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鍵多數」到「關鍵行動者」:女性參政運動的下一步

by 彭渰雯

甫結束的2018年多合一選舉,在政黨輪替和公投結果的衝擊討論不斷之餘,也值得從女性參政角度加以探討。除了縣市長女性當選人從2014年的2位(16.67%)增為7位(31.82%)已經受到注目與討論(見 唐文慧,〈女力當道:女性參政背後的虛與實〉)之外,其他各層級選舉結果,也多看得到穩定的成長(鄉鎮市長是唯一例外,參見表一)。就婦運而言,在女性參政的「量變」逐漸達到目標之際,下一階段更值得關切的應是如何達到「質變」以及培力「關鍵行動者」的課題。

歐巴桑聯盟選後記者會。取自歐巴桑聯盟-生活政治小民進擊粉絲專頁

女性參政比例持續進展

表一是根據中選會的選舉資料庫,所整理的各層級女性參選及當選比例的兩屆對照表。縣市長層級因總席次少,所以一旦多了5人當選,成長百分率就躍增。而同樣屬於單一名額選區(一區只選出一人)的鄉鎮市長和里長,面對較高的競爭挑戰性,女性當選比例迄今未超過兩成。不過,可以看到本屆女性參選鄉鎮市長和里長的人數比例都顯著增加,且女性里長的當選人數也從13.95%進展到16.61%,可以看見基層性別政治樣貌的緩慢改變。

至於多名額選舉的縣市議員、鄉鎮市代表選舉,穩定成長的趨勢就更為明顯。如直轄市議員的女性比例已多屆維持在三分之一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縣市議員女性參選比例和前一屆雖然差不多,但當選比例卻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與直轄市的落差愈見縮小。更基層的鄉鎮市民代表,女性在參選和當選的數字上也都有緩步成長,也說明了城鄉之間性別政治落差縮小的趨勢。

女村里長比例有區域差距,唯嘉義市穩居全國第二

就最基層也最貼近一般民眾的村里長選舉結果來看(參見表二),台北市的女里長比例一直是全國最高(本屆成長到28.29%),離島的金門縣37位村里長當中,則只有1位女里長當選,比例2.7%拉低全國平均值。大體而言,村里長的性別比例似有北部縣市高於其他各縣市的區域差異,除了嘉義市是例外:這個曾經擁有台灣第一位女性市長且歷屆以來只出過一任男市長的特殊城市,女里長比例一直僅次於台北、居全國第二高,本屆又增加了4位女里長,比例已達25%。但其鄰近的雲林縣、嘉義縣和台南市,女村里長比例卻都偏低。台南市身為直轄市,卻是少數本屆女性里長人數往後倒退的縣市之一,也頗值得進一步檢討。

而這次村里長選舉結果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則是無黨籍村里長的比例已經超過八成。相對的,國民黨籍村里長由前屆的22.9%降為15.8%;民進黨籍村里長更由原本5.0%降為3.7%。基層政治的去黨派化,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趨勢,更能夠扮演專業的社區工作者與經理人。

「關鍵行動者」應是未來女性參政運動重點

經由前述回顧,可以看到本屆的地方選舉中,女性參政比例維持穩定成長的趨勢,特別在縣市議員層級,女性議員幾乎都已超過三成的所謂「關鍵多數」(critical mass)門檻。在過去,女性主義政治學者宣稱只要女性參政達到了這樣的門檻,就能夠量變造成質變,影響到政治文化和實質政策。但對照之下,本屆同時進行的性平教育和同志婚姻平權的公投,卻遭遇了幾乎二比一的反對,這是對「女性參政比例」=「性別平權意識」預設的一大諷刺。

這樣的矛盾其實不令人意外,因為各國的經驗研究也並不一定支持「量變就會造成質變」的命題。相對的,愈來愈多的研究者轉而研究「關鍵行動者」(critical actors),也就是那些以個人或集體的行動,去促使政策變得更為性別友善的行動者,其中一類就是民選政治人物。這些關鍵行動者為何、如何去推動各種具有婦權實質代表性的關鍵行動(critical acts),又在哪些條件與脈絡之下,這些關鍵行動可以成功,才是更值得下一階段台灣女性參政運動去探索與實踐的課題。本屆「歐巴桑聯盟」以平均超過3%的得票率宣布組成政黨,以及台灣婦全會承諾持續培力基層女性村里長人才,都值得我們保持關注。

(作者為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