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丈夫跑

by 張瀞文

在傳統思維中,不管女人嫁的是雞鴨牛馬,還是人,都得跟著丈夫的屁股後面跑,如果丈夫到其他地方工作,女人因為某些因素沒有跟著去,就會有很多親戚朋友開始說話:「哎呀,一個大男人在外面打拼,沒有『女人』在身邊,生活怎麼過的去呢?多麼可憐啊!這個老婆是怎麼當的?」

假若是太太不得以必須獨自到外地居住一段時間,多事的善心人士,又會說:「可憐唉,這家的男人與孩子沒有人照顧囉,這個女人是怎麼了?怎麼可以拋夫棄子不顧家庭呢?」

在從夫居的文化架構中,過去的女人對於居所是無從選擇的,雖然現在的女人可以與丈夫一起選擇新居要買在哪裡租在何處,然而,「跟著丈夫跑」依舊是婚姻裡面一條運作中的規範。特別是這些年大量台商外移的風潮中,很多女性面對生命中最大的抉擇:「要不要跟先生著去中國大陸?」、「要不要放棄多年工作去中國照顧(看緊)先生呢?」、「若是不去,先生會不會包二奶?」

這一波移居中國的風潮,與其他移民到美、加、紐、澳、南非等國的移民是不同的。我於1992年曾在南非居住過一段時間,觀察當地台灣移民,如果夫妻一起定居,到新居所之後,大多是夫妻攜手創業、建立家園,兩性通常都是合力承擔家務與經濟勞務,性別分工因此逐漸消失。前者卻不同,不管是住宿舍或是自己租屋購屋,台灣人家庭通常雇有廉價的大陸阿姨(中國稱女佣為阿姨,馬來西亞叫做嘎嘎),女佣的存在強化了傳統的性別分工,讓男人更不用參與家事與帶孩子。

此外大部分移居中國的台灣太太都沒有工作(除非是夫妻自家的公司),因此失去經濟獨立的處境,人際關係被化約在先生的同事圈子與菜市場、做臉、消費等處所。雖說中國的兩性關係似乎比台灣平等一些,但是這樣的平等情境並未曾滲透台灣夫妻之中,台灣先生只會拿大陸女子投男性所好的手腕與自家糟糠比較,並不會拿自己與中國男人養孩子、洗老婆內褲的功夫跟自己比較。

移居中國,看緊老公,顧全家庭

1997年底我帶著5個月身孕,自己搭機到中國廣州與前夫會合,說是會合,其實他沒來接機,因為太忙,人尚在山西。之後我在廣州醫院生子坐月子,共居住了2年。

台灣人在中國,大多不會去住在本地人居住的區域,我們都住在較高級的花園住宅中,所以有機會可以認識其他的台灣家庭,在此想分享我所觀察道的台灣太太生活樣態。

這些台灣太太有些以前有工作,有些沒有,沒有工作的似乎比較可以適應當地生活,甚至更是如魚得水,因為消費活動(洗頭、作臉、跳韻律舞、喝下午茶、按摩、SPA等等)更加便宜,所以她們可以擁有更高檔更多樣化的享受。

大多數的先生必須經常出差,寂寞的太太就拼命在家享受,因為有阿姨在家,從不必擔心被家務與孩子綁住,這是台灣難有的優質太太生活;過去是職業婦女的太太,就可能比較不開心,剛開始覺得終於可以休息了,不必天天朝九晚五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厭煩於三姑六婆的生活,同時失去自主的經濟能力,也產生不安全與失落感,想找工作卻很難,以前若是活躍於社團,好知性不好吃喝玩樂的女性,也不能滿足於這樣的生活,有些人就會想去念當地的大學,但是那也是不容易的事(地緣、時間、智力與體力的考量)。

即使不滿意也是沒辦法,女人本來就應該跟著丈夫跑,更何況丈夫是來中國,不跟著來怎麼可以呢?

這就是重點了,每個先生去中國打拼的女人,最害怕的人呢!就是中國女人。但是去了就可以安心嗎?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男人是定點工作,太太甚至就住在廠房中,他要搞女朋友,太太也是沒有辦法阻擋,鬧也是沒用,萬一先生搞上的是公司重要女幹部,到底是誰比較重要呢?先生會說:「公司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局面,你吃的喝的都靠『她』,有什麼資格叫『她』離開?」

一旦女性失去經濟自主,就沒有退路,除非自己積蓄豐厚,娘家靠山堅實,否則一想到沒錢養孩子無能養自己,就只有含淚認命。

如果先生的工作必須繞著中國跑,他在每一個城市都交個女友,甚至討個老婆,妳也很難去抓,在中國的我們,究竟是個外國人,中國這麼大,耳目再眾多也是不及,何況我們只是一個居家女人。

對一個女人來說,最悲哀的就是,先生的心已經不在家裡,也不在結髮妻子身上,女人又失去養自己與孩子的機會與能力,此時,女人想回台灣,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更複雜於台灣的離婚。除了一般離婚要面對的財務、情感、監護權問題,還必須面對回台後重新適應台灣的生活,幫助孩子學業的適應,重新建立台灣的人際網絡,甚至必須重新安頓家屋;有些男人已經在中國投資大量金錢,早已變賣家產,甚至舉債……。當女性隨丈夫移居中國,遭遇到婚姻問題時,身心的煎熬與必須面對的問題更加複雜難解。

