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Search

  • 好文共賞
    • 休閒生活
    • 作家專欄
      • cookie天馬行空
      • Dutch最前線
      • Miss Y 海外觀察隨記
      • 台灣餅乾在蘭州
      • 大地女人
      • 天空之下,土地之上
      • 女.COM.女
      • 女巫Lunar如夢令
      • 女巫散記
      • 女神社企聯盟
      • 女農我儂
      • 小混加味散
      • 小混孕功散
      • 平權路上我們同行
      • 幸福,前一站
      • 性別眼觀天下
      • 我和陽剛少女的校園手記
      • 我的身分證我決定
      • 斜槓閱讀
      • 格林威治女人時間
      • 棉樂悅事在尼泊爾
      • 水晶光神殿
      • 穿越時空談禮俗與性別
      • 職場放大鏡
      • 能源是誰能
      • 艾瑪的異想世界
      • 觀看孩子的窗外世界
      • 辣妹的鏡子
      • 邊境‧真相
      • 飄浪遊靈
    • 偽偽夫人信箱
    • 前瞻與評析
      • 新聞前線
      • 時事評析
    • 好康倒相報
    • 好站介紹
    • 故事思考
    • 法律QA
      • 啥是性騷擾
      • 民法QA
      • 職場女性QA
    • 焦點話題
      • 38婦女節
      • 人身安全
      • 修法論戰
      • 健康密招
      • 再生能源
      • 同志議題
      • 女人聯合國
      • 女性影展
      • 婚姻家庭
      • 年度性別新聞整理
      • 愛滋議題
      • 新移民記事
      • 查某人愛扮戲
      • 校園中的性別記事
      • 歡度年節
      • 母親節專題
      • 災後重建
      • 環境保護
      • 生命故事
      • 男性關懷
      • 社會福利
      • 糧食自主
      • 素誰生了網氏
      • 綠色旅行
      • 網路趴趴走
      • 習俗看性別
      • 職場面面觀
      • 親職教育
      • 跨性別
      • 身障者生活點滴
      • 身體自主
      • 長期照顧
      • 陰道獨白
      • 青少女大集合
      • 食品安全
    • 生命抒話
      • 女書‧書女
      • 心情筆記
      • 我的身體
      • 查某人的生活日記
    • 生活點子
    • 網路書坊
    • 網路資訊
    • 親子加油站
    • 讀者回應
  • 婦團新鮮事
  • 性別平權教育運動史
    • 1998-2000
      • 1998
        • 1998.03
        • 1998.04
        • 1998.05
        • 1998.06
        • 1998.07
        • 1998.08
        • 1998.10
        • 1998.11
        • 1998.12
      • 1999
        • 1999.01
        • 1999.02
        • 1999.03
        • 1999.04
        • 1999.05
        • 1999.06
        • 1999.07
        • 1999.08
        • 1999.09
        • 1999.11
        • 1999.12
      • 2000
        • 2000.03
        • 2000.04
        • 2000.05
        • 2000.06
        • 2000.07
        • 2000.08
        • 2000.09
        • 2000.10
        • 2000.11
        • 2000.12
    • 2001-2005
      • 2001
        • 2001.01
        • 2001.02
        • 2001.03
        • 2001.04
        • 2001.05
        • 2001.06
        • 2001.07
        • 2001.08
        • 2001.10
        • 2001.11
        • 2001.12
      • 2002
        • 2002.01
        • 2002.02
        • 2002.04
        • 2002.05
        • 2002.06
        • 2002.07
        • 2002.08
        • 2002.09
        • 2002.10
        • 2002.11
        • 2002.12
      • 2003
        • 2003.01
        • 2003.02
        • 2003.03
        • 2003.05
        • 2003.06
        • 2003.07
        • 2003.08
        • 2003.09
        • 2003.10
      • 2004
        • 2004.01
        • 2004.03
        • 2004.04
        • 2004.05
