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 那些性別上的麻煩製造者

by 吳怡慧

開版辭:從真愛聯盟變身到護家盟,我想很多走性別平等學術研究、社會運動,或者只是從生命經驗認同支持的朋友都跟我有相同的喟嘆:

怎麼平常讓人敬重的朋友或長輩,竟然也是該聯盟其中一份子!特別是從他們臉書轉貼的字句與文章,在在都讓人不斷懷疑:這真的是我認識的那個人嗎?

也從這些痛苦的經驗中,我發現,那些深受異性戀霸權之苦的人,不只是性別少數的他者,更有那些在各領域受人敬重敬愛的人們。因為他/她們何嘗不也是在主流社會中,從小就被恐同的網絡所束縛著。

怡慧開設專欄書寫,願為校園中被邊緣化的陽剛少女點一盞亮光。photo credit:unsplash@Jakob Owens

我知道臉書上的筆戰從來不曾化解過紛爭,我願另闢戰場,為我支持的信念添一點光,多點一盞「光明燈」。

這次不談娘娘腔,談陽剛少女。一群被標誌為「不男不女」、「像T的變態」或者「死同性戀」的校園女學生。

文章如下

一個教師的告白〈那個像T的學生〉

今天一位同事諄諄教誨著一位打扮像T的學生
我明白她的「諄諄教誨」是源自她真實的教育信念而產生的行動
只是 當我坐在角落聽著她對學生的「循循善誘」時  渾身刺癢
因為 我不能附和

這果真是一個異性戀霸權的世界  同性愛無所遁逃
就算青少年在校園中開始流行展現同性愛
或者被成人認為是標新立異的手段之一
但我還是無法認同那一句:「你希望別人因為你像T而笑你嗎?」
真是如此,我們該教育的是那個取笑人的人,而不是那所謂「像T的孩子」

那個像T的學生
我隱隱覺得對你不住 我沒有辦法站出來為你挺身說話
我有太多成人不堪聞問的藉口
我只能自我安慰   如果你在我的班   我不會這樣待你
這是身體的自主權與人格權  這不會是我應該干涉的領域
這違背了我的教育信念  這顛倒了我曾在學術殿堂的大加撻伐
我用自己的肉身在自己班上試行著我那與現行校園中格格不入的教育理念
我無力去衝撞  我只能暗暗地試行……
不合作運動

-節錄自作者部落格

這是教學生涯中,我在部落格上的一段心情。「不合作運動」是指我不向校園中性別規訓屈服,不用這套價值判斷放在帶領班務上。T意為Tom Boy,是女同志世界中在性別氣質偏向陽剛的角色暱稱。

那天,被訓誡的女學生,蓄著時下青少年男偶像般的短髮,藉助濃厚髮膠的力量,產生怒髮衝冠作用的那一種。而她是一個女學生,她就站在老師面前,雙手放在後面,頭低低的,我看不見她的表情。我不知道老師的訓話是一字一句地從她右耳進,再從左耳出,還是就這樣鑽進她的心裡,滲出血來。因為,我看見的是老師「諄諄教誨」地要她「恢復」女兒身,命令她不要再束胸,甚至還「動機良善」地勸她不要因為這樣「異常」的打扮,讓別人認為是「變態」。最後,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她說,這一切都是「為妳好」。

那位老師所說的字字句句,對我而言都十分「刺耳」。我可以瞭解老師的原始動機出於為她好,但是,我看見的是,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身體的強制規範;我聽見的是,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性別氣質的刻板印象;我更深刻感受到,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可能「變成同性戀」的恐懼。

這年頭  霸權都不霸權了

充斥在校園裡的異性戀規範,律令每個人都要符合一套「男陽剛/女陰柔,人人都是異性戀」的性別邏輯,凡是不遵循這套邏輯者、凡是演出走樣者,都被視為麻煩份子。女性主義研究者發現,被異性戀主流價值視為「性別上的麻煩製造者」(gender troublemaker)。這些攪亂「正常」性別邏輯者,都是來惹麻煩的,都是不正常的。必須加以「教化」,才能得「正道」。

成年人用權力要求一個在身體上是女性的女學生,符合其傳統對應的性別氣質,捨棄陽剛短髮,蓄留陰性長髮;同時,藉由符合女性/陰柔的規範,以強化異性戀形象,禁止女性/陽剛的組合,避免成為被別人視為「變態」的同性戀,這是典型異性戀世界對於非異性戀者的規訓與收編。

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的「性別糾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六年前的真愛聯盟到六年後的護家盟。六年前,他們以校園在教性解放作為拒絕同志教材進入校園的煙霧彈,現在他們更以一種「我懷疑自己是否住在地球」的論述來拒絕理性討論同性婚姻的合法性。這個論述是:異性戀霸權一詞是對異性戀者的歧視;同性戀只是社會3%的人口,不能任由少數(同性戀)霸凌多數(異性戀)。

這種權力論述主客體的惡意顛倒,除了讓我瞠目結舌之外,更覺得自己應該另闢蹊徑,將異性戀霸權是如何製造恐同的氛圍、收編校園所有師生,對於性別氣質少數學生產生的不利地位,逐一記錄。當年那位被老師訓斥「你希望別人因為你像T而笑你嗎」的女學生後來成為我論文寫作的研究參與者,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起走過這歷程之後,她告訴我「有人這樣認真聽我的故事,很開心」,那時她的笑容,我至今難忘。

這些所謂「像T的學生」,就是一般人口中的「不男不女」或「男人婆」的女學生。她們在生理性別為女性,性別氣質是相對於陰柔的陽剛,而性傾向則不必然是異性戀或同性戀。在網路的世界中,有些人稱自己為陽剛少女。

因此,我將努力藉由這個專欄,分享我與這些陽剛少女走過的故事。希冀更多朋友,特別是護家盟的朋友有機會理解,正如同「父權」一詞不是在歧視父親,「異性戀霸權」(heterosexual hegemony)一詞也不是在歧視異性戀,而是在異性戀這個牢不可破的價值網絡之中,那些溢出異性戀價值觀的人們如何受苦、如何被邊緣化,如何位於不利的處境。

這是我第一個小小的努力。

(作者為中學基層教師)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