但是我也聽到朋友很滿足於移居中國的現狀,她告訴我,來這裡終於有自己的家,以前跟公婆住了10年,從來沒有自己是家裡女主人的感覺,現在覺得很幸福,來此與丈夫廝守非常值得。他的先生天天在家三餐,從不出差,這對台商家庭來說是特例,但是從她的故事中可以知道,結婚未超過十年的媳婦,在多代同堂家庭中很難有「這個家是屬於我」的感受,為了太太搬出原生家庭是不可能平平靜靜被接受,但是要到中國工作而離家,卻是無人敢反對;想要有自己的家庭,所付出的代價就是離開娘家的親人,多年朋友與工作夥伴,沒有自己的收入,放棄豐厚的退休金等等;倘若丈夫在中國依舊忠心於婚姻,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是誰知道這樣的幸運可以維持多久呢?

在中國的台灣太太心中都有很強烈的憂患意識與敏感度,要打探到消息卻是很難,因為男人之間會形成網絡,相互包庇說謊,女人在當地認識的人很有限,平時進出的地方也受限於居家附近。

1997年我暫停即將完成的(幾乎要放棄)碩士學位,以及當初正如火如荼進行的讀書會運動(當時極需讀書會領導人),為的也是想要擁有自己的家,選擇在中國生孩子,大家都說我勇敢,其實敢回台灣生產,才是勇敢,回台必須約5個月獨自住婆家,接受那個綿延不絕等著傷害我的力量,所以我寧願冒這個險在中國生產(原以為找到一個好醫生,但是生產還是出意外,之後孩子就醫過程差點被弄死)。

去到廣州,並沒有得到我期待的婚姻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我獨自在家,前夫從一個月回家半個月,然後變成不到一星期,冠冕堂皇的說辭就是「忙」,為了家庭而忙碌著,我們隻身在中國的女人,怎麼會知道他是為了養幾個家庭在忙碌呢?

一個人在異地,帶著一個小小多病的嬰兒,發現婚姻中最不堪的現實逐漸洩漏出來,心是多麼的絕望啊!當時我常聽蘇芮的歌「花若離枝」,聽著聽著卻掉不出一滴眼淚。台灣的好友說,「瀞文!你回來吧!我聽見你在枯萎。」當時的我是非常缺乏自信,那麼的害怕,怕失去婚姻,怕變成單親,怕自己不能承擔離婚的事實。不敢想像我有能力作一個單親媽媽,因為沒有工作,沒有積蓄,學位尚未完成。可是困境總是得去突破,蹲在那裡等,只是在蹉跎生命,當時唯一清楚就是這個男人似乎不堪讓我信任依靠了,所以學位一定要拿到,那是唯一的重生契機。所以就以回台寫論文為由,帶著孩子回台灣,結束在中國的漂浮。

嫁去做番婆,移居砂嶗越

2003年9月,我帶著數不盡的祝福,與孩子、夫婿移居馬來西亞。有些人為我可惜,說我在台灣的事業剛要走上坡,怎麼就走了呢?有些人想「四月女巫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其實還是很傳統嘛!依舊是跟古老女人一樣跟著先生跑!」非也!非也!

先生在國外工作將近10年,最初他是想要跟我留在台灣,我考量他的個性與專業在台無法有好的發展,他勢必不會快樂,他如果不能在工作上擁有精神滿足與實質成就,我們的婚姻一定會受到影響,如果他不能快樂,我未來在台灣擁有再大的名聲與成就,也是有遺憾,我珍惜他,不希望他不快樂,於是就跟他先回馬來西亞了解我在此地發展專業生涯的可能性,以及生活環境,同時砂嶗越的某公司一聽說他可能回鄉,馬上提出聘請,我們評估與討論過之後,就做了定居古晉的決定。

因此這次的移居是兩個人透過討論,評估對雙方各種近期與長程的利害得失之後,所形成的決定,並非以「跟著丈夫跑」這個原則來做決定。

對於各自的生涯發展,我們的共識是互相扶持,幫助對方有最滿意的成長,一年中有數個月,我將回台灣服務我所關切的台灣女性,孩子他會妥善照顧,我常必須離家到大馬各地演講上課,他會將家庭照顧好,讓我無後顧之憂。

因前一次婚姻的覺察,夫妻就像是婚姻馬車中的那對拉車的馬匹,我堅信婚姻中雙方的生涯發展如果不能雙頭顧全,愛情是不會持久的,兩個人必須都能在婚姻中得到生涯成就與隨之而來的滿足、自信與快樂,愛情才能在婚姻中持續,關係才能甜蜜一如初始。

但是讓人遺憾的,根據這些年的經驗與觀察,傳統家庭養出的男性是不會替女人考慮這些,他們認定女性的生涯,首要的就是丈夫與孩子,以自己的生涯發展為優先的女性是不守婦道的自私女人,但是以自己生涯發展為優先的男性卻是被稱許的所謂的負責任的男人。

在全球化或是說轉戰中國的潮流之下,愛家愛丈夫的女人,是否必須要隨時準備放棄自己樂愛的工作、朋友、家人,跟著丈夫跑呢?為了跟著丈夫,而放棄生命中其他的部分,幸福真的會跟著來嗎?

(本文作者為非靜書房 駐房女巫)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