        • 2004.06
        • 2004.08
        • 2004.09
        • 2004.10
        • 2004.11
        • 2004.12
      • 2005
        • 2005.01
        • 2005.02
        • 2005.03
        • 2005.04
        • 2005.05
        • 2005.06
        • 2005.07
        • 2005.08
        • 2005.09
        • 2005.10
        • 2005.11
        • 2005.12
    • 2006-2010
      • 2006
        • 2006.01
        • 2006.02
        • 2006.03
        • 2006.04
        • 2006.05
        • 2006.06
        • 2006.07
        • 2006.08
        • 2006.09
        • 2006.10
        • 2006.11
        • 2006.12
      • 2007
        • 2007.01
        • 2007.02
        • 2007.03
        • 2007.05
        • 2007.06
        • 2007.07
        • 2007.08
        • 2007.09
        • 2007.10
        • 2007.12
      • 2008
        • 2008.01
        • 2008.02
        • 2008.03
        • 2008.04
        • 2008.05
        • 2008.06
        • 2008.07
        • 2008.09
        • 2008.12
      • 2009
        • 2009.02
        • 2009.03
        • 2009.04
        • 2009.05
        • 2009.06
        • 2009.07
        • 2009.09
        • 2009.10
        • 2009.11
        • 2009.12
      • 2010
        • 2010.01
        • 2010.02
        • 2010.03
        • 2010.04
        • 2010.05
        • 2010.06
        • 2010.07
        • 2010.08
        • 2010.09
        • 2010.10
        • 2010.11
    • 2011-2015
      • 2011
        • 2011.01
        • 2011.02
        • 2011.03
        • 2011.06
        • 2011.11
      • 2012
        • 2012.07
        • 2012.08
        • 2012.10
        • 2012.11
        • 2012.11
      • 2013
        • 2013.01
        • 2013.03
        • 2013.05
        • 2013.06
        • 2013.07
        • 2013.08
        • 2013.09
        • 2013.10
        • 2013.11
      • 2014
        • 2014.01
        • 2014.03
        • 2014.04
        • 2014.06
        • 2014.07
        • 2014.10
        • 2014.11
        • 2014.12
      • 2015
        • 2015.01
        • 2015.04
        • 2015.05
        • 2015.07
        • 2015.08
    • 2016-2020
      • 2016
        • 2016.04
        • 2016.06
        • 2016.09
        • 2016.12
      • 2017
        • 2017.01
        • 2017.05
        • 2017.06
        • 2017.07
        • 2017.08
        • 2017.11
        • 2017.12
      • 2018
        • 2018.01
        • 2018.02
        • 2018.03
        • 2018.04
        • 2018.06
        • 2018.07
        • 2018.08
        • 2018.09
        • 2018.11
        • 2018.12
      • 2019
        • 2019.01
  • 網讀/罔讀網路讀書會
    • 2014
      • 多元成家主題
      • 生命關懷主題
  • Subscribe
  • 關於網氏
  • 大事記
  • 幕後黑手
  • 投稿網氏
  • 聯絡我們
  • 訂閱或退訂
Browse: Home / 復興助產士、降低剖腹產

