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入境隨俗」

by 張瓊齡

以往到國外去,我原本覺得入境隨俗,用當地的步調生活,是不需要太經過掙扎的事情。但最近一、兩年,兩件旅途中的小事引發了我的省思。

2006年春天,友人的兒子初次經歷情傷,為讓這個剛退伍尚未出社會的大男生,體會到世界何其寬廣,我們兩個老女人決定陪他走一趟印度,我還拉了情場經驗豐富的小弟同行,希望藉由外境的轉換,以及途中對情感多層次體會與認知的討論及對話,如此雙管齊下,能給這位年輕人後自行恢復生機的一些資糧。

初抵加爾各答的第三天,我一如往常想抄近路,從旅館前往德蕾莎修女創立的仁愛修會時,同行的小弟叫住了我,問我為什麼一定要走這條老有人在路旁便溺,牛車、人力車交錯,總有流浪狗、動物糞便、垃圾橫陳的小巷呢?

我想也不想地說:「因為這條比較近啊!」

然而,小弟駁斥了我的論點,他說他測過時間,如果我們走外頭鄰近大馬路的商店街,跟走這條小路所需要的時間是差不了多少的,但是「感覺會好很多」,小弟這麼告訴我。

我當然沒有那麼實事求是的精神,還真的去分別各量一次時間,我甚至也懷疑小弟真的有去測量過時間嗎?只是他的這番問話,讓我陷入了一陣思索:是啊!時間恐怕是差不了多少的,也從來就不需要趕時間,但我為什麼那麼輕易地棄大路而就小徑呢?

回想起自己在花蓮時期的上班路徑,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無照騎車(後來就有駕照了啦),認為小路比較不會碰到警察,一方面也是不喜歡大馬路的單調無趣,總是故意走荒僻的鄉間小路,沿途欣賞風景,順便無邊際地遐想,硬是繞了一大圈、多耗費一些汽油,才悠閒地抵達辦公室。

而日後搬回台北,往返於中和住家與木柵辦公室間的路程,總也要繞境到一條穿過社區,沿途會經過公園、樹林、小湖的岔路,最終才心甘情願地回到大馬路上。

在台灣的這兩則經驗是,為了選擇較好的感受、體驗,我寧願捨近求遠,然而,我卻無法解釋自己在印度期間,不假思索地走小巷的原因是甚麼?

2007年的夏天,我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停留了幾天。此行的重點是到宿霧及鄰近的島嶼,基於馬尼拉的惡名昭彰,熱鬧市區爆炸事件連連(我返台不久後又爆了一次),偶爾因為覓食,或是到幾個古蹟逛逛,才步出寄宿的旅店。

同行的小女生,已經跟我一起旅行三個國家,相處即將兩個月了,來到馬尼拉之後,只要一出門,她就快步疾走,完全無視於周遭的人事物,一回,我終於忍不住地告訴她,如果不是很想出來可以留在旅館啊!她才讓我知道,到了馬尼拉之後,她沒來由地一直覺得很緊張、很害怕、不曉得怎麼辦,不知不覺得就越走越快了起來……

我明白這種感覺,許多人初到印度加爾各答也曾經有過的:路上老是有男人睜大眼,直盯著你瞧;老是有不期而遇的乞丐,伸手跟你要錢;車子老愛按喇叭,而且橫衝直撞得好像會撞到人……,只是和印度比起來,馬尼拉的狀況不算太嚴重,我於是忽略了。

快離開馬尼拉的前夕,我們終於接受了旅店資深夥計的建議,到全亞洲最大、全世界排名第三的shopping mall去逛逛。我原本只是抱著殺時間的心態前往,卻沒想到一進入這個空間,竟感到無比地自在舒暢,我被自己的這種感覺給嚇了一跳,怎麼會這樣呢?之前到過的一些國際都會、一些通常會刺激消費的所在,向來是沒有特殊感覺的,會想瞧瞧有沒有特別新奇的玩意兒,但是,通常看到最多的,是在台灣也都能見到的國際品牌,連鎖咖啡館、便利超商,類似在馬尼拉,一進入這個shopping mall,從內在湧起的「自在舒暢」感,倒是從來不曾有過的,我不禁陷入深思。

還沒離開馬尼拉的時候,我就有了初步的結論。我發現,人在別無選擇(或是不知道還有其他選擇)的時候,比較容易讓自己做到所謂「入境隨俗」,也就是接受這個環境的面貌,盡量讓自己調適可以身在其中,而一旦有其他選項可供選擇的時候,喜歡待在一個讓自己相度感到熟悉的環境裡,這也是沒有辦法掩藏的直覺反應。

我由此看到自己過去以為的「入境隨俗」的能力,事實上還有待考驗。

至於我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經驗,又作何解釋呢?

無論是熙熙攘攘的大街,還是猶如黑街的小巷,我必須誠實地說,自己都不喜歡,也不眷戀,因此一聽說小巷是捷徑時,就毫不考慮地選擇了,一心只想快速掠過這段必經的旅程,直奔目的地。也有可能,我過往到加爾各答都把焦點放在擔任國際志工這件事情上頭,一些無關的事項,從來也就不放在心上;對我的小弟來說,出國總是意味著旅行,因此他所注意的面向就和我大大不同了。

終究,我是個過客,在短暫的寄居或停留的過程中,只是找個自己能夠接受的方式暫度一時而已。然而,這種過客心態,跟著我已久了,我不確定這種心態,還有沒有轉化的契機。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