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書城,閱讀女書的李詩慧
by 簡如玉
任職於女書店當副理的李詩慧,白淨可愛的外型讓人很難和女書店聯想在一起。她說她的人生是以閱讀而來,而且閱讀的盡是女性的書。
1970年10月10日出生的李詩慧有著客家血統,她畢業於輔仁大學法文系,曾在小學任教,一年後進入女書店工作。她很高興能遇見現在的老板,也就是 女書店的董事長──蘇芊玲。她提起在大學二年級的那一個暑假,婦女新知招募剪報義工,那時因摺書而認識蘇芊玲。接觸義工工作後的李詩慧對女人的新 聞,女性的書女性主義等女人的議題比較關心和注意,尤其進入了女書店後,這份心也就更深入與成長。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李詩慧,因父親是公務員而母親又是職業婦女,所以家事都需要她來幫忙做,底下的兩個小弟就輕輕鬆鬆。從小就感覺到家庭分工的不平等, 光是提到做家事的分工上就有性別差異的不同待遇;媽媽卻還不停的叮嚀:以後嫁個好老公就好命了。這話只會對女兒說,卻並未對兒子說,其實那個女人不想找個 好男人?李詩慧嘴裡鏗鏘的說著。
大學時期的李詩慧,曾參加校內的舞蹈社團,那是一個女多於男且男生占優勢的社團,當在配對習舞時,男生皆選擇自己喜歡的女生為舞伴,忽略了其他的女 生。進階班時,甚至有遭舞伴拒絕,事件中產生的困擾,已隱約的看出男女的不平等。她向社長反映,卻反遭男社長以她是參加婦女社會團體,對她講話要小心來糗 她;她因此離開了社團,也被貼上了異類的標籤。當時媽媽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要小心一點,太前衛怕被利用!但她還是朝著以女性議題為主的路走下去,義無 反顧。
李詩慧談到女書店成立於1994年4月,當初只有一個使命感──提供女人可以無拘無束暢談女性的地方。隨著社會腳步在動,女人議題也在動,女性意識抬 頭,女人看書的機會增加,兩年後,決定開始出書。出版品以本土女性主義,如蘇芊玲的”不再模範的母親”以及翻譯自美國的經典女書。她覺得今日的女書店,有 責任要引進一些經典供學院派學術研究參考。
經營女書店對一個讀法文的李詩慧來說,無疑的是一項滿困難的工作,從1995年9月進入女書店工作的她,半年後已經完全的進入狀況,並且掌握到女書店 的經營原則和方向。1994─1999年這幾年來的觀察女書店顧客群,無論在閱讀或購買的行為上,都是女人多於男人。近年來更由於客人的好奇心,或有關女 性主義等課程做研究報告的學生,甚至有探討兩性平等教育的老師以及想看同志議題的同志等;所以顧客群就不在侷限於女性了,大約十個客人當中有三個是男性。 因此,屬於天秤座的李詩慧學習到在看問題時,不只限於女性,還要關心弱勢。
女書店裡啟用義工媽媽在白天時段顧店,這些原本被傳統束縛的媽媽們,來到這裡後經濟上不無小補,隨著看書的機會增加,接觸的人也多了,對子女的教育就 不會太刻板,李詩慧說:對兩性關係的看法更有彈性。所以曾試辦不同年齡層的媽媽成長班,主題偏向與生活有關,透過一些有經驗的老師來帶活動。她說:最簡單 的意義──讓女人活得快樂吧!
女書店不因女性主義出版市場的變化而讓舊書消失,且會一版再版,為了彌補營業虧損,李詩慧提出目前幾個已改善的方法:
- 積極引起政府教育機關重視學生的需求如:兩性平等教育,性騷擾,校園暴力等議題。
- 主動提供學校課源如:收集最新資訊交由左營高中的輔導室。使其成為中心資源學校。
- 開發新的顧客群,以讀書會的方式辦過女性自助旅遊,婚姻、傳記、影像、音樂等活動,年齡層已顯著的往下紮根至國高中的女青年。
- 有些團體也主動聯繫合作事宜如:女學店、女青詩社。
- 女書店也採會員制,3000元會費以購書為主,會員得享75折優待。
- 成立書店聯盟網:和附近的書店彼此交換經驗,互相幫忙。如:唐山和台灣的店。
李詩慧又說,女書店曾辦過活動但知道的人少,所以目前參與主辦社區大型活動較無餘力,卻積極參與崔媽媽租屋中心來協辦社區活動,目的希望能透過廣大的 媒介,讓更多的人了解女書店並參與成長。她語重心長的說,今後要如何讓女書店撐下去,雖曾想過與現實妥協,但還是要有底限的。因此日後女書店的目標會朝著 以社區為主軸,結合社區的資源,努力向外拓展,讓女性活出自己活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