復興助產士、降低剖腹產

By admin on 1999/11/15

views

by 吳嘉苓

高剖腹產率是一種流行病

台灣剖腹產率這幾年來居高不下,一直在32%與33%之間擺盪,但我們卻仍缺乏醫療相關政策上的反省。台灣三分之一的剖腹產率,極可能高居世界第一。 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於1985年即提出建議,任何地區的剖腹產率若高於10%至15%,即屬不合理。美國於1980末期開始,稱其近25% 的剖腹產率為「流行病」(epidemic),採取了大規模的檢討措施,現在美國的剖腹產率已逐漸下降。相對而言,台灣剖腹產率的全國統計數字自1993 年出爐後至今,對於這樣一個誇張的數字,卻只有零散的討論,而無整體性的政策規畫。這樣生產過度醫療化的現象,急需積極由醫療相關政策上,尋求改進策略。

目前台灣對高剖腹產率形成原因的討論,有歸罪婦女的趨勢,而忽略了濫用醫療資源這個決定性因素,也因此一直未能在政策上使力。包括媒體的報導、醫生的說詞,甚至公衛/醫療界的研究,常以產婦選擇吉時良辰、怕痛、怕陰道鬆弛等行為,作為討論高剖腹產率的重點。

而根據我的研究,這是對婦女的偏見所造成的誤解。極少有產婦會因吉時良辰、避免陰道鬆弛等因素而主動選擇剖腹產;這些頂多只是醫生建議需開刀後,產婦 自我安慰的「附加價值」罷了。而婦女因痛楚而喊著要開刀的畫面的確常常出現,但是我在醫院的田野調查發現,現今台灣不友善的生產環境,更增產婦在陣痛之外 的痛苦,而產婦的痛苦又遭忽視,使得有些產婦只好訴諸開刀以求「解脫」(但也常只是喊喊而已)。

我們不檢討產科醫療措施對產婦造成不便,反而責怪產婦的柔弱、不夠堅強,有「苛責受害者」(blame the victim)之嫌。而這樣將高剖腹產率歸因於婦女種種「不理性」的行為,掩蓋了醫療技術遭濫用這方面所應有的檢討。

生產過度醫療化,造成醫療資源濫用

我認為,台灣高剖腹產率的主因在於醫療技術的濫用與誤用。生產原為一自然過程,現在在西方產科觀念主導下,被視為一病理現象。即使是健康的產婦,到了 醫院,也一樣常換穿病人服,待在病房裡,躺在病房裡,不時吊著點滴,一再被當為病人處理。醫院生產又多只重視生產生理上的結果,忽略產婦所需心理上的支持 (如,台灣醫院多仍不鼓勵家人進產房的陪產制度)。生產過程中也逐漸以胎兒為重心,醫護人員為主導,少注意到產婦的自主性。這樣的生產環境,病理化了生產 過程,又未能善用產婦自我掌控的能力,削弱自然產所需的助力。更關鍵的是,目前對於剖腹產主要診斷,台灣的醫界亦有過於寬鬆之嫌。以「前胎剖腹」為例,北 歐包括挪威、荷蘭等國,有一半的前胎剖腹採取陰道生產,而目前台灣的醫院仍少有這方面的推廣。而如「難產」(dystocia)的判斷(如,產程過長 等),也很容易涉及醫護人員的主觀概念,而放鬆標準使用。綜而言之,只要仍將生產定義為一病理現象,且仍以接生人員 — 而非產婦 — 為生產的主導者,剖腹產就可能因此繼續受到「偏愛」。

降低剖腹產率的方式很多,我認為可以以「復興助產士」為主要改革策略之一。由於助產士只能接生自然產,為其業務,勢必會盡量增加自然產的可能,以求最 大利潤,而同時也不能不顧及產婦與胎兒的安全。在此情況下,台灣的助產士很容易就瞭解身心合一的重要性,非常強調人性化的陪產制度,花力氣建立產婦的信 心、主體性,增強其自然產的能力。同時,助產士也較易保留、精進接生臀位、雙胞胎等等的技術,而不會像大多數產科醫生訴諸手術刀來解決問題;這些技術在西 醫界新生代中不受重視,且逐漸「失傳」。美國、英國、澳洲等,都有研究顯示,重用助產士對降低剖腹產率,減少生產中侵略性的醫療措施大有助益。台灣宜考慮 跟進。

提高助產士生育給付,婦女健康開步走

全民健保將可起指標性的作用,以給付制度的改革來鼓勵助產士。全民健保開辦之初其實對助產士十分忽略。助產所一開始未被納入健保給付制度,還是經過助 產士抗爭、交涉,才在全民健保開辦九個月後納入。目前生育給付亦有差別待遇,陰道生產助產所給付僅11,000元,基層院所(一般婦產科診所)為 15,510元,區域醫院16,370元,醫學中心17,420元。雖說此給付值可能是針對設備、人力、學歷等等的差異等來訂立,但卻未考量助產專業技術 的價值。

