個決定,是否能導向我與孩子想要的目標?
換句話說,如果想要去北極,卻搭上往南半球的飛機,到得了北極嗎?或許可以,但是可要繞一大圈呢?油料可能耗盡而中途墜機!身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成為傑出的人,卻一直罵他沒出息,可能把他罵成有用的人,達到父母目標嗎? 當父母對孩子說出「你怎麼那麼沒用?」、「你真是笨蛋!」、「你什麼事都做不好!」的時候,父母的目標是什麼?希望他做得更好?還是希望他更笨更沒用?
我想沒有一個父母在責罵孩子的時候,是希望孩子變成更沒出息的人,絕對沒有的!但是,用負面教養模式,可以把孩子帶到正面的成功目標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如果父母能夠有效地進行教養的目標管理,就不會被一時的情緒衝昏頭,不自覺用負面教養模式,希望教養出正面而成功的孩子。
- 教養的四大元素
本書中將親子教養區分為四大塊:處罰、有效率,溝通、有回應,相愛、不相逼,夢想、灌溉動力,讓家長很容易地在這四大塊中進行教養的目標管理。
父母都難免必須要修正孩子的行為,有時孩子因為不懂事,有時候因為疏忽,有時候因為慾望戰勝理智…,而做出需要接受處罰的行為。在這個時代,處罰不再是打到讓孩子害怕,孩子就不會再犯錯,若是這麼容易,家長就不會有這麼多煩惱了!
常常必須處罰孩子,對家長而言是耗損身心能量的大負擔,父母要如何處罰,才能不傷害孩子的身心,又有效率呢?處罰的目標管理能省下家長許多白費的力氣與時間,不只讓處罰有效率,而且讓處罰真正能幫助孩子的正向成長。
溝通,也是讓父母耗費心力的一環。
孩子越長越大,爸媽常覺得自己是在跟一堵牆壁與炸彈講話,不是碰壁,就是按錯按鈕引來一陣看似忤逆的回應,這是溝通出現障礙,溝通的技巧必須改善,但是每一次進行溝通前,爸媽必須先進行溝通的目標管理,才能有效達到目標。
孩子第一個愛戀的對象是爸爸媽媽,親子之愛是不容置疑與抹滅,然而我們愛孩子的方式常常一不小心讓孩子以為爸爸媽媽不愛他,明明是相愛,明明爸媽真的是為孩子好,卻被孩子體認是苦苦相逼。
為何相愛變相逼呢?孩子一定是在成長中,所以不斷處於改變狀態,改變的速度遠遠超過大人本身的生命步調,因此大人看小孩的視覺經常落後於孩子的實際成長狀態。
再者,大人已經變成大人很久了!本身改變的速度甚為緩慢,並且經常將思慮逗留於過去,眼光一不小心就釘死在孩子的過去之上,而非孩子的現在進行狀態。我常聽到家長用孩子小學5年級的樣子.甚至更早的言行,來比較現在念國中、高中的言行、嗜好,認為孩子變壞了,不乖了,有問題了!許多父母的煩惱與親子衝突都來自這種認知上的嚴重落差。
- 預知孩子的未來
對於孩子的現在,我們趕不上他們的成長,對於孩子的將來,我們卻又不由自主地將我們的現在,套在孩子將來的圖像上,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逼迫大過於關愛,以為父母一廂情願地砍殺他對未來的夢想。
當孩子有了這些感知,對於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就失去感謝,親子關係於是變質,這並不是父母的初衷。
當相愛變成相逼,當夢想被迫幻滅,孩子的成長與成功動力也走向壓抑與死寂之路,競爭力相對削弱,致勝的可能性降到低點,這也不是父母心中真正的教養目標。
因此,處罰、溝通、相愛、夢想的目標管理也是競爭的高層次展現,成就了托瑞所說的「準備、勇氣、了解與培育」。
孩子的成功,來自父母持續的學習與改變,緊跟著孩子的成長,不斷修正與孩子互動的目標與方法,親子教養的目標管理永遠是在相對的動態中。
祝福所有持續學習的家長,與努力在競爭中成長的孩子,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爸爸媽媽更輕鬆地與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可以從父母那感受到更多支持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