特別應著眼的是,助產不是醫病(我們當然需肯定現代醫療技術對搶救難產狀況的貢獻,但也必須瞭解,起碼85%至90%的生產是「正常的」)。對於一般 的生產,能發揮自然的最大功能,僅以醫療措施為輔(不得已時的必要措施)–而非為主– 來達成順產,才應定義為「好技術」。若能給予助產士與醫生相同的生育給付,等於是鼓勵以自然、接生技術來助產,將對提自然產,有示範性的意義。而助產士的 低醫療成本,高接生品質,不是我們醫療政策的走向嗎?不是更應由給付額來表現出對其的認同嗎?(目前子宮頸抹片檢查亦有同工不同酬的情況,助產士每件 120元,而醫生則為230元,亦宜將助產士調為同額)。

國家應重視助產士,降低剖腹產,以造福婦女。復興助產士,需要教育部重視助產教育(自1991年停辦各級助產教育後,輔英技術學院終於於今年重新設立 助產系),需要衛生署儘速恢復於1992年取消的醫院助產士編制。而由健保局提昇助產士的生育給付,可能是對現在崗位上的助產士最直接的鼓勵,也將對在台 灣促進自然產,降低剖腹產,有示範性的作用。

(本文原發表於1998.3.7第三屆婦女國是會議,1999.9.15修改)
(本文作者為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Posted in 婚姻家庭 | Tagged 婦女權益, 母職, 生產育兒

« Previous Next »

2018婦女節 送給華文地區女性一句話

3月8日國際婦女節,是女性的,也是男性的。我們邀請朋友們參與2018國際婦女節「邀妳/你送給華文地區女性一句話」活動,凝聚出更有力量和意義的38婦女節,瀏覽朋友們的一句話,妳/你可以在個別朋友的一句話下留言回應,也歡迎妳/你在此相簿留下給華文地區女性的一句話。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2018 events
A Word for All Mandarin Speaking Women

慶祝網氏~出刊500期

熱門文章

  • 刑法通姦罪沒告訴妳/你的事 - views
  • 「我寧願她帶男朋友回家過夜」淺談荷蘭性教育 - views
  • 善用育嬰假與育嬰津貼,助妳/你大膽生 - views
  • 民法第1059條,子女姓氏條文Q&A - views
  • 兩小無猜性行為,刑法管制問題多 - views
  • 「我可以做什麼?」中高齡婦女的尋職歷程 - views
  • 認識育嬰假與育嬰津貼 - views
  • 走過友/情曖昧──我的雙性戀認同與情感關係 - views
  • 親愛的,請別對我說節哀順變的話 - views
  • 戰爭與和平──我的牙周病(上) - views

姊妹連結

  • 主婦聯盟合作社
  • 主婦聯盟基金會
  • 助人專業促進協會
  • 勵馨基金會
  •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 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
  • 台北晚晴婦女協會
  • 台灣女性影像學會
  • 台灣婦女網路論壇
  • 台灣防暴聯盟
  • 婦女救援基金會
  • 婦女新知基金會
  • 婦女聯合網站
  •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彭婉如基金會
  • 現代婦女基金會
  • 網讀網路讀書會
  • 賽珍珠基金會
  •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

非營利網站

  • 科技濃湯
  • 身心障礙者服務網
  • 部落e樂園
  • 開拓文教基金會

管理維護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 台灣正體中文

Archives

最新回應

  • 關於孟加拉家庭廚房 在 孟加拉菜尾食記
  • 詢問連絡方式 在 孟加拉菜尾食記
  • 木川 在 你好,我是一位在反同勢力中長大的女同志

Copyright © 2019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樂倍達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支持.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Hyb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